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萧萧依凡的《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这是一本让你读懂当下和未来,职场与生活的成长之书。告诉你:一步有一步的欢喜,酣畅淋漓地过好当下的每天,红尘高歌,恣意生活。
很多人一味追求所谓的“诗和远方”,却忽略了本该恣意享受的当下。本书就是从这个点出发,提醒人们:唯有充实、无所顾忌、酣畅淋漓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才能给自己一个更加明亮的未来,才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人生!
内容提要

现在的你正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是否因为被老板责骂而满腹委屈、郁郁不安?是否懂憬着诗和远方的到来?是否也曾在午夜梦回幻想过酣淋漓、恣意洒脱的生活?
而你所理解的酣畅淋漓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是夏日啤酒烤串,冬目火锅涮肉々还是不负本心,目标明确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萧萧依凡的《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对成长和生活的解读是: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是自由洒脱、充实满足;是痛快尽兴、无所顾忌;是热血沸腾、充满力量。
让你拒绝做装在套子里的人,掌握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媒体推荐
萧萧依凡说:人生只有一次。我想,是的,尤其是在你还能飞翔的青春岁月里。去折腾地活着,去用热血点燃这个世界吧!毕竟,人只有一次生活的机会,就该畅快地活好每一天!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作者李尚龙
每个年轻人都注定会经历迷茫,萧萧依凡在用自己的切身经验与思考,努力破除迷障。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杨时肠
常常会觉得喝腻了纯鸡汤,那就在萧萧依几平实而有温度的文字里,在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中,感受酣畅淋漓的活法。
——《你若不伤,爱就无恙》作者李爱玲
读萧萧依凡的文字,就像是打开了另外一个新世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不辜负我们自己,没有抱怨,捂紧伤痛,风中奔跑,唯有成长才是一场畅快淋漓。而精彩的人生,就是如此一样一样试出来的。
——《美人的底气》作者 王珣
作者简介
萧萧依凡,笔名萧萧依凡,管理学硕士毕业。文章常被人民日报、十点读书、视觉志、思想聚焦等大号转载。所写文章全网过亿阅读量。
著有励志类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连续五周位居励志类新书榜前三名,总榜前十名,月销量破五万册!文章曾被收录于人民日报出版社合集《你的坚持,终将美好》、《日思夜读》。
目录
Part 1
世间事——愿你能找到与这个世界
更好的相处方式
活着,就要酣畅淋漓
愿你遇见一段美好,从此铠甲离身
补短板,是为了活得更有底气
但愿,你能找到与这个世界更好的相处方式
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并不符合任何人的想象
长大后,依然要把理想说给世界听
你才是自己真正的贵人
对自己狠的人,反而更容易收获善意
所有的选择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在别人生命里任性,是一种逾矩
心中只有猛虎,怎能细嗅蔷薇?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不虚荣的人
Part 2
在职场——你的付出,时光不会辜负
你的付出,时光不会辜负
走过的荆棘,会开出不一样的绚丽
谁的职场不委屈?
你是否在等上帝掷骰子?
别让“鸡肋”成为你人生最大的消耗
哪有那么多天赋异禀
若已万事俱备,要你又有何用?
我要的是坚实的步伐,而不是漂亮的履历
你给我一个冷板凳,我修炼一个出场机会
哪里都有睁着眼睛睡觉的人
我们都曾在人群中战战兢兢,渴望一个机会
你若简单,世界便澄澈
Part 3
我最亲爱的
我想,我可能不会爱你
原谅我,遇见你之前放纵不羁爱自由
何必追问,爱情的真相从来只有一个
家人不经意间的客气举动,是岁月对我们怠慢亲情的惩罚
若遇人渣,祝他好运
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搞砸自己的人生的
姑娘,你的惊喜来自哪里?
所谓相爱,不过是一场对上暗号的邂逅
一切都会过去,悲伤亦如此
愿爱情不曾“好久不见”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两个彼此等待的人便是最养眼的风景
Part 4
有荣光——朝着太阳,野蛮生长
总有一段黑暗时光,要一个人独自撑过
面对梦想不拐弯的人,大多都成功了
人人都爱马小军
不必攀比,你只需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曾拥有,就没资格说看透
年轻,就是要畅游人生
人走茶凉才最正常
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总会有人一一实现
微笑着仰望星空,无论生活有多糟糕
人生是一场战役
诗意的生活,不一定就是田园牧歌
那些束缚你的,终将成全你
后记——纵情奔跑,像不会跌倒那样
前言

我在飞机上,看了萧萧依凡新书的每篇文章前几段,忽然明白她这本书书名的意思。
几年前,我在美国洛杉矶遇到一个姐姐,跟她接触的两天,我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她的执行力非常强,想去看球了就马上找领导请假,买了票晚上就去;想要出去转转,就买了票去纽约看自由女神像;最可怕的是,她在酒吧里认识了一个男生,连人家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就很快跟他在一起了。我很好奇地问她:“你做这么多事情,不考虑后果吗?万一做砸了怎么办?”
