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嘉木中国

  • 定价: ¥68
  • ISBN:978751268973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团结
  • 页数:239页
  • 作者:周畅|责编:梁光玉
  • 立即节省:
  • 2021-10-01 第1版
  • 2021-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距今两、三千年前,在华夏大地上生活的人们便已开始领略树木的魅力,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篇。
    从“坎坎伐檀兮”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人们通过对树木的文字描摹,再现了生活图景,并寄寓了对生命的感悟。
    树木的生长细腻且无声。它密实的纹路里,蕴藏丰富的仁理。
    让我们怀着木道的仁心,去倾听树木生长的声音。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以木材及其文化为主题,同时也对中国古建筑、建材进行通俗解说的配图文化散文。全书分为序、正文及后记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七章,详细地介绍了木材文明的起源、木材的自然属性、木材在人类文明中运用的历史以及与木材文明有关的匠人群体等内容。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木材的文明史串联起来,还引用了诸如《尔雅》《诗经》《庄子》《营造法式》等古典文献作为文字解说的佐证,提高了文字信度,展现了丰富浩瀚的木材文化,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散文作品。

媒体推荐

    《嘉木中国》介于学术与散文之间,文字活泼有趣,史料生动鲜活,读之可以下酒。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胡德生
    《嘉木中国》虽不是学术著作,但其写作与叙说方法让人欣喜异常,便于大众阅读与理解。从史、从事、从文、从实,其蘼枕图史的工夫处处可见。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 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清家具委员会会长 周默

作者简介

    周畅,男,湖南华容人,作家、编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上河图》《险招》,散文《那种美来自天籁》等。

目录

第一章  后皇嘉树
  一、中国人的树木崇拜
  二、那些树仙与木妖
  三、哲学意境里的树木
  四、人与树木的因缘
  五、树木背后的文化
    1、海南黄花黎
    2、紫檀
    3、榆木
    4、黑柿木
    5、榉木
    6、铁力木
    7、乌木
    8、香榧木
第二章  木日曲直
  一、木材的自然属性
    1、弓生于弹
    2、观落叶而为舟
    3、巧工之制木
    4、故宫那些辉煌的木制宫殿
    5、雍正对木性的探索
  二、阴木与阳木
    1、民间的认知
    2、樟木与楠木
    3、至阴之木
  三、木材也讲究颜值
第三章  坎坎伐檀
  一、木材砍伐
    1、没有铁器的年代怎么伐树
    2、铁器出现了
    3、明清两朝破坏性的伐木
    4、因伐木而引发的农民起义
    5、太监也悲催
  二、木材运输
    1、陆运
    2、筏运
    3、海运
    4、贮存
  三、伐木仪式与禁忌
    1、仪式
    2、禁忌
  四、山林非时,不升斤斧
第四章  构木为巢
  一、原始人的住处
  二、宫室出现了
  三、中国建筑的“发育”时期
  四、豪劲时期
  五、醇和时期
  六、羁直时期
第五章  削木为器
  一、原始人有家具吗
  二、木质家具在陶寺村出现了
  三、低矮家具
    1、春秋战国家具
    2、汉代家具
  四、高坐家具
    1、唐代家具
    2、宋代家具
    3、明式家具
    4、清式家具
第六章  木道即仁
  一、心怀仁念
  二、以仁使木
    1、人有人设,木有木设
    2、木材如何搭配
  三、木之非仁
    1、古典家具的年代造假
    2、材料、工艺掺杂使假
    3、用不适当的材料做不适当的家具
    4、浪费材料
    5、唯材质论
    6、故意害人
第七章  留名青史
  一、一对相爱相杀的老乡
    1、墨子
    2、鲁班
    3、墨子与鲁班
  二、三个遗落在史籍褶皱里的先秦大匠
  三、著书立说的宋代木匠
  四、只羡木匠不羡仙
    1、“鲁班天子”元顺帝
    2、“木匠皇帝”朱由校
  五、明清两朝的大匠群体
    1、侍郎与尚书
    2、样式雷
后记

前言

  

