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作品集

胡适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全集(精)/名家名译书系

  • 定价: ¥32
  • ISBN:9787538755077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时代文艺
  • 页数:20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王新禧编注的《胡适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全集(精)》为胡适先生翻译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全集。
    编辑者参考了193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第一集》和1989年出版的《胡适诗存》等十余部资料。
    胡适翻译作品语言简洁朴素,已在本土语境中成为爱国情感激发和表达的媒介。胡适翻译的小说,不但有教化启迪之功,对于中国的语言改革,也有着重大贡献。

内容提要

  

    王新禧编注的《胡适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全集(精)》收录胡适先生翻译的全部小说与诗歌作品。胡适翻译作品语言简洁朴素,不但有教化启迪之功,对于中国的语言改革也有着重大贡献。本书编注者认真勘证考据,同时对繁难处做了必要的注释,力求以最严谨的态度,将胡适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的全貌精确呈现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目录

出版前言
编者序言:别求新声于异邦,引来春水开先河
翻译小说
  一、暴堪海舰之沉没
  二、生死之交
  三、国殇
  四、最后一课
  五、柏林之围
  六、百愁门
  七、决斗
  八、梅吕哀
  九、二渔夫
  十、杀父母的儿子
  十一、一件美术品
  十二、爱情与面包
  十三、一封未寄的信
  十四、他的情人
  十五、米格儿
  十六、扑克坦赶出的人
  十七、戒酒
  十八、洛斯奇尔的提琴
  十九、苦恼
  二十、楼梯上
  二十一、心理
附录
  一、《短篇小说第一集》译者自序
  二、《短篇小说第二集》译者自序
  三、论短篇小说
翻译诗歌
  一、六百男儿行
  二、缝衣歌
  三、军人梦
  四、惊涛篇
  五、晨风篇
  六、译德国诗人亥纳诗一章
  七、乐观主义
  八、裴伦《哀希腊歌》
  九、大梵天
  十、康可歌
  十一、墓门行
  十二、老洛伯
  十三、关不住了!
  十四、奏乐的小孩
  十五、译Michau诗
  十六、别离
  十七、译白郎宁的《清晨的分别》
  十八、译白郎宁的《你总有爱我的一天》
  十九、译薛莱的小诗
  二十、月光里
  二十一、竖琴手
  二十二、译莪默(Omar Khayyam)诗两首
  二十三、一枝箭一只曲子
附录
  谈谈“胡适之体”的诗

前言

  

