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海豚之歌/沈石溪生命史诗三部曲

  • 定价: ¥39
  • ISBN:97875597285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少儿
  • 页数:280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一段人与海豚的传奇交往,三重荡气回肠的生命礼赞!
    成长,是生命拔节后的自我绽放,而爱与自由是其中不死不灭的愿望。
    作者通过海豚红背鳍的命运故事,告诉读者朋友:命运跌宕,沉浮难料,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直面人生,无惧艰难,顽强生存,追求辉煌!

内容提要

  

    《海豚之歌》是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暌违五年推出的首部海洋题材长篇动物小说新作。作品聚焦“宽吻海豚”这一海洋物种,讲述了海豚红背鳍三段跌宕起伏的命运轨迹,并用复调结构同步勾连起了一对人类男孩女孩的故事。作者以对海豚红背鳍三段传奇命运的刻写,描绘了海洋生命的悲欢离合,传递了爱与自由的永恒价值;以海豚与自闭症孩子小石头的心灵交往,记录了人与动物问的温暖疗愈,赞美了人间情义的无价和珍贵。
    海洋浩瀚,生命厚重,作者在艺术手法上推陈出新、匠心独运,以多重奏的叙述方式,呈现了海洋深处的动物传奇,拓展了动物小说的书写边界。

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区曼谷大队曼广弄傣族村寨插队落户,在云南生活了整整36年。
    现已出版500多万字的作品,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目录

开篇的故事
壹  半脸海豚
贰  勇者海豚
叁  演员海豚
生命不息,自我挑战不止

后记

  

    生命不息,自我挑战不止
    沈石溪
    编辑是第一读者,看完书稿后问我,这部《海豚之歌》与你以往所有动物小说差别很大,题材不一样,结构不一样,连人称都有变化,你为什么要这么写?写这本书最初的动因是什么?
    我认真想了想,写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弥补自己的一个缺憾。
    我写了六百多万字动物小说,涉及六七十种动物,但我笔下的动物——飞禽走兽,豺狼虎豹,牛马猪羊,几乎都是陆生动物。唯独有一个几千字的短篇《大鱼之道》是写水生动物的。《大鱼之道》写的是一条黑鲩排除万难,冲往高原湖泊产卵的故事。黑鲩属于淡水鱼类。我从没写过海洋动物,这与我的生活经历有直接关系。我16岁到西双版纳插队落户,52岁离开,在彩云之南生活了整整36年。所以,我的大部分动物小说的背景都是云南。云南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云南的山山水水,尤其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给了我从事动物小说写作丰厚的创作素材。但云南是内陆省份,不临海,因此我写了四十年动物小说,没有一篇是写海洋动物的。谁都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起源于海洋。据说人类也是从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文昌鱼这种不起眼的海洋动物,就是脊椎动物祖先的模型,是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在距今约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海洋动物开始向陆地迁徙。人类祖先的祖先或许就是在那次生物大迁徙中战胜九九八十一难,才成功登上陆地;又经过以亿年为单位的漫长演化,才演化成了今天的人类。这听起来不可思议,像科幻,也像童话,我也似信非信。但不管怎么说,有一条逻辑线很清晰: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孕育了生命,没有海洋,便没有今天五彩缤纷瑰丽多姿的地球生物。 我下决心要写海洋动物,但哪种海洋动物最适合成为我小说里的主角呢?考虑再三,我决定写一写宽吻海豚。之所以选择写宽吻海豚,出于三点考虑。第一点,宽吻海豚是高智商动物。由于大脑发达,宽吻海豚很聪明,彼此之间能使用声波进行交流。它们集群而居,情感丰富,心理复杂细腻,快乐时会唱歌,伤心时会哭泣,是地球上除我们人类之外为数不多的真正会流泪的动物,很适合成为文学描写的对象。第二点,我们人类是哺乳动物,宽吻海豚也是哺乳动物。同为哺乳动物,两者在觅偶、产崽、育幼等生存环节有不少相似之处,我写的时候容易把握,读者读的时候也容易理解。第三点,宽吻海豚是与我们人类关系最亲善的动物之一。很多地方都报道过这样的事情,暴风突袭,正在海上作业的渔民不幸落水,危急时刻,宽吻海豚主动前来救援,让渔民骑在自己背上,将落水的渔民送上岸。到海洋游乐场问问,凡训练过海豚演员的驯兽员都会告诉你,与宽吻海豚最容易和谐相处,一朝相处,终身友谊。我们经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据我的观察,除了人类豢养的宠物,地球上真正把我们人类当朋友看待的野生动物并不多,宽吻海豚算是其中一种。 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收集有关宽吻海豚的资料。2019年春节过后,便开始着手创作《海豚之歌》。 我知道第一次写海洋动物会有一定难度,但完全没料到,写作过程比预想的要艰难得多。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0%,可我对海洋的认知却不丰厚。我的文学故乡在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没有海,我没有关于大海的文学感觉和储备。宽吻海豚密切接触的鱼类有哪些?浅海水域分布的海洋植物有哪些?这些我都只知道个一鳞半爪。没有全面的知识储备,想当然去写,作品肯定会失之偏颇。因此,我除了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北海、珠海、大连、青岛、舟山等海滨城市感受大海的气息外,还遍查资料,翻阅网站,恶补海洋知识。虽然做了很多功课,下笔仍枯涩黏滞,完全没了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潇洒和激情,一天只能写几百字,还经常推翻重来,可以说是数易其稿,写得苦不堪言。磕磕绊绊,磨磨蹭蹭,整整写了三年,才完成这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动物小说。 速度之慢,可以与蜗牛媲美。可以说,《海豚之歌》是我耗费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小说。 认真说起来,海洋知识也罢,海的文学感觉也罢,这些东西,经常去海边走走,多加阅读、勤查资料,还是能自我补充的。最大的艰难、最痛苦的彷徨,是怎么能让读者翻开这本书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写了四十余年动物小说,题材、语言、结构都已形成一套固有模式,往好里说是一种独特风格,从另一个维度看也是一种难以挣脱的窠臼。我不希望这部海洋动物小说沿袭以往我陆生动物题材的习惯写法。艺术贵在创新,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在创作的道路上止步不前,虽然也能写出作品来,却是在同一棵树上采撷花朵,只是大小和颜色略有区别而已,并没有质的差别。这样的作品,不但读者会生厌,自己也会觉得无趣。我希望以这部《海豚之歌》为契机,求新求变,在主题开掘、结构布局、视角人称和语言表达上都有所创新,能与我过去写陆生动物的小说明显区隔开来。 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在主题开掘上,通过一个角色大开大合的命运转换,探索生命的价值内涵和终极意义;在结构布局上,我原先多以单线条推进故事,这部作品里,在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后,隐藏了一条海豚与人类亲善友爱的副线,且这条副线虽若隐若现,却贯穿始终,最后成了整部小说高潮的结尾;在人称上我也刻意变化,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并用——海豚红背鳍三度生命转换,第一度生命用的是第一人称,第二度生命用的是第二人称,第三度生命用的是第三人称;在语言表达上,尽量能让文字带点海风的咸味……这种改变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有待读者来验证。 在《海豚之歌》这部书里,我想通过海豚红背鳍的命运故事,告诉喜欢我动物小说的亲爱的读者朋友:命运跌宕,沉浮难料,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直面人生,无惧艰难,顽强生存,追求辉煌! 2022年元旦 于上海梅陇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