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水浒十讲

  • 定价: ¥60
  • ISBN:978754963263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文汇
  • 页数:302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汇集作者李庆西最近十年间关于《水浒传》的十篇文稿,通过多角度的文本阐释,剖析小说主题真义及艺术手法,尤其从叙事话语方面开通水浒研究的若干思路。
    在文化史视角及文章笔墨背后,蕴藏着作者对于中国历史及现实的深入思考。

内容提要

  

    《水浒传》既非“讲史”,究其根本亦非“写实”,而是借由江湖叙事演绎儒家政治伦理之弊;在纲纪崩坏的背景中,赋以浪漫化之悲剧意慨,推演一种不成功的王道复兴之路。本书着重阐述宋江和梁山众人的两难境地:造反既是作为忠诚于王权的表述,其本身又难以摆脱叛逆罪名,结果造反与忠君形成互为因果的悖谬命题。宋江们的挣扎与进取导出悲剧主题的发展与衍变——试图以江湖道义融合王权秩序,既是梁山泊的救赎之义,亦寄予这种想象本身包含的无路可走的苦闷。

媒体推荐

    自胡适揭出三国、水浒等章回小说历史演进的进程,谁都明白,谈论此类几百年间演进而成的名著,如何弥合不同来源的文本,乃成败的关键。作者认定并努力掘发“小说家整合之前水浒叙事的妙旨,以及缘自太史公那种以江湖融合庙堂的叙史立场”,这点很具创见。因为,明清以降,表扬《水浒传》者,多喜欢将其比附《史记》;但他们所谈论的太史公笔法,其实是叙事技巧;而作者希望揭示的,则是江湖融合庙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关键在于,王权体制之外,是否还能有应世之道?
    ——陈平原

作者简介

    李庆西,1951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从事文学研究和创作三十余年,曾为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现任上海《书城》杂志执行编委。著有评论、随笔集《文学的当代性》《寻找手稿》《魔法无法》《话语之径》《小故事》等,小说集《不二法门》和长篇小说《大风歌》等。另,标校叶德辉《书林清话》,编著《大学文学》《古代文学经典渎本》等。

目录

别有洞天的小说史著(陈平原序)
前记
第一讲  “礼失求诸野”的救赎之义
第二讲  “小水浒”与“大水浒”
第三讲  从山林到廊庙
第四讲  牢狱与江湖
第五讲  宋江上山
第六讲  李逵下山
第七讲  《水浒传》的妇人话题
第八讲  水浒地理学
第九讲  若干人物、署置及其他故事
第十讲  水浒食笺
附录  《水浒传》主题思维方法辨略

前言

  