她笑了一下,说:“干吗这么累,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如果明天我kick the bucket(挂了),这么多事情都没做,岂不是会后悔。”
她的回答让我想到了我们国家很多孩子的人生轨迹,他们在做事情时蹑手蹑脚怕东怕西,想去远行怕危险;想去恋爱怕父母;想去喝酒怕喝多……他们许多人故步自封,按部就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然后找了份工作,差不多稳定了之后就选择结婚,再然后有了孩子。等一切都安稳后,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这辈子还没玩儿过。
于是,在最应该负起责任的年龄的日子,开始疯狂的玩了起来,甚至有些人开始怀念校园爱情,然后找了外遇。
这样的生活,是不对的,该青春的时候就应该放肆,该负责任时就应该踏实,每个年纪,都应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好在,看这本书的你们,还年轻着。
你们有太多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选择自己方向的机会。
萧萧依凡说:人生只有一次。我想,是的,尤其是在你还能飞翔的青春岁月里。
去折腾地活着,去用热血点燃这个世界吧!毕竟,人只有一次生活的机会,就该畅快地活好每一天!
后记

后记
——纵情奔跑,像不会跌倒那样
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都一样,充满着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生活,忙忙碌碌,有焦头烂额的疲惫,也有充实的欢喜。情绪高昂时,世界等着我们去拯救;情绪低落时,生活一地鸡毛,等着我们去收拾。我们就这样被生活裹挟着,在人群中跌跌撞撞,一路随波前行。
我亦如此。似乎,这样的人生也并无不可,也无可厚非。但是,静下来时,我会觉得生活缺乏波澜,人生应该充满更多其他的想象。至于,这个其他的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在我的心里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这个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觉得内心有了极大触动。看着别人的文,读着别人的生活,我终于按捺不住,拿起了荒废许久的笔。
然后,我在富兰克林公众号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谁的职场不委屈》。后来,这篇文章以及《你的付出,时光不会辜负》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十点读书等大号转载,也刷爆了朋友圈。
看到朋友圈里不时有朋友分享自己的文章,却来自不同的公众号,这是种很奇妙的感觉。自己手中的这支笔,不仅写下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实属人生一大幸事。很多年前,那个在带锁日记本上自说自话的安静而孤独,坚持而偏执女孩,就这样开始把身边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在写文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我与这些朋友,原本素不相识,原本毫无交集,却因为文字相识相知。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公众号的创始人陈师明,就是其中一个因文字而与我结缘的朋友。曾有报道称,很少也很难有人像他那样,一个人似一支队伍,把公众号做得这么精致,多年来坚持每日推送。坚持本身就很可贵,更何况把事情做得这么细致。
与师明比,我年长几岁,但于我而言,他亦师亦友。他有着极其灵敏的嗅觉,选文精准。他每一句看似信手拈来的话语总是能轻易地让人觉得醍醐灌顶。这是他这几年来起早贪黑做公众号,时光给予他的回报和奖励。年龄从来不是睿智的代名词,师明年纪轻轻,却已然成为一个深邃的思考者。
除了师明,我还结识了很多其他的朋友,他们优秀且有趣。比如李尚龙老师、王路老师、杨奇函老师等等。他们在写文这条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越是卓越的人,越是平易近人、乐于分享,这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他们给了我很多专业的指导,也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为我的新书写的序言,感谢他们的不吝赐教和对后辈的关爱与支持,让我能在自己爱的这条路上,越走越欢喜。
高晓松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于我的理解,“诗和远方”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奔跑,而是脚踏现实的土壤,内心保留一片纯净之地,始终以诗的姿态眺望未来。写文这件事,这些让我相识恨晚的朋友,都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
生活并不是一副刻板的自画像,一地鸡毛的现在和自由翱翔的心从不矛盾。它从来不对任何人提出要求,这是它睿智的地方,却同样也是它冷酷的表现。于它而言,这个世界缺少了谁,一样绚丽多姿。你不敢做的事情,它总是有无数的替补可以把世界描绘得更妖娆多姿。
没有了自己独立内心世界的人,就像黏在生活领口的一颗米粒子,死板而悲哀。迟早,这颗米粒子会被生活弹开,跌落到尘埃里。若有那一天,也从不是生活亏待于谁。这只是因为自己在人生里定错了位、会错了意、表错了情。人活一道,最悲哀的,就是失了内心对生活的那份劲头。懂得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宠溺自己的小情绪,这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快乐。
