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杂著

楹联上的成都

  • 定价: ¥88
  • ISBN:978754642242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成都时代
  • 页数:374页
  • 作者:编者:吴刚//谭良...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读懂成都的楹联,你就读懂了成都!
    成都楹联丰富多彩,佳作如云。本书以媒体的视角从中选取了其中的30副名人名联予以详细解读。通过成都的一副副名联,走进成都的一个个堂奥,了解与欣赏成都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进而再登堂人室去拜望成都的历史文化名人、研读成都的历史文化名篇。

内容提要

  

    成都是中国楹联艺术的重镇,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本书精心选择了30副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联,以当代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同时,深入挖掘这些楹联背后的人物故事,使本书在具有知识性的同时,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别具一格地勾勒出成都历史文化的风云画卷。

目录

武侯祠
杜甫草堂
望江楼
大慈寺
文殊院
宝光寺
东湖
桂湖
都江堰
青城山
子云亭
老子庙
雾中山
楹联知识概说跋

前言

  

    ◎袁庭栋
    千百年来,几乎每一处中国古建筑物的大门外都挂着或贴着一副对联。上至宫阙府第,下至农舍商铺,概莫能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也是中国人学习与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个识字的中国人莫不知道、熟悉、喜欢乃至热爱眼前的或者心中的一副又一副对联。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喜爱对联的民族,中国是一个处处可见对联的国家。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很多很多,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文物古迹、民风习尚、山野谣谚,林林总总,气象万千。可是,对联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除了如同其他文学形式可以表现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之外,它更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的、其他国家所不能模仿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是名副其实的独一味。
    对联是最能代表单音节方块汉字特色的文学表现形式。它讲究对仗,讲究书法。从视觉冲击力上,它具有强烈的观赏功能,特别具有一种世所罕见的表现完全对称的形式美。
    对联是最能代表有音调区分的汉语特色的文学表现形式。它十分严格地讲究格律,讲究平仄。从听觉的冲击力上,具有一种世所罕见的表现发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的韵律美。
    对联是各种文学体裁之中最为短小精悍的表现形式。它字数不多,但字字珠玑,十余字可胜长文数卷,上下联犹如一部大书,可以称为“袖珍的经典”。从立意深远、内涵宏大的思维冲击力上,具有一种世所罕见的高度精炼的浓缩美。
    对联是最为亲民而实用的、最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表现形式,处处可见,家家皆有,甚至在农家的牲畜圈头、厨房厕所,在虚拟的阴曹地府都可以见到相关的对联。且不说还有各种类型、各有所用的春联、寿联、挽联、业联、婚联、贺联、谐联、讽联、趣联……在中华民族所有的文学形式之中,对联绝对是与千家万户、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情感相通、心心相印的朋友与伴侣。
    纵目中华大地,处处皆有对联,步人城乡建筑,迎面皆是对联。张贴在每处建筑大门之外的对联,就是每处建筑的迎宾,就是每处建筑的向导,就是每处建筑的解说词,我们可通过解读每一处建筑的对联而解读每一处建筑的历史,体验每一处建筑的文化。推而广之,如果我们能够读到一个城市之中的有代表性的一副副名联,我们也就打开了这个城市的一扇扇门窗,触摸了这个城市的一处处文脉,也就可以从多侧面体验这个城市,从多层次融人这个城市。
    回忆还在孩提时代,父母与很多长辈就开始教自己“对对子”。进学校读书之后,同学之间也往往比赛“对对子”。长大之后,不仅在各地见到了若干名联,阅读过多种有关的书籍,订阅过山西出版的《对联》杂志,还知道1932年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曾经以“孙行者”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作为国文试题以考试学生。所以,我也算是一个多年的对联爱好者。不仅喜爱高挂在各地的名联,还尤其喜爱我们成都的名联,特别是民国时期成都文坛怪杰刘师亮的绝世谐联。改革开放之后,四川人民出版社每年春节前都要印制大量春联销往城乡各地,我也曾连续几年参与撰写,算是为满足人们对春联的需求而聊尽绵薄之力。
    成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异彩纷呈、赏心悦目的文化瑰宝。通过成都的一副副名联而走进成都的一个个堂奥,是我们了解与欣赏成都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进而再登堂人室去拜望成都的历史文化名人、研读成都的历史文化名篇的最佳台阶。
    曾经在成都居住与往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多多矣,留在成都一处处名胜古迹的名联佳作多多矣。在全面建设成都新文化的新时期,成都的一批有志于研究与传播成都历史文化的年轻人发奋努力,将一批成都名胜古迹的名联编次于此,进行了较有深度的解读与赏析,这是一件大好事。我支持他们,也为他们提供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我也成了这个有意义的项目的一员,故而乐于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感受。这不能说是序言(我时刻牢记顾炎武之告诫:“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只是在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搞出这样的一本书?

后记

  

    成都楹联在中国楹联艺术宝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成都魅力独具的历史文脉之一。对成都楹联,有诸多专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我们从他们的研究中获益良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史学界、楹联界和新闻界各自的优势,多学科、多角度地解读成都楹联,突破在成都楹联研究上的单一状况,努力体现当下对成都楹联研究的新视角、新进展、新成果。在追求楹联的注释更翔实的同时,我们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在楹联的解读上努力提炼蕴含于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改变以前的简介模式,以散文笔触来抒写今天我们对成都楹联的感悟和认识。与此前的楹联书籍相比,本书特别增加了介绍楹联作者的章节。该章节既紧扣楹联,又超越了楹联,从一个侧面勾勒了成都历史文化的风云画卷,不仅对于读者赏析成都楹联有所裨益,对于了解成都历史文化也有帮助。这也是本书取名为《楹联上的成都》的原因。
    成都楹联丰富多彩,佳作如云。本书以媒体的视角从中选取了其中的30副名人名联予以详细解读。由于兼顾名人和名联,所以佚名的名联,除望江楼的“绝对”外,我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还需要说明的是,当代成都也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楹联,由于读者对作者和创作背景都较为熟悉,所以本书没有选人。
    《成都日报》长期从事文化新闻报道的记者承担了本书的撰稿任务。在繁重的新闻采访之余,通过大半年废寝忘食的工作,完成了本书的撰写。本书也同样凝聚着顾问专家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以深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对撰稿者悉心指导,对文稿认真审读,对本书的顺利面世可谓功莫大焉。
    本书的图片,除由《成都日报》记者拍摄外,成都地区的摄影家也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精彩作品。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新都区、都江堰市、大邑、新津、郫县等地的宣传文化部门也为本书提供了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本书有诸多新的尝试,尽管我们尽心竭力,不足之处仍难以避免,因此诚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者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