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从城祭到国祭

  • 定价: ¥60
  • ISBN:978721422709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人民
  • 页数:366页
  • 作者:朱成山//李慧
  • 立即节省:
  • 2018-12-01 第1版
  • 2018-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从城祭到国祭》一书由朱成山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副处长李慧合作撰写,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由地方性城市公祭活动演变为国家公祭日的过程。自1994年起,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连续20年举办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在悼念遇难者的同时,教育生者,警示后人。2014年2月,我国通过立法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作为地方性公祭仪式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朱成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书中讲述了历次公祭活动中的重要故事。该书用24个“祭”字,引出24章的叙事主题,如“举城哀恸南京首祭”“来自东瀛的谢罪之祭”“首次‘国祭’永载历史”等。

内容提要

  

    朱成山、李慧著的《从城祭到国祭》详细介绍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由地方性城市公祭活动演变为国家公祭日的过程,以纪实文学的形式披露了发生在历次公祭活动中的重要故事,揭示其由地方性公祭升格为国家公祭的全过程。本书集知识性、文学性、故事性、历史性于一书。

目录

第一章  举城哀恸南京首祭
  一、南京有座遇难同胞纪念馆
  二、广岛和平集会的启示
  三、精心筹办首次南京公祭
  四、隆重举办首次“城祭”
第二章  将“城祭”坚持下去
  一、举步犹豫东风来
  二、再办夯实“城祭”地位
  三、大小年公祭设计成规范
  四、南京公祭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  二期工程扩展祭场
  一、历史选择了江东门
  二、新官上任三把火
  三、齐康院士的爱国情
  四、二期工程的主要项目
第四章  每逢清明祭亲人
  一、铭记遇难者名录
  二、哭墙前的遗属们
  三、送花圈老人唐顺山
  四、这是一次特殊的清明祭
第五章  巡展延伸祭奠足迹
  一、会行走的纪念馆
  二、首都办展震撼国人
  三、东渡扶桑展陈受害史
  四、走向大洋彼岸之展
  五、史实展的欧洲之行
第六章  公祭催热史学研究
  一、首建专门学术研究机构
  二、首次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引发大学校园研究热潮
  四、正义的日本学者们
第七章  收集实证祭告遇难者
  一、三次发掘考证万人坑遗址
  二、三次幸存者普查建立档案库
  三、寻访海外的铁证
第八章  烛光里的祭奠
  一、首次的烛光夜祭
  二、守灵仪式上的烛光祭
  三、年年烛光寄哀思
第九章  木鱼袈裟祭逝者
  一、台湾商人的水陆大道场
  二、首办南京世界和平法会
  三、中日韩三国僧侣和平祭
  四、虔诚的日本僧人
第十章  缪斯女神的拜祭
  一、诗集《不屈的城墙》诞生记
  二、赵季平与民族交响乐《和平颂》
  三、招魂的长诗《狂雪》入馆
  四、油画《屠·生·佛》背后的故事
  五、雕塑群荣获全国最高奖
第十一章  大洋彼岸祭悼金陵
  一、何为《旧金山和约》
  二、愤怒的反击
  三、战争亲历者为历史作证
  四、不谐之音与正义之辞
  五、“9·11”,美国人重识南京大屠杀
  六、五大宗教共祈和平
第十二章  五万市民和平祭大游行
  一、为什么不试一试
  二、赶快去组织活动
  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十三章  祭祀活动融入和平主题
  一、集会融入和平主题
  二、为历史铸一口和平大钟
  三、我对历史与和平的理解
  四、倡导普及和平学科
  五、建设南京和平城市
第十四章  来自东瀛的谢罪之祭
  一、日本老兵的忏悔
  二、东史郎跪祭遇难者
  三、日本的绿色赎罪
  四、“铭心会”的南京情
  五、和平之花紫金草
第十五章  三期建设祭场更上台阶
  一、事业发展急需扩馆
  二、精英组成建设团队
  三、精心组织展陈内容
  四、工程竣工载誉业界
第十六章  国际政要祭扫遇难者
  一、韩国前总理到访纪念馆
  二、美国前总统卡特题辞
  三、鸠山前首相表达和平之意
  四、丹麦女王插种南京玫瑰
第十七章  献给祭坛的申遗之举
  一、卡门夫人的提议
  二、三馆合作联合申遗
  三、中国记忆遗产申报成功
  四、世界记忆遗产申遗成功
第十八章  各界人士呼吁公祭日
  一、国际上的公祭活动
  二、我的“国家公祭”情结
  三、全国“两会”上数提建议案
  四、新华内参引发中央关注
第十九章  “公祭日”法案喜获通过
  一、北京突然来电
  二、忙碌的甲午年春节
  三、制订法案始末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案
  五、社会各界热议公祭日
第二十章  我对国家公祭的解读
  一、著文宣传公祭日
  二、、国家公祭的对象
  三、固化史实的重器
  四、张扬人民主体性的宪法精神
  五、对国际和平的再促进
第二十一章  筹备公祭的那些日子
  一、筹备活动高规格启动
  二、南京市在行动
  三、筹备工作紧锣密鼓
  四、浇铸国家公祭鼎
  五、八项活动为“国祭”热场
第二十二章  首次“国祭”永载历史
  一、公祭日到来前夕
  二、首次“国祭”隆重举行
  三、我为习大大汇报讲解72分钟
  四、习总书记讲话鼓舞民心
第二十三章  “国祭”效应成动力
  一、新扩容工程新添“胜利”主题
  二、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建成
  三、纪念馆30周年庆的回顾
  四、挥手作别纪念馆工作岗位
第二十四章  永远的“国祭”事业
  一、第一座海外南京大屠杀常设“史料馆”开馆
  二、走进央视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
  三、微观史实调查传后人
  四、对日交流增进共识
  五、致力弘扬红色文化
后记
尾声

