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

  • 定价: ¥79
  • ISBN:978701019746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
  • 页数:433页
  • 作者:编者:应光耀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应光耀主编的《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选取“78”人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定视角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因为他们是惠享改革开放先风的一代,他们与共和国40年的改革同行,休戚与共,命运相通,是经历者、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全书分为“柳暗花明”“晴川历历”“知行于世”三大板块,生动再现了1978年入学的大学生的高考之路、校园生活、同窗情谊和其40年伴随着改革发展变化的报效社会的耕耘与收获。

内容提要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77、78级大学生入学40周年。应光耀主编的《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选取这个大学生群体的独特视角,生动再现了他们特有的高考经历、校园生活和师生情、同窗谊,尤其着力表现其伴随着改革步伐不断前行、奋发作为的实践和思索。平实的文字叙述,不仅勾勒出这一代人各具特点的人生境遇和心路历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和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场景、历史氛围和精神风貌,为改革、为社会、为自己都留下了一段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记录。

目录

严云受:序
柳暗花明
  曹则斌:春风拂面阴云散
  姜世平:憔悴的梦
  徐宏杰:我的高考记忆
  鄢化志:我的大学之路
  俞晓红:书卷同行不负身
  周经纶:改变我命运的
  邹明光:抉择
  吴功华:那年,我的高考
  沈天鸿:一种反抗
  李向荣:高考琐忆
  陶善才:两次高考的点滴记忆
  孙维城:1978年高考录取中的一段往事
  舒育玲:1978的记忆
  卓益民:高考路上师恩深
  徐玉爱:回望我的高考
  刘桂华:梦想成真
  叶红:1978,我不再忧伤
  陈峰:那年月,最难忘的人与事
  罗刚:那时正青春
  江舒:从知青到大学生
  胡金凤:走出长河坝
  马德俊:春江水暖“高考”知
晴川历历
  颜鸣:我的黄金时代
  于吉瑞:个人编年:1978—1982
  凌德祥:赭园生活感念
  高亚森:我的师大,我的故事
  查振科:那四年,我们的赭山下故事
  张少中:拾穗人说
  汪健:“文艺”那些事
  庞幸福:黑板报的回忆
  胡治平:师大的饭菜票
  袁曙霞:那年我们去爬西梁山
  张庆满:大学日记五则
  王安第:芳华常回梦境里
  年四杰:我们302
  多仁:校园趣事
  刘灭资:幸运的“妹子”
  袁涛:梦回赭山下,情在歌和中
  杨屹:江东十六咏
  陈满堂:悠悠办学史深深同窗情
  花学筑:寄西藏友人
  祝立:怀念天国的你
  汪鹏生:匆匆
知行于世
  朱良志:年求学的一些体会
  徐国宝:赭山书声犹在耳
  刘伯奎:1978:我与自主跨学科读书结缘
  黄大明:当年懵懂,终未辜负
  方雅森:人往高处走
  岑杰:再回首
  王大明:难忘高考感恩师大
  张晓陵:用荆棘编织律师的桂冠
  蒋晓铭:印记,相随而行
  应光耀:功夫在“诗”外
  王星明:笃学明志砥砺前行
  吴筱峰:情疏迹远只香留
  胡寅初:我不想……
  潘德安:一邂逅便永恒
  陈绍斌:变化
  汪芸:说“说”
  葛桂斌:满怀激情的感恩之旅
  高勤:我的教育情结
  鲍玮:母校:我虽平凡但没有辜负您
  郑炎贵:怀抱山水乐平生
  贾庆海:78级,时代的幸运儿
应光耀:后记

前言

  