所以,一旦洞悉了生活,你内心就会生出无限激情和渴望,想拥有一个独一无二、酣畅淋漓的人生。这也是潜藏在我每一篇文章里一个安静且固执的呐喊。一个酣畅淋漓的人生,无关功名利禄,但却用力而痛快。这样的人生里,有一颗火热而灵动的心。这样的人生,并不是只有喜乐,也同样会有哀怒。只是,仰天长笑,含泪奔跑,挥洒汗水,每一样都畅快。
这本书里,写的都是身边人的故事,一群普通人挣扎前行。或许,你也能从里面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别人的经历总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别有一番感悟,而经历和感悟又恰恰是最接地气的生活导师。
愿每个看到此书的人,都能汲取一份前行的力量,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力量这东西,总是需要适时补充的,没有人能一直斗志昂扬。潜藏在别人人生中的一些道理,若看懂了,会打开另外一扇窗,生命也许从此会变得不一样起来。
若真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我心甚感欣慰。哪怕,只是有幸参与到支持和喜欢我的读者偶尔失控的小情绪中,能带给大家小小的抚慰,我也觉得不胜欢喜。文字的功能,无非就是精神的沟通和共鸣。我们之间隔着万水干山,却能因文字而心有戚戚,这是最随缘的相知。
最后,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朋友,也感谢每一个喜爱我的读者,愿文字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在纷繁尘世,拨开迷雾见日出,铿锵前行,拥有一个无悔的畅快人生!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活着,就要酣畅淋漓
有一段时间,朋友圈被一个九十四岁的时尚老太太刷屏。她就是混搭鼻祖艾瑞斯·阿普菲尔。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我就被她的银发红唇、衣着之鲜艳所震撼。她整个人那么闪耀,没有“逆生长”,脸上布满毫不掩饰的皱纹,但是这丝毫无法遮住她身上闪烁的光芒。鲜艳的衣服和各种夸张的首饰,在她身上毫无违和感。她自信的笑容以及浑身上下透出的那种明媚,完全驾驭得了各种明亮的色彩。甚至应该说,多么鲜艳的色彩,在她散发出的光芒面前都黯淡了几分。
我全然忽略了她九十四岁的高龄,甚至觉得用“老太太”这样的称谓显得有些亵渎了。这样明媚的一个女子,何曾老过?除了她的照片,我对她的了解仅停留在那些简短的文字介绍上,并不多也并不深刻,可是却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是一位活得酣畅淋漓的女子。她活得那么酣畅淋漓,以至于她不曾衰老,只是“这世界上年纪最大的青少年”,她的每一个现在都是她最美好的时光。
她必是一个执着、大胆的女子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制,每一分一秒都追求着自己的闪亮。她必是一个追求细节、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耐心的女子吧?夸张的圆形大眼镜,各不相同的饰品和服装,都是亲自去触摸、选购。她必是一个勇往直前、不左顾右盼的女子吧?不曾停止工作,不期望成为明星,但是每一分一毫的努力都在使自己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生活并没有多给予她些什么,只是回应了她的酣畅淋漓。
活着,就应该这样酣畅淋漓,在有限的生命里,基于自我做最大程度的无限追求。哪管烈焰红唇与银发苍苍闪了别人的眼,哪管逆风飞翔缺少了同伴,着最亮的衫,开怀大笑,每一刻都做自己想做的,只管做不一样的烟火,闪烁不一样的光芒。
想起那么一个熟人,实实在在地低调到了尘埃里,自己让自己活出了委屈的模样,舒展不开。二十几岁的年龄,普通却不乏优秀,但是无论何时都是一副怕惊扰了花花草草的低调模样。长得非倾国倾城,却也清秀无比,但是她从来不让自己着看起来更闪亮的衣装,长年是灰黑颜色武装自我。
在工作场合,凡是需要发表意见的时候,她从来都是沉默不语。哪怕自己在大脑中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自我头脑风暴模式”,而且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她都生生咽回肚子里,就怕万一与别人意见相左,伤了和气。
大家一行人出去唱歌,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从来不主动点歌。她不是五音不全,也有清亮的嗓音。但她不主动开口,她总是担心盖了别人的风头,或者一不小心走调被别人嘲笑。所以,每次唱K结束,别人都是一副酣畅淋漓又意犹未尽的兴奋感,她却是一副委屈的小媳妇模样。
私底下,她也不止一次地和朋友表示懊恼,觉得自己活成了自己不想要的模样。事无巨细,她担心和纠结的事情那么多,都是与别人有关,即使那些纠结和担心别人丝毫不在意也不关心。但她却唯独不问自己,活得是否痛快,是否活出了自己想要的风采。二十几岁的可人儿,愣是把自己活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前怕狼后怕虎,畏手畏脚,怯怯懦懦。
由此,我想起了从央视辞职的张泉灵那句“如果,人生停留在这里我并不遗憾”。这是怎样厚重的人生积淀和酣畅淋漓地奔跑,才能换来的自信和心平气和!张泉灵说,美国著名的投资人格雷厄姆认为,最适合创业的年龄在25岁。然而,这个说法之于张泉灵,这也只是“他说”而已。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