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张贤亮的文学世界/文学宁夏

  • 定价: ¥44
  • ISBN:978752120176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作家
  • 页数:342页
  • 作者:白草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白草著的《张贤亮的文学世界/文学宁夏》揭开了张贤亮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多层次性。《绿化树》写成非常快,两个月的时间里张贤亮先生完成了12万字的作品,但仅第一句话他就想了半个月;《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白草老师说:“这是张贤亮先生瑕疵最少的一部,如果让我推荐张贤亮的一部作品的话就是它。”

内容提要

  

    了解一个作家,须顾及其全体。张贤亮曾经是一个诗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诗人张贤亮,就没有后来的小说家张贤亮:诗歌创作,是他的一次出色、出众的文学预演,如果不是政治运动的干扰使他中断写作,当代文学史上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大诗人。
    历史有时颇冷酷,然而文学力量或许更为强大,文学史上被夺走了一个诗人,却多出了一个小说大家。
    《张贤亮的文学世界/文学宁夏》是由白草著的。

作者简介

    白草,宁夏海原人,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专著《文学大家笔下的回族》《宁夏当代文学十四家》,另有论文多篇。2001年获宁夏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2002年获宁夏第六次文学艺术作品评奖二等奖,2006年获宁夏第七次文学艺术作品评奖三等奖,2016年获第二届《朔方》文学奖,2017年获《黄河文学》双年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张贤亮的短篇小说
第二章  改革三部曲之一:表现农场改革的《龙种》
第三章  改革三部曲之二:表现农村改革的《河的子孙》
第四章  改革三部曲之三:表现城市改革的《男人的风格》
第五章  《绿化树》中的“改造”主题
第六章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反平庸主题
第七章  闯入陌生领域的《早安!朋友》
第八章  尝试艺术探索的《习惯死亡》
第九章  《我的菩提树》:为极致情境中的知识分子画像
第十章  表现心理受挫的《青春期》
第十一章  《壹亿陆》:价值困境或悖论
第十二章  张贤亮的散文
第十三章  张贤亮的文学观念

前言

  

    文学是这块土地上最好的庄稼
    崔晓华
    塞上金秋,天高云淡,风清月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这诗情画意的美好季节,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宁夏地处祖国西部,是中华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优秀传统文化遗存丰厚,自然历史内蕴丰富多样,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文赋,譬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等,表达了诗人或豪迈或忧伤的爱国情怀;宁夏是革命老区,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留下灿烂的革命文化,毛泽东书写了脍炙人口的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古往今来,文学的特质、精神的象征、家园的意识,深刻地嵌入其中,并且流传至今,仍在流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岁月蹉跎,沧桑巨变,伴着九曲黄河悠远的涛声,我们回顾自治区走过的历程,一幅幅画面徐徐展开:艰辛、曲折、繁荣、辉煌。“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宁夏大地半个多世纪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汉各族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新成就,让我们感慨、激动、振奋。对于宁夏文学,对于宁夏作家,这既是记忆,也是现实,更是根植人民、观照时代、承接历史、面向未来,而“出人才出作品”是最丰盛最具正能量的“活性因素”。
    文艺的春天阳光普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宁夏文学事业步人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宁夏文坛开始呈现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其显著标志便是——“宁夏出了个张贤亮”(著名评论家阎纲语),脱毛之隼搏击长空,成为享誉中国和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与此同时,以张贤亮为代表的一代作家,用自己的成就和影响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宁夏的文学创作,以及宁夏作家群的形成,这是一支颇为壮观的、以青年作家为主力军的队伍,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他们的作品给文学界增添了异彩,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突破地域的局限,向全国文坛迈进,终于实现了宁夏当代文学的跨越式发展。
    2016年5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以《文学照亮生活》为题,将公益大讲堂的首课放在宁夏西吉县。原因是宁夏西吉县是中华文学基金会命名的全国首个“文学之乡”。宁夏的作家,有相当部分出自西吉,形成密集之势。西吉的作家们有这样一句话:文学就是西吉这块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铁凝主席掷地有声地补充了一句:文学不仅是西吉这块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西吉也应该是中国文学最宝贵的一个粮仓!表明了中国作协对宁夏文学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生活滋养文学,文学照亮生活。
    关于宁夏作家的成长,很有必要进行一次简要的回顾。宁夏作家大多数来自基层,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众所周知,那时的农村和乡镇偏远落后、艰苦寂寞,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历的困苦和磨难充满了他们的记忆,在这样的记忆里,似乎是苦难多于欢乐,乃至重叠着父辈们流浪、迁徙的背影和脚印。但是,他们也有独特的优势,脚下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塞北大地,这样的地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性格和气质,后来伴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步伐,他们又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强烈地产生了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和诉求,而这种需要和诉求必须通过心灵劳作得以实现,他们因此怀有宗教般神圣和虔诚的文学梦想。于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宁夏青年作家经过多年的艰苦跋涉和磨砺,终于营造出一道亮丽的文学景观——以其朴实的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言说方式,发出本真的、诗性的、充满灵智的声音,显露出文学突围的意义和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的中青年作家,一方面由于长期浸淫于西部的人文气候和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本着对传统文学资源的信仰和坚守,使得他们的作品在书写和表达上,继续保持着古典文学特有的诗意,以及民族语言特殊的美质。尤其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宁夏作家不跟风、不时尚、不焦躁,内心安静,他们通过带有浓厚的地域性、本土化的写作,以及对西部整体的文化关怀和持续不断的挖掘,呈现出来的是西部大地上的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敏感与顽固、苦难与信念、理想与追求,是西部人的宽厚、隐忍、执著、抗争、牺牲,等等。同时,他们的作品由于客观、真实的叙写,因此又有着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的意义和价值。正是他们对传统文学资源的坚守和继承,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宁夏作家群的形成和崛起,以及他们的人文立场、精神向度、情感因素和创作风格,不仅预示着西部文学的广阔前景,也不断丰富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系统。
    概括地讲,这六十年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六十年,也是宁夏文学不断繁荣兴盛的六十年。作家队伍生机勃勃,新人不断涌现;文学创作空前活跃,高潮迭现;文学作品硕果累累,产生了一大批记载历史、见证变迁、叙写西部、反映时代、宣传宁夏的独具特色的优秀作品。
    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套二十卷本的“文学宁夏”丛书。这套丛书的出版,是宁夏文学事业的一件大事。宁夏文联高度重视,几经酝酿,广泛征求意见,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给予确定。入选该丛书的作家系“60后”“70后”和“80后”,既有作家、诗人,也有评论家,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情厚境美、韵味深长,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有的荣获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庄重文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诗刊》奖、《小说选刊》奖、《十月》文学奖等重要奖项,有的多次荣登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有九名作家作品集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大量优秀作品被国内有影响力的期刊和选本发表、转载和选人,还有相当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推介到国外。这套丛书的出版,是宁夏中青年作家的又一次集体亮相,也是对宁夏文学成就的进一步展示,旨在精要地反映宁夏文学的优秀成果,以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宁夏文学创作的基本面貌,为研究者提供较好的选本。这套丛书的出版,也是给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总之,这套丛书的出版,意义重大。
    “好雨知时节,当舂乃发生。”宁夏地处西部,西部是中国文学的广阔沃壤。人民是大树,作家是小鸟,小鸟只有栖息在大树上,才能够自由地歌唱。在此,真诚地祝愿宁夏作家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绽放更加绚烂的文学之花;真诚地祝愿宁夏文学沐浴着古老黄河的神韵,乘着新时代的强劲东风,向着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浩瀚大洋奔流而去……
    (作者系宁夏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