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战国故事(修订版)/中国历史故事集

  • 定价: ¥15
  • ISBN:978751482322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少儿
  • 页数:192页
  • 作者:编者:林汉达
  • 立即节省:
  • 2015-05-01 第1版
  • 2015-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本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心听无声的讲述,意观无形的演变,接受历史之梳的篦击,体验文化圣水的洗涤,完成一次人生的学问积累。
    林汉达编写的《战国故事(修订版)》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内容提要

  

    《战国故事(修订版)》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林汉达先生精心选取材料,进行修订和编写,将历史生动风趣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严谨中不失活泼。本书上起“三家分晋”,下至“统一中原”。

媒体推荐

    我当初写中国历史故事的动机只是想借着这些历史故事来试验通俗语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的历史故事实在丰富,内容也真有价值,有必要而且有可能用现代口语翻译或改写出来,让一般不大接触古文的读者也可以自由阅读。
    ——林汉达(语言学家、教育家)
    编作者打算把我国历史,从古到今,编一套《中国历史故事集》,一个时代编一本,一共编十来本,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值得欢迎的计划。
    ——吴晗(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叶至善(出版家、编辑家)
    在与这套书结缘以后,我从没有忘了它,同事们也希望它有个圆满结局。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
    ——雪岗(编辑家、通俗读物作家)

作者简介

    林汉达(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曾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林先生是语文现代化的积极推动者,一生向传统教育挑战。对中国的汉语拼音改革、成语通俗化、扫盲等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他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集》《东周列国故事》《前后汉故事》《三国故事》等是一代代中国孩子的历史启蒙读物,是流传了半个世纪的岁月经典。

目录

三家分晋
用人不疑
河伯娶妇
起死回生
不受蒙蔽
商鞅变法
孙膑下山
马陵道上
悬梁刺股
攻守同盟
合纵抗秦
连横亲秦
胡服骑射
屈原投江
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
火牛陷阵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远交近攻
赠送绨袍
坑杀赵卒
毛遂自荐
盗符救赵
图穷匕见
统一中原

前言

  

    1978年初春,我来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这本是一次自找上门又“走错门”的工作调动。我当时是想去中国青年出版社,可不知中青、中少是一家,直到报到那天,人事部门告知安排到中少社,我才知道内情。在此之前,我对少儿读物既知之甚少,也没有兴趣。记得第一天到中少社上班,一位社领导接见我,我还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想法,希望有机会转到中青社。没想到,这次进了中少社大门,竟干了二十多年没有动,反倒是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少儿读物的感情。事业留人,回想起来,最早引我“献身”于此的,就是这套《中国历史故事集》。
    入社后不久,编辑室主任就把修订重版《中国历史故事集》的工作交给我。当时说好的是做这么两件事:一是对已经出版的《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进行修订,重排出版;二是编辑加工已经写好尚未出版的《东汉故事》。
    据社领导讲,《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构想和组织的一套书,准备一个时代写一本。选择作者的时候就找到了擅长写通俗读物的林汉达先生。林先生曾写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后又写了《前后汉故事新编》,很有名气。约稿之后,他很快写出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和《西汉故事》并出版。《东汉故事》也已写完,因“文革”发生,没有出版。与此同时,林先生还写了更为简短的《上下五千年》,也没有写完。
    中少社出版的这几本历史故事,是林先生著作中的精品,展示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他是通过写历史故事来尝试用普通话写作,所以这几本书既是历史读物,也是语文读物。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合写起来是个难事。林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联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口头化语言,极少形容词和现成话,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
    我在中学时代曾经读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也翻看过《春秋故事》,有很好的印象,现在能亲手编辑它,自然感到亲切。在仔细钻研过这几本书的写作方法之后,就很快进入了“角色”。除对前三种书作了一些文字上的处理之外,还根据当时的修订方案,模仿林先生手笔,写了一篇“周游列国”替换《春秋故事》中“夹谷之会”。通过实践,初步掌握了他编排故事一线贯穿的方法,掌握了他的语言特点和用词造句的一些习惯。林先生写过一篇谈语言使用的文章,我也仔细阅读过。
    ……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与这套书结缘以后,虽有间隔,但我从没有忘了它,大家也希望让它有个圆满结局,而不要成半截子工程。我多次表示:历史是常存的,历史读物是常青的,希望不至于落空。现在我兑现了诺言。留给今后编者和读者的话有三句:一要踏实编书,用心读书,学真知识,长真本事。二要掌握读历史书的方法,既要把人和事放在当时环境中分析,也不要被古人言行所牵引,做冷静的读书人。三是记住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凡书,必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套书不例外。能发现其中的局限和纰漏,也是会读书的表现。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心听无声的讲述,意观无形的演变,接受历史之梳的篦击,体验文化圣水的洗涤,完成一次人生的学问积累。
    二○一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