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轻人治愈系散文集。“猫狗双全”微博1.85亿阅读量。“宠物的日常”微博话题热度9000多万。
动物散文典范之作,荟萃44篇经典名篇,部分篇章进入中高考语文阅读试卷。
装帧精美,裸脊,小32开,适合随身携带。
书中附作家小传。
精美猫狗插图,适合欣赏典藏,精选刘奎龄、徐悲鸿等大师画作。
内容提要

文学泰斗、当代名家和他们的动物朋友们的故事。
荟萃44篇名家爱猫文、爱狗文。每一篇,都是琐碎温馨的生活;每一幕,都是动人的悲喜剧。冯骥才探访巴黎狗公墓,季羡林向猫学习,梁实秋不知道为什么喜欢猫却养了一群猫,丰子恺脚上经常有猫蹲着,刘亮程的村狗哲学……不仅有爱猫名篇、爱狗告白,还藏着关于猫猫狗狗的历史和文化,等你发现。
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重要作家、著名画家兼文化学者。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出生于天津。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惠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影响深远。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以及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珍珠鸟》,小说集《雕花烟斗》《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其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30余种。
目录
上编 听说府上有猫,请先把它藏起来
老猫——季羡林
刘家猫园——席慕蓉
黑猫公主——梁实秋
白猫王子五岁——梁实秋
白猫王子九岁——梁实秋
小花——梁实秋
猫的故事——梁实秋
白象——丰子恺
猫冢——宗璞
猫——老舍
猫的早餐——老舍
猫——郑振铎
猫——靳以
父亲的玳瑁——王鲁彦
猫——夏丏尊
猫——汪曾祺
我的猫,一个诗人——徐志摩
猫的故事——许君远
自然的猫——许地山
猫打架——周作人
赋得猫——周作人
狗·猫·鼠——鲁迅
养猫捕鼠——邓拓
下编 狗的眼力,总是和它的主人差不了多少
爱犬的天堂——冯骥才
加德满都的狗——季羡林
狗这一辈子——刘亮程
狗——梁实秋
狗——老舍
狗之晨——老舍
英国人与猫狗——老舍
关于狗的回忆——傅雷
猫狗——梁遇春
群狗——孙了红
谈狗——曹聚仁
小黑狗——萧红
花狗——萧红
追念小友阿黑——周瘦鹃
外编 认识的人越多,越喜欢动物
沙坪小屋的鹅——丰子恺
小动物们——老舍
小动物们(鸽)续——老舍
鸽子就叫作鸽子——邓拓
养金鱼——周瘦鹃
再谈养金鱼——周瘦鹃
金鱼——周作人
附录 作家小传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季羡林
老猫
老猫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一个角落里,缩着脖子,眯着眼睛,浑身一片寂寞、凄清、孤独、无助的神情。 外面正下着小雨,雨丝一缕一缕地向下飘落,像是珍珠帘子。时令虽已是初秋,但是隔着雨帘,还能看到紧靠窗子的小土山上丛草依然碧绿,毫无要变黄的样子。在万绿丛中赫然露出一朵鲜艳的红花。古诗“万绿丛中一点红”,大概就是这般光景吧。这一朵小花如火似燃,照亮了浑茫的雨天。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的别扭。
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
但是,要说这就是虎子的全面,那也是不正确的。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我举一个小例子。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野性。它只要有机会溜出大门,但见它长毛尾巴一摆,像一溜烟似的立即窜人小山的树丛中,半天不回家。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持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着眼睛,仿佛在享着天福。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鸡骨头、鱼刺,这等于猫们的燕窝、鱼翅。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瞅着咪咪一只猫吃,从来不同它争食。有时还“咪噢”上两声,好像是在说:“吃吧,孩子!安安静静地吃吧!”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虎子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麻雀、蚱蜢、蝉、蛐蛐之类,用嘴叼着,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这是猫语,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口,馋涎欲滴,等着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我们家人看到这样母子亲爱的情景,都由衷地感动,一致把虎子称作“义猫”。有一年,小咪咪生了两个小猫。大概是初做母亲,没有经验,正如我们圣人所说的那样:“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人们能很快学会,而猫们则不行。咪咪丢下小猫不管,虎子却大忙特忙起来,觉不睡,饭不吃,日日夜夜把小猫搂在怀里。但小猫是要吃奶的,而奶正是虎子所缺的。于是小猫暴躁不安,虎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叼起小猫,到处追着咪咪,要它给小猫喂奶。还真像一个姥姥样子,但是小咪咪并不领情,依旧不给小猫喂奶。有几天的时间,虎子不吃不喝,瞪着两只闪闪发光的眼睛,嘴里叼着小猫,从这屋赶到那屋;一转眼又赶了回来。小猫大概真是受不了啦,便辞别了这个世界。
我看了这一出猫家庭里的悲剧又是喜剧,实在是爱莫能助,惋惜了很久。
我同虎子和咪咪都有深厚的感情。每天晚上,它们俩抢着到我床上去睡觉。在冬天,我在棉被上面特别铺上了一块布,供它们躺卧。我有时候半夜里醒来,神志一清醒,觉得有什么东西重重地压在我身上,一股暖气仿佛透过了两层棉被,扑到我的双腿上。我知道,小猫睡得正香,即使我的双腿由于僵卧时间过久,又酸又痛,但我总是强忍着,决不动一动双腿,免得惊了小猫的轻梦。它此时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的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吗?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