    当我展开《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时,40年前的往事,立刻又鲜活地浮现在心头。时光的流逝,磨去了我记忆中的许多储藏,但是,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和场景,却依然保留着当时的色彩,当时的声响,当时的温度,使我感动,促我沉思。
    那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我们的民族刚刚走出了“文革”的阴霾,神州大地,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正在这时,党中央作出的恢复高考的决定,燃起了千千万万青年人的希望。许多在农村的下乡和回乡知青,往往温饱尚难解决,却点着油灯,夙兴夜寐,刻苦学习。一些在工厂、工地上班的体力劳动者,只有挤出有限的业余时间,以工余的疲惫之身,勤奋看书,用心做题。而离校多年,缺乏备考学习的教材,难觅所需的复习资料,几乎是众多考生面临的共同困难。只有靠自己四处奔走,想方设法,找米下锅来解决。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没有受过完整的高中教育,有的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学毕业生。只能依靠自学,硬啃高中课程。需要一提的是,1977年的招生中,颇有一些人因为家庭或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成绩虽好,却未被录取。面对挫折,这些考生并未消沉自弃,而是努力振作,于次年再赴考场,终于改变了命运。77级与78级的考生们面临的困难,今天的考生已无法想象。但是,他们怀抱理想,参与竞争。经过选拔,数十万学子,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园也在改革的春风中,恢复并进发出更加旺盛的活力。赭山之麓,重又回荡着诵读的声音。往日空荡荡的教室,重又坐满了求知的学子。荒草没胫的运动场上,再次驰骋着青春的身影。虽然,当时“文革”刚刚结束,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但是,人人心中燃烧着对未来的期待。有幸考入大学的年轻人,更是朝气蓬勃,求学问道。中文系78级4个班的200多名同学,在这里度过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四年校园生活。当时每周日休息一天,他们却连这一天也不愿放过,星期天的教室、阅览室里依然是满座的读书人。在学生们惯行的教室、寝室到食堂三点成一线的途中,总能见到背着书包,一手拿着饭碗和热水瓶,一手还拿着书本阅读的同学匆匆走过。在课堂教学中,每每看到同学们埋头记着笔记,时而也会相遇心有共鸣的眼神。教师讲到得意处或疑难处,总能获得满堂笑声或听到交头接耳的交流声。课下更是常常被包围起来,师生间热烈讨论着课上的内容,延续着有价值、有争鸣的话题。为了适应同学们寻求有深度的专业问题的解读,以及对学术前沿动向了解的要求,教师们努力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我有缘曾为中文系78级讲授专题《典型问题》,师生们围绕典型的共性这个难点,各抒己见,自由交流。那种思想开放,任心而言的学术讨论,真是人生的至乐境界。
    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中文系78级的学子完满地完成了大学阶段的学习使命,由赭山校园,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也有一些同学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直勤奋地在中学、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工作,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出版界,涌现出了一批领军人物,为图书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除此之外,中文系78级学子中不乏跨界作业而结出硕果者,有的在各级党政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任职,有的在司法、财税、影视、文博和地方志等领域积极奉献,还有活跃于商界、企业界的等等。所有同学在40年的求学和工作中,遇到和克服的不同程度的困难,所做的各有特点的努力拼搏,取得的各项进步,每有所闻,心有戚戚。