后记

  

    应该承认,这不是一部新作,称它为再版或修订版更为贴切与合适。问题是,为什么要有再版或修订版呢?
    我很相信“机缘”和“磋商”这两个词。
    “机缘”何意?它是指机会和缘分恰好吻合,正巧一致。
    何为“磋商”?它表示双方仔细商量和研究,交换意见。
    本书再版或修订版,就是源于“机缘”和“磋商”。
    记得是在2017年11月16日,我去位于南京市湖南路的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室,与徐海社长探讨合作出版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图书时,热情而又睿智的徐社长首次向我提出了此想法,并当即提出修订版的书名可改为《从城祭到国祭》。其理由是,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同时也是第四次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据说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亲临南京参加此次公祭仪式,还有2015和2016年的第二次、第三次国家公祭仪式情景,如果能够再版,补写上这一段才够完整。
    对徐海社长的建议,我当场觉得是有道理的。随后,就与我曾经合作的搭档李慧通了电话,她完全同意。此事被提上了议程,开始了合作的初步筹划。
    12月5日,第四次国家公祭日前夕,我与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汪意云及其助手一起,具体磋商再版此书的修改方案。3年前编辑出版《第二十一次是国家公祭》一书时,汪主任就是该书的责任编辑,我们有过愉快密切的合作,相互间熟人熟事,开门见山,很快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12月21日,第四次国家公祭仪式结束之后数日。在南京市闹市区新街口的一家茶社内,李慧处长约了我与汪意云主任,再次商谈合作再版本书事。两个才女与我一起相谈甚欢,一拍即合,就修订的内容、合作与分工、截稿的时间等具体事宜,一一作了商定。
    12月30日、31日和新年元旦,我充分利用了3天节假曰,完成了我负责新补充写作的任务。扶窗远眺,思绪连篇,脑海里不禁回想起最初创作时的情景。
    4年前,我终于完成了这项特殊而有意义的写作,完成了一桩心愿,即在首次国家公祭日之际,向广大读者报告20次地方性公祭变为第21次国家公祭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遇难同胞纪念馆不断地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的经历。当初这部书的写作过程,仍然历历在目。
    写这部书的念头起源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定之后,一时间,我成了众多媒体追踪的对象,应接不暇的访谈,诸多报刊的约稿,使我感到全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关注,突然间高出不止3倍、5倍,应该是10倍以上。忙碌中有快乐,有感动,有思考,这不正是我多年来为之奋斗、求之不得的效果吗? 2014年2月份,我及时赶写了4篇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论文,在《南京日报》上连续刊发。3月份,《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求是》《时事报告》《紫光阁》等国家级报刊连续约稿和刊发我的文章。3、4、5、6月份,我不断收到来自全国各家报刊的约稿函、约稿电话。我感到,应该对广大读者有个交代,有个汇报,于是下定决心,写一部纪实文学,真实地报告关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形成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 万事开头难。写作品难就难在立意,难就难在谋划一个满意的架构,难就难在选中一个好的题目。说实在的,此次写作是个例外,几乎在我下决心写作的同时,一个鲜亮的题目就在我脑海中进发出来——《第21次是国家公祭》。因为从那年起,前面20年的江苏省暨南京市地方性质的公祭活动,将升格为国家公祭,就这么简单,这么单纯,这么直接,但简单不简约,这里面有许许多多为之奋斗的人可写,有大大小小的生动故事可发掘,有遇难同胞纪念馆20年的发展轨迹可追寻。 开头我的确写得很顺利,一气呵成,连续写成绪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但再往后卡壳了,停下了,甚至怀疑我能否接着写下去,能否按计划出版,能否实现初衷?原因何在?不是黔驴技穷,不是计划出现差错,更不是没有内容可以接着写,而是没有时间。进入5月份后,首次国家公祭日筹备活动开始启动,加之启动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申报南京大屠杀档案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三件“天大的事”一齐压来,我开始十二分地忙碌起来,工作量一下增加了10多倍。