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异邦笔记

  • 定价: ¥42
  • ISBN:978730130400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页数:180页
  • 作者:唐克扬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者唐克扬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三所世界名校,曾先后学习工科、比较文学、艺术史、建筑学专业,因此其观察视野跨越学科和文化局限,独具一格。本书是即是作者在如此人生经历下的随笔产物。书中不仅有与文字相配套的纪实照片,还配有艺术家专门创作的12幅绘画作品,为本书增添了很强的视觉效果和美学意蕴。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一般的留学行纪,而是一本关于(思想)“出发”和“离别”的散记。
    虽然描写“文化震荡”的书已经不少,关于留学生活的各种记载也不鲜见。但是本书作者力图把三种有关“留学文学”的要素综合在一起,借用这个题目,说明去往异国对于一个青年学者人生的意义。这三种要素是:1、旅行和人生的关系;2、学术之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历史;3、对于“学习”意义的再发现。
    本书作者曾经先后在三所国外著名的大学求学,专业涉及艺术史,建筑设计和城市研究。这使得他的观察视野既覆盖文科学习的传统理路,也涵盖身边世界的点点滴滴。由此,本书具备了一般留学纪实作品所不具备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深度。

作者简介

    唐克扬,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建筑与城市研究者,写作者,建筑设计师。
    策划“活的中国园林”(德国国家收藏馆,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意大利威尼斯,2010年),《气候》(武汉美术馆,2014年)等展览。
    著有《从废园到燕园》(三联书店,2009年)、《树》(与巴士曼合著,中、法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等,2011年)、《癫狂的纽约》(译著,三联书店,2015年)、《美术馆十讲》(商务印书馆,2017年)、《长安的传奇》(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美术馆指南》(三联书店,2019年)等。

目录

想象的新大陆
肖斯夫人的小屋
孤独的年
别处谈吃
凉薄的异国
图书馆之死
海德园寻穆旦
洛阳Circa 2000
逝去的故国
十年一觉电脑梦
康桥奇人
哈佛购物指南
跋:出发又是离别之始

后记

  