    回顾40年的历程,中文系78级的200多名同学,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没有辜负改革开放的时代,没有辜负赭山校园的舂晖,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
    如今,这个群体的绝大多数人已年过花甲。为了纪念1978年高考4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文系78级同学撰写了这本(《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回顾人生,自我反省,谋求为伟大时代和历史留下一份个体视角的文本。书中的文章,或铭记高考1978带来的命运转折,感恩时代给予的难得机遇;或回望四年求学中勤勉努力的点点滴滴,饮水思源,不忘母校栽培;或陈述与时代同步,不负使命、回报社会的历程等。尤为可贵的是,在回顾过往,展示风采的同时,本书中不少篇章包含着对个人、对78级群体的反思,省视着曾经走过的步步脚印,从而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人生境界。200多名同学40年的生命途程,曲折,丰富,复杂,艰难与顺利相伴,挫折与成功同在,自然难以在这几十万字中一一尽述。但仅就书中所记述的这些侧面看,仍能让我们了解中文系78级这个群体的真实人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感知时代的波涛与风采。
    因为与中文系78级共度过一段令我至今还会想起的日子,他们毕业后,不少同学与我仍常联系,亦师亦友,情志相投,所以展开本书时,自然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自然会从中引发更多的体会。我想,这个群体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他们走进小学,中学,准备接受完整、正规的基础教育时,“文革”的浊流正席卷全国。小学与中学均停课,后来虽“复课闹革命”,仍然找不到一间安静的课堂。伴随他们中大多数人本该读书求学、滋养身心的人生最宝贵阶段的,却是无学可上,无书可读,到处造反,一反常态的局面。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今天,媒体树起了“白卷英雄”。明天,报刊又向公众推荐“黄帅日记”。有一部电影,挖空心思地嘲笑教授,只知研究马尾巴的功能。即使是在那样的年代里,据我所知,中文系78级中不少人没有间断过学习。他们在乡村僻壤,田间地头,工厂角落,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时间,运用各种难以想象的方式,取得书籍,找到老师,独自苦想,相互切磋。因此,一旦恢复高考,他们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1977年与1978年两次招生,参加者1100多万人,仅录取60多万人,录取率仅有5%,可见录取之难。身处逆境,矢志不移,终偿夙愿。
    这使我想起了明代理学家吕坤的一段话:“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之!”人们的生命旅程中,总是会遭遇种种曲折、艰难与险阻,但只要坚持“人不自亡”的态度和意志,勇于拼搏,就会迎来希望。中文系78级同学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在“读书无用论”的潮流铺天盖地之时,“人不自亡”,在艰难的条件下,依然刻苦学习。毕业后,他们各自处于不同的环境中,面对的压力、挑战、困难也各有特征。但是,他们都不忘初心,坚守素志,始终履行着当年高考和求学时就确立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谱写了自己充实而有特色的人生篇章。今天,这个群体的绝大多数人已经退休,我相信他们必将保持一贯的人生轨迹,至老“人不自亡”,让生命继续焕发出绚丽的光辉。
    《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编委会的同学们约我为书作序,我已垂垂老矣,思路迟滞,岂堪作文。但盛情感人,只能勉力向前。信手写下这些感受,权充作序吧。
    2018年7月20日