记得2007年在北京办展时,我曾经一个月内跑北京三次,想不到会在2014年又创下了新的纪录,一周内跑北京三次。我成了时间的奴隶,时间逼着我放下自己手中的“私活”,放下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计划,去顾大局,去谋大事,去适应快节奏工作的要求。 我是个不轻言放弃的人,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动,想方设法也要干下去,并且不见成效,绝不收兵。我开始了“晨练”,即每天早晨五点半左右起床,写作一个半小时。尽管如此,还是感到困难重重,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找到老战友、南京军区政治部一级作家徐志耕,希望他能帮助我,与我合作完成这部著作。徐说他正在赶写一部《幸存者说》的书籍,可以推荐一位南京军区的作家给我。我又转而找到著名散文学家艾萱的女儿艾涛,她丈夫储福金是职业作家,希望给我帮助。不巧的是,他也有一部作品在手。但热情的艾涛向我推荐了她的同事,江苏省文化厅的李慧,说她写过散文,人很机灵,可以试试。 我与李慧萍水相逢,既不相识,更不相知。与李慧第一次在遇难同胞纪念馆见面时,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说话爽直。我喜欢与诚实的人打交道,做人做事贵在诚实。庆幸的是,小李不仅仅是诚实可信,而且的确聪明有智慧,名如其人。应该承认,她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对遇难同胞纪念馆情况、对我本人的事情了解甚少,知之不多,要写这部作品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凭着她的勤奋好学,很快进入角色。她像变戏法似的从我的博客上,从我的100多本书籍里,从众多媒体对我以及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报道中汲取营养,找到佐料。于是乎,一段又一段文字被她搬到著作里,一件又一件素材被她找进作品内,一篇又一篇文章被她整理进书籍中,她真行!我暗暗地为她叫好,为自己找到一个满意的合作伙伴而高兴。 李慧这个年轻人的确有才,而且也很用心。她的许多建设性意见,都被我吸纳进书稿中。例如,我原来的写作提纲是13章,后来她建议扩容,写24章,并加了“尾声”,我觉得有道理,并且有内容可写,完全同意了她的要求。后来,我在写“确立公祭”这一章时,由于放得较开,一下写了3万多字,与其他章节相比,有点不对称。她建议我变成“公祭日法案喜获通过”和“我对国家公祭的解读”两章;我在最后一章“永远的国家公祭”也写了3万多字,她建议改为两章,即“‘国祭’效应成动力”和“永远的‘国祭’事业”。多好的建议,我岂有不同意之理呢? 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一定要写真实的人,写人在其中的所作所为,因为文学即人学。在这部作品中,我力求多角度地写一些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的故事。其中,有名有姓的、有具体事迹或言论的达200余人。他们其中有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幸存者,也有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专家学者;有进行历史题材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也有国内外的政要显贵;有国际和平友好人士,也有爱国侨胞;有省、市、区支持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的各级领导,也有多年来与我一道默默奉献的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员工,也有众多没有留下姓名的社会各阶层人士。 这些中外人士值得留下一笔,他们为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为了慰籍和祭祀30多万魂灵,为了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和不同贡献,籍此向他们表示敬意,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除了介绍人物的活动,文学作品中还应该纪事,记录真实发生的事。在这部作品中,详细介绍了公祭活动涉及到的大大小小事件内幕,揭示个中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然,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是纪念性,通篇用来24个“祭”字,引出24章的叙事主题,如“烛光里的祭奠”“缪斯女神的祭拜”“大洋彼岸祭亡灵”“献给祭坛的申遗之祭”“首次‘国祭’永载历史”“永远的‘国祭’事业”等等。可以说,离开了“祭”字,就没有这本书,理解了“祭”字,就找到了解读这部书的钥匙。 