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沈伯俊论三国(上下)/沈伯俊三国书系

  • 定价: ¥138
  • ISBN:978756436440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西南交大
  • 页数:615页
  • 作者:沈伯俊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沈伯俊论三国》是国内外公认的《三国》研究权威专家沈伯俊先生的论文精选集。沈先生所撰论文,有多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等转载、介绍,并被多种媒体反复转载、引用,产生了广泛影响。此次,从中精选56篇编成本书,总计约60万字。这些论文,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内容为《三国演义》的“源流探析”“思想艺术”“研究综述”;下卷内容为三国“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改编新创”以及三国文化“传播影响”。本论文精选集具有内容丰富、资料扎实、富于创见、文风严谨的突出特点。如《〈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三国志宗僚〉考辨》《〈三国演义〉思想内涵新论》〈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三国文化”概念初探》《国际汉学热中的〈三国演义〉研究》等,均发前人所未发,深受各方好评。可以说,本书不仅是沈先生数十年潜心研究《三国》的学术成果集中展示,而且代表了当代三国研究的前沿水平;不仅对专业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面向大众普及三国知识、弘扬三国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沈伯俊(1946-2018),原籍安徽庐江。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三国》研究专家。1946年4月生于重庆,原籍安徽庐江。197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历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华文化论坛》副主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诸葛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南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期研究明清文学,主攻明清小说。其《三国》研究主要著作有:《三国演义辞典》(合著,已出日文版和韩文版)、《校理本三国演义》、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三国漫谈》(已出韩文版)、《三国演义》评点本、《三国演义》新校本、《罗贯中和〈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新探》、《图说三国》、《沈伯俊说三国》、《三国演义大辞典》、《你不知道的三国》、《三国志通俗演义》校注本、《三国演义(名家批注图文本)》等。

目录

源流探析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
  世纪课题: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隋唐志传》非罗贯中所作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亦非罗贯中作品
  《三国志宗僚》考辨
  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考论
  论毛本《三国演义》
  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思想艺术
  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
    ——论《三国演义》的主题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新论
  《三国演义》与政治智慧
  《三国演义》与人生智慧
  现实精神·浪漫情调·传奇色彩
    ——论《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
  《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
  国土情怀与好汉气概
    ——《三国》《水浒》比较研究之一
研究综述
  新的进展新的突破
    ——新时期《三国演义》研究述评
  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
  中国和日本:《三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际汉学热中的《三国演义》研究
    ——答马来西亚《东方日报》记者问
  就《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研究答学生问
人物形象
  深入底蕴,实事求是——古典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研究之我见
  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
  诸葛亮形象三辩
  为诸葛亮析疑辩诬
  高风亮节,百代楷模——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明君与枭雄——论刘备形象
  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
  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论张飞形象
  论赵云
  论魏延
  阿斗与姜维
  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
  略论“为曹操翻案
  再论曹操形象
  论孙策
  孙权二题
  周瑜与小乔
  张昭与陆逊
  论陈宫
  貂蝉二题
改编新创
  在“尊重”的前提下谈改编
  《三国》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
  三问电影《赤壁》
  名著改编的几个问题——以新版《三国》电视剧为例
传播影响
  “三国文化”概念初探
  三国文化与巴蜀
  三国文化与成都
  蜀汉政权与罗江
  努力打造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
  精心培育汉水流域三国文化带
  蒲松龄的三国题材著述
  《全图三国》与三国文化
附录
  沉潜《三国》,探求真知——我的古代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