    1910年的盛夏,炎炎酷暑中,一位十九岁的少年,在上海登上轮船,与朋友们依依惜别后,向着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乘风破浪而进。这少年本名胡洪驿,祖籍安徽绩溪,幼年丧父,寡母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一路求学至清华。因受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影响,在二哥建议下,改名为胡适,字适之。此刻,他的身份是“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留学生。
    青衫磊落,负箧西行。这一去,令少年眼界大开。西方思想精华的灌溉孕育,为未来的中国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位擎旗驰骋的大将。他和同侪们引来滚滚域外春潮,为中国新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探索借鉴作用。
    1917年,胡适学成归国。此时的中国,皇朝已去,共和得立。社会新旧交缠,方死方生。已是满腹新思想、要求新变局的胡博士,理所当然地站在革旧鼎新的前沿,出力鼓与呼。他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革命。在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他提出了“文学改良八事”,轰动文化界与思想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既为领袖,自然要身体力行。胡适认为引进西方先进文化,进行新文学建设是必须的,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该当循序渐进。其次序有三步:工具、方法、创造。工具就是“多读模范的白话文学”。为此,他不但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指点新文学创作,自身更努力实践,为新文学拓荒。早期的《新青年》上,不少名家的作品仍是文言文,而胡适已大胆地尝试起白话诗来。尝试了三年,他的白话诗已积累了几十首,在1919年8月,编成了一本小集子,于次年出版。这便是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然而胡适这个人,一心服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性格上过于理性,缺乏诗人应有的浪漫气息。《尝试集》中诸篇,大都是为了因应“诗体解放”这个目标,拘束困囿于文字的形式,缺乏实质内容,格局狭小,境界平平。所以总体而言,胡适的白话诗成就并不高。
    为了反对旧文学,使新文学现代化,胡适除了努力写白话诗外,在翻译外国小说方面耗费了更加巨大的心力。他在1916年4月的《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中,将小说捧至一流文学之列,认为小说亦能登大雅之堂。虽则如此,他自己却创作不出优秀小说,难于做出示范,他经常讲“提倡有心,实行无力”,所以要“介绍几篇名著给后来的新文人做参考的资料”。而“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则是当务之急。“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这一观点,当他在美国攻读学业时已然形成。在1912年,他即着手开始翻译外国名家作品,从中吸收异域营养,务求能以西洋的文学方法作为我国文学创作的模范,进而改造中国文学。在此之前,他已译过三篇小说,不过《暴堪海舰之沉没》和《生死之交》,确切而言,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小说,只能看作介于札记与故事之间的“准小说”。而译《国殇》时,他刚十八岁,仍在中国公学。译此篇之目的,显然在于受严复、梁启超等人影响,以“救国图存”为期盼,心中尚不存新文学革命之思。
    胡适为自己翻译西洋小说定了一个原则:“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故而由后世观之,胡适挑选名家名著的眼光还是颇高的。1912年9月26日,当他铺纸汲墨时,这起手第一篇,便是名震中西,迄今犹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杰作《最后一课》。
    胡适赴美留学时,最初读的是农科,但他自身极爱文哲。出于对西方文史哲名著的渴慕,在必修英语后,又选修了德语、法语,因此他对这三种语文,都有相当的阅读理解能力。方1912年之际,正当民国肇建,乱象汹涌、百弊丛生。胡适痛感国家境况,丧权失地、民不聊生,与都德笔下战败的法国几无二致,遂慨然援笔,数日之间,译毕华章。通观全文,满腔爱国热忱跃然纸上,与都德彼时心境若相符合,可谓文情交融,神追先贤。
    《最后一课》初以《割地》之名发表,用这样的译名,所要表达的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强烈的情感信息一目了然。国土沦丧、国亡旦夕的焦虑,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屈辱与悲愤感。胡适又是以“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的身份出洋,其留学本身就是割地赔款的伴生物,因此他比一般国人的体验更为痛彻。精心选择这样的小说主题,不啻回应了当时中国现实社会的最大呼声。
    胡适所译《最后一课》,是都德作品汉译引进中国的第一篇。胡适以简洁朴素的白话,将一段至悲惨事娓娓道来。尽管略有细节的删改,但那以天真孩童的口吻所传递出的深挚伤痛,深深打动了几代中国读者。此后,这篇小说虽经多人重译,但总的文字基调已由胡适奠定。一百余年来,它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已在本土语境中成为中国人爱国情感激发和表达的媒介。无论时空与意识形态如何转换,它都已深切熔铸入中国人的文学情感史。
    ……
    从格律体、骚体到白话体,胡适的诗歌翻译体裁经历了化蛹成蝶般的蜕变过程。他对新诗的尝试和多样化探索,有破有立,自古典诗词中推陈出新,从民间歌谣中吸取营养,打破了旧诗僵化了的格律,从诗歌语言到诗体形式都来了个彻头彻尾的洗心革面,为后来者指明了努力方向。新诗横空出世后,诗歌由上层文化精英垄断转变成了大众文学,白话代替文言成为诗的语言,“促进了文学接近文学的本原”,使诗歌归淳返璞,“充分地、自由地表现人的直观感受、真实情感和深切的生活见解。”白话诗歌在语言和诗体上的成熟,再加上《新青年》《晨报》等刊物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使胡适译诗获得广泛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白话译诗因此具有了由文学现象承载文化现象的功能,成为“文化哲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学实践形式”,进而成为反抗封建文化、弘扬生命价值的人文主义利器,成为启蒙与宣扬新道德新观念的号角。
    胡适把他的思想感情,尽情倾泻于一行行新诗中,无论是自创还是翻译。《尝试集》出版后,这种用浅显白话文书写的诗歌体裁被研究者称作“胡适之体”。其追求意境平实、言语清晰,造成文字风格“明白如画”,诗体结构自由化乃至随意化的特点,迄今已被发扬光大,对现当代翻译史与文学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尽管胡适自写的新诗,很遗憾地缺乏经典之作;尽管他的译诗,数量也很遗憾地较少;尽管他未能将新体诗歌引向与唐诗宋词比肩的辉煌地位,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化转型嬗变时期的中心人物,胡适的白话新诗和译诗为文学革命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为中国诗坛注入了现代性的血液,为新诗建立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毫不犹疑地大声宣告:他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者!
    当然,新诗本身也是有缺点的。它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新诗的创作非常简单,只要用白话,再加以分行排列,就是白话诗了。于是只重“白话”不重“诗”的倾向不恰当地出现了。这种倾向只一味强调语言的白话化,忽视了自身诗性的深入建构,最终导致了新诗的过度口语化,背离了诗的精炼美。弊端越积越多之后,令新诗在当代终于陷入全面僵化、散漫的低潮期。不过这些就不是胡适所能预见到的了。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中心人物,以及纵横政学两界的文化偶像、翻译外国小说诗歌的急先锋,胡适当年堪称仅次于鲁迅的畅销书作家。《短篇小说第一集》于1919年初版,《短篇小说第二集》于1933年初版,均风行一时,不断加印。至1947年时,总销量计有数十万册之多。而《尝试集》于1920年3月初版,1922年10月四版,“三年印数达15000册”,至1940年时竞尔出至十六版。这在战乱频仍的民国时期,是极罕见的。胡适翻译小说和翻译诗歌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在彼时就已得到高度重视。这些文学翻译史上的瑰宝,不应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这正是我编此书的初衷。盼有发微抉隐之功,则是我辛勤浸浸后进一步的心愿。
    本书小说编,以胡适译《短篇小说第一集》(亚东图书馆1934年8月第19版)、《短篇小说第二集》(亚东图书馆1934年4月第2版)为底本,参校以《胡适全集:第四十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诗歌编以《尝试集》《尝试后集》为底本,参校以《胡适诗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胡适文集: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及《胡适留学日记》(同心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逐字逐句核校原文,并认真勘证考据,同时对繁难处做了必要的注释。力求以最严谨的态度,将胡适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的全貌精确呈现给广大读者。
    百年风雨,俱化纸上年轮。钩沉故纸,不望名动,但求有知音同赏。唯愿这本小书,能给予读者哪怕薄物细故的裨益,那都将成为我如愿以偿的喜悦。
    王新禧
    2017年4月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