    出发又是离别之始
    因为长年在国内外奔波的缘故,一个人枯坐在候机大厅和火车站检票口是常有的事,这些文字便是在机场、火车站甚至灰狗车站(美国的长途汽车站——作者注)写成的。和一般朋友的误会相反,一度成为“空中飞人”的我,其实从没喜欢过“在路上”的浪漫与幻想,在二十年前跟随大潮“被留学”之前,我并没能预期到自己会在异域走多远,事实上,那年之前我压根就没坐过飞机。
    在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断延伸向远方的铁道的枕木,以及公共汽车玻璃上不断变换形状的雨滴。
    有天在检票口实在没事做,又怕不小心睡着了引来麻烦,于是试着统计下自己究竟都在哪些安检通道留下过身影,好像“数羊”一样为自己提提精神。这一下,倒是发现自己竟去过不下一百个不同的机场,上百个不同的城市,旅程主要是在中美两国,但也包括很多次欧洲和亚洲的飞行式访问。在国内,我一度在伊吾、集安这样不太为人所知的边城候过车船,曾经奔波在各种海拔的崎岖山路上;在国外也坐过极小极小的飞机,在茫茫雪夜中怀着一丝不安和期待,向着我完全不能想象的陌生终点颠簸而去……
    我的远行不是旅游,更不是为了博览世界风情而作的游牧,或竟是证明自己青春的环球冒险。事实上,我已经厌倦了在各个景点之间搜括记忆,对基于“异乡”的写作的态度也是这样。
    那些在每处作千年一叹文章的,除了作者感情特别丰富,体力尤其充沛,大多数时候终是为了“到此一游”的立此存照而买门票;而如我这等浮光掠影,至多只能淘来些记忆的碎片,它们虽然栩栩如生,因为缺乏一张仔细研究过的地图,难以粘接成完整的生活篇章。典型的情形,很像我去过的某些有戏剧地形的城市,比如瑞士洛桑、韩国首尔、中国贵阳,黑夜中迷途的我常会毫无头绪地奔走,兜大大的圈子,我后来所了解的有关它们的事实,却和行走的直感相去甚远。有的时候,我很享受这种没有目的的漫游,在体力的消耗中,你毕竟可以感到与世界的一线亲密关系,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日常人生而言,在路上的漫游者只能持续地环绕,而无法实地进入。
    除去铆着劲儿作文化之旅的名家,普通人大概还都是怀揣着一毛钱的故事上路的,因为散漫的思绪,就有了同样散漫的空间和人生经历……如此不同的结果的耦合,造就了这样的我和这样的“在路上”,它们像《一千零一夜》里的迷宫,永远不会有唯一“正确”的、可以导向终点的门……
    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这本书算是相当特殊了,由于并没有太多的专业问题,而是涉及诸多的你我他,写作的时候需要藏头去尾,也不能务求客观。它更像是某种“喃喃细语”,记叙了昨日里确实经历过的人和事,反映了人生中某些实在的感悟,是一本“第一人称”的书。
    固然书中有些为求生动而略嫌夸张的“故事”细节,“故事”所依据的却多半是现实,只是出于读者可以理解的原因,那些真实的故事的主人公我反倒无法细细诉说,而只能编排这些故事相对冷静的背景画面。这些故事发生的时间不一,它们对我的意义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漫游”经历,其中并没有涉及太多具体的“旅行”,不过它同样是一本关于“出发”和“离别”的游记——穿行于生活的各种时空和断层之间,同时具有真实和主观的方面,因此这本书是地理的,也是人生的。 写作的起点源自现实的和思想的“异邦”。虽然描写“文化震荡”(cultural shock)的书已经太多,借用这个比喻,我依然想执拗地说明去往异国对于一个中国青年人的人生所能发生的意义。18岁上大学之前,我这土包子甚至连长途火车也没有坐过,有限的几次出门都是和全班同学一起。我的家乡是华东平原上一座普通的小城,那里人烟稠密,人们过着一地鸡毛的日子,素无远志,也普遍缺乏应有的“天下”观念——吾乡自诩的一个说法,相反,是“半城山半城水”,真的是“抱残守缺”了。 实事求是地说,在被告知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方法之前,我等后知后觉的外省青年眼中的世界就是那么点大小的。 混迹于“艺术圈”“设计圈”乃至“学术圈”的西方人正好相反,全部都是骄傲的“世界公民”,我曾经问及一位平素里甚是高傲的美国人为何喜欢香港,他的回答却让我尴尬:“我喜欢香港是因为住在这里够方便。”——“方便来,但更方便离开!”这决绝的、“方便离开”的心态在西方社会或许并不少见:很多美国孩子在岁数不太大时就会结伴出门,远的像少年T.S.艾略特、菲利普·约翰逊那样作横渡大西洋的欧游,就近的,会拎着包随父母开房车四处漂泊,或是自己捏着几个美元混混“灰狗”。‘对有航海传统的西方人而言,“在路上”的经历是“壮游”(Grand Tour)的一部分,是培养无羁的“天下”观的好机会。 相比他们,甚至相比一些中国的同龄朋友,我在这方面的适应力算是够差,耐心也极少。或许是因为早年到成年这种巨大的反差,近年来,我对如此剧烈地四处“移动”总是有些莫名的不适,夜晚在记不住名字的小旅馆醒来,有时会好一阵才想起自己究竟身处何方。其实很好解释这种心理的脱节:我出门多半是因为办事所需,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旅游者,更不用说成为只求“方便离开”的职业旅行家。事实上,我从来没学会规划自己的行程。 但是说来奇怪,尽管一次次地被广大的疲乏和紧张所淹没,但是置身于那些在故乡无法想象有时也难以理喻的风景中时,我竟也一次次感到了难言的兴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暂时的居所后不久,我又走上了出发的路途。 2011年的冬天,因为转机的缘故,我一个人住在迪拜的一家酒店里,又想起了这个有关离别和出发的话题——身处在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走过的国度时,刺激我神经的,不是棕榈树下别样的沙漠风情,而是写过《经行记》的唐朝人杜环的鬼魂。他老人家也许不会乐见被今天的人们叫成一位“旅行家”,否则,他怎么会在被阿拉伯人俘获西行后,花了十几年又千辛万苦地回到长安呢?不过,在今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又重新点缀了许多黄色的面孔。在穷荒和天堑处,相对于饮食和文化更能彼此交通,也早习惯了满世界折腾的欧美白人、阿拉伯人、非洲人、南美人,这些看上去有些谨小慎微的面孔的星点存在,更让人意外,乃至惊喜。 也许这便是浸透在中国人血液里的纠结吧。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那个唠唠叨叨的“家”依旧是常态,“出门”虽是临时的,但却因此令人充满神往,我自己的旅行时常被这种“回家”和“远行”碰撞而产生的火花点燃,以至于弄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对此,郭沫若在《沪杭车中》的说法是:得自移动的观察,叙写较为客观;静观则导致过多“移情”般的赞慕。确实,某些去过一天的地方通常会让你念叨一辈子,各种细节娓娓道来,但得过一辈子的地方却要么溢美有加,要么永远不想提起……这或许是“生活在别处”的一般逻辑。 其实,仔细追究起来,大多数异域故事的“真实”是值得怀疑的,也无须为之辩护。一个但凡有过旅行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对于“别处生活”的演绎和严谨的考察报告难以在一种前提下共荣。 于是,有趣的故事和真实的生活来回撕扯,产生了我的一时兴会,或许也是这本书发生的缘由,也是它区别于《孤独星球》和《带一本书去xx》这类书的原因——重要的区别在于,我在书中提到的xx餐馆和xx名胜,我的读者们千万不要真的前去拜访。 本书以约翰·丹佛(John Denver)这样老掉牙的歌手开篇,谈到了美国给我的初次印象——回首望去,这样的印象确实已经过时,但是却不会从人类经验中完全消失。同样,描写这些“初印象”和“回望”经验的文字也不会彻底死亡,因为对于世界的探索总是熟悉和陌生的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