    别有洞天的小说史著——《水浒十讲》序
    应邀为老朋友李庆西的新作《水浒十讲》撰写序言,对我来说,可是战战兢兢。为什么?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加盟《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选编》、“新人文论”丛书、“学术小品”丛书,到最近十几年为《书城》杂志写稿,李庆西都是我的责任编辑。我深知这位朋辈阅读趣味广泛,不受潮流左右,且横跨文坛与学界,眼光很刁,评价苛刻。我给稿子时,都会加上一句:“可用可不用,尊重你的判断。”这回轮到我当评判,既不能“打击报复”,也不便“高抬贵手”,得向他学习,秉持公心才是。可要做到这一点,须对他的论题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恰好在这一点上,我没有把握。
    在外人看来,既然是中国文学教授,你谈《水浒传》应是举手之劳。殊不知,正因为是经典,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反而让人不敢随便开口。像李庆西一样,我也是小时候特别喜欢读《水浒传》(当然也是按金圣叹节本整理的七十一回本),山村插队时,春节期间给乡亲们“讲古”,说的正是梁山好汉故事。成为中文系教授后,因撰写《千古文人侠客梦》和《中国散文小说史》,对此多少有所涉猎。不过,真正下功夫是在二〇〇三年初舂,为准备参加五月耶鲁大学会议,我正撰写《图像如何阐释小说——以<水浒传>为中心》。明万历(1573—1620)至清顺治(1644—1661)年间,章回小说《水浒传》曾广泛流通。在众多传世的版本中,不乏兼及图像与评点者,更有所谓“回各有图,括画家之妙染;图各为论,搜翰苑之大乘”(熊飞《刊刻英雄传缘起》)。此前学界对此复杂的版本演变过程,多从追本溯源的角度立论,清理繁简两大系统,争执二者孰先孰后。至于文学批评史家,则对托名李贽的序跋或金圣叹的评点感兴趣,希望由此建立“中国古典小说美学”。拙文拟另辟蹊径,注重的是章回小说在传播过程中新的意义的生成,故选择八种晚明清初出现的兼有图像与评点的《水浒传》,探索同一故事在接受过程中的变异、转移与增殖。论文准备从文学史而非美术史的角度处理图像资料,将其与评点、序跋等文学批评相对照,发掘图文之间潜在的对话,以及可能存在的极大缝隙。很可惜,SARs突然爆发,举国上下忙于应对,美国方面通知我不用与会了,论文于是束之高阁。多年后重读文章大纲,对自己那半途而废的研究工作深感遗憾。
    正因有此特殊阅历,我对庆西兄的书稿不算太陌生。可还是几次拿起又放下,直到临近出版,不能再拖了——没想到,刚动笔又碰上了触目惊心的“新冠肺炎”。猛然间想起,《水浒传》的楔子正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看来,谈《水浒传》这个话题,可真不轻松。
    好在庆西兄别有慧心,居然将如此沉甸甸的话题,写成了一册轻松活泼而又暗藏机锋的著作。十多年前,我撰《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现代中国》第五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提及百年中国学术,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进展最为神速、成绩最为突出的,当推小说研究。此领域为何充满活力,就因为耕耘于此的,不仅有学院中人,更包括很多跨界的爱好者:
    在小说研究领域里,不仅有专治此学的专家,更有许多“黑马”——后者自有主张,毫不理会原先的研究阵势与理论预设,随意发言,神出鬼没。在所有的学术领域里,最容易遭受“突袭”的,莫过于小说。你可以说谁是小说史专家,但不能说谁不是研究小说的——不管他的身份是经济学家还是法学家.你最好都不要下这一结论。就像政治学家萨孟武撰《水浒与中国社会》《西游记与中国政治》《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三书,虽谦称“不是‘太太式’的,而是‘姨太太’式”的写法(参见萨孟武《水浒与中国社会·自序》,见《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水浒与中国社会·西游记与中国政治》,岳麓书社1998年),你也不得不承认其别有洞天。正是这种任谁都敢插嘴,因而显得有些乱哄哄的局面,使得小说研究充满生机与活力。各路英雄纷纷登场,不管是专业的还是“爱美的”(amateur),谁都想表演一下自家拳脚,小说研究园地于是一片繁荣景象。
    ……
    谈论救赎的题旨,隐约可见作者的社会关怀,难怪李庆西说六十岁后重读《水浒传》别有体会。“作为想象的产物,这般叙事不啻礼失求诸野的沙盘推演。从山林到廊庙,宋江所想的不是彼可代之,而是一厢情愿要成为国家之栋梁,并以升级版的江湖道义改写儒家的礼治精义。建构这样一种理想,自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意概。”阅读至此,不知你我是否废书长叹,像庆西兄那样思接千古。在第一讲《“礼失求诸野”的救赎之义》中,有这么一段:“其实,《水浒传》也是一部极富社会学研究价值的中国作品。五百年来它流行于人稠地广而灾难深重的汉语文化圈,以羼杂着传奇、史诗与悲剧意味的英雄话语教化民众,给一个精神失落的民族带来了自我救赎的慰藉。”思考“自我救赎”的合理性与可能性,而不是《水浒传》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我相信乃作者撰写此书的内在动力。
    以上关于“救赎”的思考,放在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视野里,可以意会,但很难敲定,这就难怪《水浒十讲》采用的是随笔体,且都曾在《读书》《书城》等非专业性杂志发表。作者毕竟出版过《人间笔记》《不二法门》《(大风歌》等小说集,会写文章自然不在话下。但我想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在文化史视角及文章笔墨背后,蕴藏着作者对于中国历史及现实的深入思考。
    陈平原
    二〇二〇年一月三十一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