    唯余松桂心
    《庾子山集注》载庾信《枯树赋》曰: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懈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祷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教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明啖,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日:“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日:“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木赋》以树喻人、以人喻树,人树如一,从而引出人之无常如树之枯荣:“生意尽矣”“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其另一要点,即与庄子“有用”“无用”契合:匠石惊视,公输眩目,“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的无用之材,稍加雕镌则如“重重碎锦,片片真花”。无用即为大用。
    国际学术界认为“森林文化”之学问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学术重镇则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从《枯树赋》可以证实,此说并不可靠。
    《易》之升卦曰:“地中升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说卦传》:“巽为木。坎为水,……其于木也为坚多心。离为火,……其于木也为科上槁。艮为山,……其于木也为坚多结。”欧阳询释曰:“坚多心,为刚中也;山木坚直,故多结也;阴含气,故日科。科,空也。为日所干,故上槁。”
    先秦文献及各个时期均有不少关于树木的详细记录。1937年出版的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初版序言”称:“中国开化独早,生物学智识亦得之最先,其遥也虽详不可考,然至周已灿然可观矣,如动物有毛物、羽物、鳞物、介物、赢物之分;植物有草物、膏物、核物、荚物、丛物之别,不啻为后世分类学之滥觞也。”《诗经》《尔雅》《本草纲目》均用诗一般的语言记述各种动物、植物,“清道光年间吴其溶之《植物名实图考》,其所陈种类,多就目见,图说悉凭实察,诚中国唯一之植物学也。”
    《嘉木中国》既不是植物学著作,也不是木材学专著;既不能归入“森林文学”或“木材文化”之列,也不能融入中国古代枣县研究之当然部分。如果从学术研究分类,近似干“木材的历史与文化之研究。《嘉木中国》虽不是学术著作,但其写作与叙说方法让人欣喜异常,便于大众阅读与理解。从史、从事、从文、从实。用“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评价,或许不太合适,但其薜枕图史的工夫则处处可见。
    引《搜神记》“伐树出血”而得出“树与人同,有血有肉,亦有情感”之叹;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与“折柳相送”相连:“有唐一朝,若逢春夏,灞桥外的长亭上,日日可见洒泪折柳的人们。”自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一诗至光绪三十二年河西官府的一张告谕,便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的诗句解释得殊为透彻。
    “胡杨树是随青藏高原隆起而出现的古老树种,也是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对胡杨林的生长习性、特征进行了详细描写后,转而留下了一大段让人沉思、回望的文字:
    夕阳西下,漫步于沙漠边缘,看着那一株株伟岸的胡杨在如金的光明中傲然挺立,你就会感叹生命的不屈与坚韧,就会静静思考命运的幸与不幸。太阳慢慢沉下去。胡杨树只剩下黑色的剪影,仍然伫立的你,勇气会从心底里悄然而生,生命亦会悄然圆润。
    合上书页,补上《苦瓜妙谛》的一段话则心怦怦然:“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生平所养之气。峥嵘奇崛,磊磊落落,如屯甲联云,时隐时现,人物草木、舟车城郭,就事就理,令观者生入山之想乃是。”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曰:“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此诗似为畅弟所写。畅弟原在待遇丰厚的银行工作,我酒后谈起人之性灵自由与人生羁绊的解除,让他毅然放弃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开始追逐自己的文学之梦。吃遍苦头,尝遍人间冷暖而终有所成,现出版有长篇小说《上河图》《险招》,另发表有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在影视创作方面也屡有进步。可能受我的影响,也开始关注森林、树木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现象,查阅与研究了不少相关文献,花了数年工夫写下《嘉木中国》。我看到初稿,除了喜欢其写作风格与语言外,其搜集史料之广、之精、之准,也使我极为惊讶。畅弟的爱好除了喝酒,就是读书,不修边幅,不理不善之目光而旁若无人,正可谓“物外清吟唯独乐,人间宠辱何惊。”
    今录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一诗赠予畅弟并作为结尾,或与弟一生暗合: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余松桂心。
    周默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研究员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后记

  

    许多年前,县里要建火葬场,乡亲们都吓坏了。一队的葛老头和王老信是一对好朋友,两人时常凑在一起喝酒。某日葛老头拎了酒又来寻王老信,说:“县里发了通知,元旦前死的可以土葬,之后都要一把火烧了。”葛老头走后,王老信左思右想,赶在元旦前一索子把自己挂在了房梁上。事后,葛老头一双老眼哭得像水蜜桃:“我真不该开那个玩笑啊!”
    今天的人们可能不解王老信的举动,而我却特理解。乡人们生前住木屋、用木器,死后睡在木制的“千年屋”里,再在墓前栽上墓树,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习俗。此书将要付梓时,四川三星堆又出土了一株青铜神树,三星堆博物馆共有青铜神树八株。这些神树是三千多年前人们祭祀鬼神之用,这说明,树木崇拜自古有之,树能通神,是为祖先们的中国人爱树木爱到骨子里,就是遵循了几千年来未曾中断的传统。
    《嘉木中国》不是精密严谨的学术专著,而是借鉴了散文手法的信马缰之作,以读得舒服、顺畅为写作准则。我不知这种写法能否得到读者认可,姑且作为一个尝试吧。
    中国的木材文化绵长而璀璨,我在这长河中撷取了几朵浪花拼凑成书,内心之惶恐,不可言说。此书得到了三哥周默的大力支持,从史料到图片、到审稿,无不有求必应;沈平兄将许多珍藏的资料提供给我使用,并热心地教我如何欣赏家具之美;团结出版社社长梁光玉先生早早约稿,从写作风格到图片选取,都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建议;其后本书编辑陈心怡细察出我忽略了的许多错误;本书编排之精美出乎我的想象,美编崔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大哥周方池给我题写书名、同学毛青山热心替我校对书稿,在此一并感谢了。 周畅 2021年3月2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