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这样的鲁迅/传承读书课

  • 定价: ¥45
  • ISBN:978753016220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少儿
  • 页数:166页
  • 作者:阎晶明|责编:邵玥
  • 立即节省:
  • 2021-09-01 第1版
  • 2021-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犀利而又宽厚、冷峻而又温暖、豁达而又坚定、热情而又幽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为你讲述那个课本之外你可能不知道的鲁迅。
    本书收录了许多细节丰富,甚至鲜为人知的鲁迅故事,可读性强;辅以“跟着迅哥儿去旅行”的小册子,介绍鲁迅故居、纪念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关信息,将文学文本阅读与实地探访相结合来解读鲁迅的文学成就,角度多样;精选了近五十张与鲁迅相关的珍贵图片,并辅以多个城市地图,图文并茂。多种表达形式的结合,使本书生动直观,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

内容提要

  

    《这样的鲁迅》是鲁迅研究专家阎晶明为青少年撰写的解读鲁迅及其作品的普及读本,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一次通俗性的总结和提炼。
    本书既是一本鲁迅的传记,又是一本鲁迅文学的导读本。以追随鲁迅的脚步的方式,以绍兴、南京、仙台、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为轴线,通过丰富生动的鲁迅故事和深入浅出的作品赏读,为青少年读者呈现了一个温暖与深刻并存,丰富、全面、立体的鲁迅形象,展现了他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就,凸显出这位伟大作家一生求索,始终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到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思考和奋斗中的感人情怀。

作者简介

    阎晶明,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著有《独白与对话》《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鲁迅还在》《鲁迅与陈西滢》《须仰视才见——从鲁迅到五四》《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这样的鲁迅》等十余种。编选出版《鲁迅箴言新编》《鲁迅演讲集》等。曾获冯牧文学奖、花地文学榜金奖等。

目录

先说两句
第一章  在故乡  惬意与憋闷同在的生活
  (一)身世与起名
  (二)学堂内外
  (三)长妈妈与衍太太
  (四)“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五)在故乡的“变”与“不变”之间徘徊
第二章  南京以远  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一)去南京:18岁出门远行
  (二)在日本,一个中国人的觉醒
  (三)难忘的师生情谊
  (四)无奈回国与蓄势待发
第三章  在北京  战斗正未有穷期
  (一)觉醒者的呐喊
  (二)“一发而不可收”的创作
  (三)对青年的无私支持
  (四)战斗的匕首投枪
  (五)南下,南下
第四章  在上海  生命之火燃烧到最后一刻
  (一)一颗温润而宽宥的心
  (二)鲁迅的青年观
  (三)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生命之火燃烧到最后一刻
结语

前言

  

    鲁迅,一个伟大的名字。他是现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一位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人性格,以及人生世事乃至人类前途有过深邃思考的思想家,一位热情参与社会实际斗争的革命家。
    鲁迅这个笔名从诞生到今天,一百年过去了。在这百年间,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以及他在现实社会中的努力和斗争,总是不断地引出热烈的讨论,产生新的话题。
    对广大青少年朋友来说,鲁迅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他的名字不但反复出现在课本里,在网络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高的出现频率。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很多事,仿佛都可以到鲁迅那里找到某种预先就写好了的答案,或激起更多思考与讨论。鲁迅的名字,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思考和实践。
    对鲁迅形象的认识和概括,也可以从一百个方向进入,因为我们读他作品的多少、类别不同,年龄及所处环境不同,每个人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也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迅。但鲁迅身上,分明有许多被一代又一代读者公认的品格。面对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我最想向大家讲述的是这样的鲁迅:一位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一位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并为之奋斗的中国人。
    鲁迅在为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自序中,讲述了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心迹。在第二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离骚》里的诗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鲁迅的自勉,也是他人生历程的写照,他就是这样一位艰苦跋涉的求索者。
    鲁迅一生在很多地方居住生活过,但他并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安逸才四处奔走。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过,自然美景固然很好,但“桂花开后,菊花又开,若以看花为旅行之因,计非终年往来于沪杭线上不可”,何况“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他一生迁徙不断,而每次选择离开,到另一个城市居住,总让人想到他从未间断的生命主题——求索。
    求索光明,求索真理,这是鲁迅的人生主题,也是他注定要接受的命运。

后记

  

    鲁迅的思想是深邃的,鲁迅的人生是丰富的。
    他的人生充满复杂和紧张,他的形象又是亲切而温暖的;
    他是令人敬仰的英雄,同时却又是可感可近的平凡的人;
    他是在人间烟火中艰难生活的人,更是在凡俗世界里发出不凡声音的智者;
    他注重工作和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从这些微小和纤细中发现大的意义和价值;
    他不拒绝为了养家而做“公务”和教书,却又坚守着不可动摇的内心理想。
    他是痛苦的,更是清醒的。
    他体验着自己的苦痛,更关心世人的艰辛;
    他不留情面地解剖别人,又时时更严苛地解剖自己;
    他不宽恕任何一个论敌,但又全面地看待区分哪怕是一个群体甚至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优劣差异。
    他爱青年,不希望他们无谓牺牲,但青年中的世故者又让他痛心;
    他有深邃的思想,却愿意为文学青年做琐碎的编辑工作;
    他劝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却又精心写下《中国小说史略》;
    他担忧娜拉出走以后无路可走,又担心世人庸居于自己的屋檐下不思进取;
    他说:“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他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
    他的思想看似没有体系,他的精神却始终在坚持;
    如果时代进步到他所批判的弊端均已消灭,他情愿自己的文章速朽; 他没有文人学者的习气,却一直严谨地在书案前忙碌着; 他没有博士、教授的头衔,却有一颗孜孜以求的进取的心。 鲁迅之于中国,之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究竟有多重要,鲁迅的挚友、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至今发人深省: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毛泽东对鲁迅精神有过这样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是的,鲁迅是鲜活生动的,需要后人尽可能生动地表达出来。对于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任何解读的努力都只能探寻其中的一面或一小部分。他是无尽的话题,更是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虽然鲁迅竭力反对身后留名,但一个世纪以来,对他的研究、探讨、纪念、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本身就是鲁迅思想、精神、创作魅力无穷的体现,是他留给后世的丰厚遗产。 鲁迅一生都在关心青年,把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寄托于青年。青年,也是最容易接近鲁迅的人群,而这接近,需要通过不断阅读鲁迅作品,走近和理解他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来获得前行的力量。 2021年6月1日四改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