后记

  

    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无疑是一部扭转国运、震撼乾坤的史诗。那一时代作出的种种拨乱反正之举,又与一个个群体和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其中,恢复高考这一改革开放序幕中的重要篇章,便直接改变了77、78级大学生群体的人生命运。40年过去了,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每每念及于此,便感到已经载入历史的1978年的恢复高考可以作宏大叙事,也可以从个体实事和心灵瞬间的细部写起。因为,作为那年高考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无论采用何种表达方式,都已经使我们融入了历史。
    关于当年这个特定的大学生群体,也许可以用风华正茂、发愤图强的词语,或者如饥似渴于学习知识、坚守素志于回报社会的描述来概括。然而,其中的每个人毕竟有其独特的人生和心路历程。尤其在距离1978这一镌刻在心的年代已经40年之际,我们中间的许多人有意于回望、反思这段属于个人、更属于中国和时代的篇章。于是,就有了安徽师大中文系78级学人编写的本书的问世。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并不仅仅停留在1978年高考的回忆上,而是打通了高考前、高考和入学后40年的管道,将毕业后的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讲述出自身不负使命、回报社会的点点滴滴。这就把求学与整个职业生涯、人生历程紧密联系起来了。这其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从起步到拓展,进而进入深水区的重要历史阶段,时代的要求与一代人肩负的使命和实践就是如此同步!中国的发展进步,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和目标。其荣,我们则荣;其衰,我们则衰;其迂回曲折,我们则同样困惑难耐。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它,就是在纪念我们从1978年起的命运转折、努力进取的人生征程40年。虽然,当年的一代学子大多已年过花甲、甚至是望七之人,但既往的人生经历,使得各自有可能对过去40年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作出回顾、总结,进而实现对个人和群体的反思、反省。
    上述的本书主要特点,也是2018年1月发起编写之初,几经老同学们在微信群里反复讨论而确定的基本思路。5月初,在合肥召开的编委会上,又予以了进一步深化。为了集思广益,使本书更具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意义,6月中、下旬,编委会分别在合肥、北京举行了部分同学的座谈会。上述几次会议,都强调了文集整体内容应有的丰富、丰厚,认真考虑给青年、给历史留下什么?在写法上,提倡多样化,力求真善美。直至7月底,编委会又在蚌埠集中8位,用5天时间,对已经收到的30多万字稿件、花费了10多名编者数月功夫草编成的文集,一进行了认真整理,并大致商定了书名、栏目名等后,交付出版社。
    此次参与组织文集编写,使我们知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感受到令人动容的人间真情,这些都给我们很大的触动,更增添编好本书的责任。同学四年,应该说彼此是熟悉的。然而,在阅读大量来稿和线上线下的交流后,我发现之前其实存在着不少深层次上的陌生。在校期间,同学相处,不太可能具体了解彼此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更不会打听其家庭背景、父辈以至牵连到的祖辈情形。然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提到这些,就是提到历史,它不仅属于个人或家族,更属于整个国家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书中,不少同学和着泪水写来,揭示“文革”以至更早年代的极“左”路线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更多的人则写出了离开中学甚至小学后,被迫中断学业,在乡间务农或厂矿做工,根本无缘跨人大学校门的伤痛和沮丧。他们以一吐郁结的爽快,不加掩饰,如实道来,真正让人感到血管里流出的全是血。正因为如此,对于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有一位长期担任中学语文教师的老同学在文章中直言:“我赞成40年前的改革开放!我歌颂40年前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可以相信,这也是那个年代过来人的共同心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中,即使写到日常的学习,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细节,却很典型地表现出78级学子不一般的高度自律甚至自虐式的刻苦,争分夺秒,竭尽全力,追赶时光。那时候,对很多人而言,似乎没有周末休息,只有星期七的学习安排。同样,也没有一间寝室的人做得到在规定的歇灯之时就睡,总有人就着走廓里的路灯光或被窝里的手电光看书,总有人在卧谈作品与争鸣,争论思想解放运动的新情况、新问题……读到这些场景,真让人感到:“赭山书声犹在耳。”而生活中的省吃俭用,以至贫病交加下依然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大学机会,在一些来自贫困农村、育有多子女的年长同学如阚庆田等人身上,表现愈烈,亦更令人心痛。诸如此类的学习和生活场景,后人已难眼见,但确是发生在77、78级学子中并非个案的真实记录。这些历史的真实,不乏认识价值。 对我而言,参与本书编写,似与众人重返了一次40年前的校园,浓郁的同学和师生情谊扑面而来;又像是回看40年成长轨迹,分享同窗步步行进的业绩和思考。作为一本60多名中文系人写成的书,也向读者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文采。尤有意义的是,众多同学集思广益、协力参与本书编写的过程,在我看来,也是一次民主协商、求同存异、终成善果的有益尝试。 最后,我要代本书的作者、编委会成员和曾经在1978年10月共同走进安徽师大中文系教室的老同学,向为本书作序的严云受老师鞠躬致敬!向踊跃征稿、写稿、编稿、收集照片资料和以不同方式支持、帮助和批评过本书编写工作的老同学们致谢!我们不会忘记,在整个书稿编写、商议过程中,曾经热情接待、安排会务活动的岑杰、李则胜、袁涛、蒋晓铭等同学的付出。这里,也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林敏女士认真负责、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应该致谢的是对本书给予了悉心指导和支持的黄书元社长。 应光耀 2018年9月5日于沪上河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