说到“祭”,其实就是纪念,这个词在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如纪念碑、纪念堂、纪念馆之类,然而,到底什么叫纪念?纪念的意义在哪儿?什么值得纪念?却未必都很清楚。古今中外,关于纪念的意义,人们通常多有误解。按楚庄王的说法,给后代人留下纪念物,必须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德,值得子孙纪念、学习;二是惩罚罪恶,可以给后代留下警戒。建立遇难同胞纪念馆,设立国家公祭日大抵属于后者。 国家公祭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国家级祭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仪式,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凝聚的是民族的精神,固化的是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华加害的历史,表达的是和平的诉求。国家公祭与所有的纪念性活动不一样的是,公祭的对象是民众,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30多万死难者,而且包括所有在战争期间被日本帝国主义屠杀的普普通通老百姓,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虽然孟子早就有“民为重、君为轻”的教诲,国父孙中山也在100多年前提出“民权”的思想,但在社会公众中铲除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和落实谈何容易?此次开了一个好头,尊重普通老百姓死难者的生命,慰籍在战争中遭外敌戕害的死难者魂灵及其遗属情感,就是为了激励广大民众牢记历史遗训,振奋民族精神,更好地报效国家,圆梦中华。 借此机会,我真心实意地感谢那些为了设立国家公祭日奔走呼号、参与论证、给予鼎力支持的人们,感谢那些多年来站在我们身后,给予许多鼓励、支持与合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感谢20多年来为了遇难同胞纪念馆建设与发展作出努力的所有人员,正是方方面面的给力与扶持,像涓涓细流、汇流成河,像聚沙成塔,促成了国家公祭目的实现,造就了遇难同胞纪念馆人的今天和明天。 我要感谢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中央外宣办和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先生,他是我最为敬重的长者与智者,也是我事业上的挚友与坚定支持者。他在百忙之中亲自为本书作序,再次给予现实的人文关怀与提携,我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他的感激之情。我要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和编审汪意云,是他们的用心、辛劳和杰出才能,才使得本书付梓出版,实现了我的一桩夙愿。我要感谢才女李慧再次的合作与联手,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多次磋商,反复沟通,字斟句酌,终于将这本著作杀青,了却了一桩心愿。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的脚步已经行走在2018年的光阴里。虽然我已经卸去了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的重任,但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关注和研究,仍然是我的一项未竟的事业与使命。从2016年起,我作为首席专家和课题主持人,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基于微观史学的“南京大屠杀”研究》,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社科发展计划。我还具体负责《南京大屠杀300户家庭受害研究》分项目,目前已经调查了100多户受害家庭,留下了新的调查与研究资料。为配合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我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在名牌栏目《百家讲坛》录制了《南京1937》节目,在国家公祭日前后的12月11日至15日期间,在央视10套播出,并在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日报、群众、南京社会科学、日本侵华史研究等诸多报刊上发表理论性、学术性、评论性文章,继续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呐喊,为和平鼓与呼。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有可能出现差错,衷心地希望方家不吝赐教! 朱成山顿首于2018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