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赵玉萍编著的《一沙一世界》是一本能看到人的潜意识的书。它介绍了一种“玩出来”的读心术——通过“抚沙”“摆玩具”释放内心最隐藏的情感达到心灵疗愈的效果——是个人、家庭、学校、公司、咨询师都需要的心理游戏!
《一沙一世界》修订版在内容上,力求体现“通过沙盘心理游戏,达到心灵疗愈”的指导思想,突出专业特色。在结构上,针对沙盘游戏的层级,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分为沙盘游戏初阶、沙盘游戏中阶和沙盘游戏高阶,共三篇十一章进行编写。
内容提要

沙盘疗法,是一种“玩出来”的心理咨询游戏,一种展现潜意识的心理治疗方法。
赵玉萍编著的《一沙一世界:手把手教你箱庭疗法》中附有沙盘疗法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个体案例、家庭案例及团体案例,其均来自咨询中的真实案例,及沙盘培训教学中的案例。
沙盘展示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成长过程,在阅读学习本书的过程中,身心会得到升华。
作者简介
赵玉萍,深圳市爸妈在线箱庭(沙盘)疗法研究学院院长、北京市科协企业心理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奥运会、残奥会特约心理专家,讲师、国家CETTIC职业等级培训高级心灵导师讲师、国家CETTIC职业等级培训私人心理顾问高级导师讲师、国家CETTIC职业等级培训EAP高级导师讲师、国家CETTIC职业等级培训心理养身高级导师讲师。主打课程:《阳光心态》系列课程、《箱庭(沙盘)疗法》的整合运用、《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阶段的培训。主要著作:《一沙一世界》、《箱庭(沙盘)导师教材》(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专业技能培训教材,主编)。
目录
第一篇 沙盘游戏的初阶
|第一章|沙盘游戏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沙盘游戏?
第二节 沙盘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沙盘游戏的必备材料
第四节 沙盘作品的延迟性解释
第五节 沙盘游戏的治疗特点
|第二章|沙盘游戏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沙盘游戏
第二节 投射理论
第三节 人格结构理论
第四节 积极想象技术
第五节 能量理论
|第三章|沙盘游戏的实施过程
第一节 实施原则
第二节 沙盘游戏的导入
第三节 沙盘作品的制作
第四节 体验和重新配置
第五节 沙盘作品的分享
第六节 记录和拍照
第七节 沙盘作品的拆除
第八节 案例整理和照片存档
|第四章|沙盘象征意义解读
第一节 神话传说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文化宗教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自然景观的象征意义
第四节 人物的象征意义
第五节 动物的象征意义
第六节 植物的象征意义
第七节 交通工具的象征意义
第八节 建筑物的象征意义
第九节 其他物品的象征意义
第十节 事件的象征意义
|第五章|沙盘的空间配置
第二篇 沙盘游戏的进阶
|第一章|沙盘游戏个体咨询案例
|第二章|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的理论
第一节 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的原理
第三节 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的主要观点
第四节 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的技术应用
第五节 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的应用实践
|第三章|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的案例
第三篇 沙盘游戏的高阶
|第一章|沙盘游戏团体治疗的理论
第一节 沙盘游戏团体疗法的界定
第二节 沙盘游戏团体疗法的目标
第三节 沙盘游戏团体疗法的操作
|第二章|沙盘游戏团体治疗的案例
|第三章|沙盘游戏的督导
第一节 沙盘心理督导
第二节 沙盘督导的形式
第三节 沙盘督导的作用
第四节 沙盘游戏督导案例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

沙盘里的世界
我曾说过,不再写序,因为怕班门弄斧。但现在又接受赵玉萍女士的托请,为她的新著《一沙一世界》写序,是因为这么多年来,赵玉萍女士一直与“爸妈在线”共同成长,做出了贡献。而且她志向坚定,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和风雨侵扰;不管“爸妈在线”的状况怎样,都始终如一地追随,为促进更多人心灵趋向和谐,而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计报酬,这种情操行为令我感动,令我动容。对这样品质高尚的人,我不能拒绝,只能尽心,将我心灵的感言抒发为序。
实言之,之前我对箱庭疗法一点都不懂(从未听过这类课程),但为了写好本序,特将赵玉萍女士著的《一沙一世界》书稿通篇阅读,认真体悟。过后,方知箱庭疗法之妙用,之神奇。
箱庭疗法不但是意识和潜意识通畅的桥梁,更是心与心互融一体的水。来访者在琳琅满目的沙具当中,感受生命之美妙。每一个个案都在游戏中让来访者打开心扉,解开心结,放飞心灵,还原生命本质的思维真相;是身心脑自我认知和决策的每个当下最真实想法的展现,是生命与生俱来的能量和智慧。来访者在不知不觉中进人身心灵和谐的家园,审视自己生命的状态,感悟自己过去、现在、未来身心的每一个变化,这不是箱庭心理咨询师的想法或观念,而是来访者自己主动的觉察与觉悟,这是箱庭疗法在近年心理服务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眼中的箱庭世界,是开心快乐的空间,可以任生命的本我海阔天空,尽情纵横。不但能解除心灵的困惑,更能享受无穷的情趣,找回自己生命中的那份宁静,找回自己真实的内在,觉知身体、思想、情绪的每一个变化,顺应世事的无常,增长积极的心态,达到身、心、灵合一的境界。这样,来访者不管遇到任何逆境,都能放得下,能解脱、自在,真正享受生命的美好,让生命存在于价值与荣耀之中。
我的看法:箱庭疗法的独特之处,一是神奇性,二是实效性,三是趣味性。奇趣全在沙具的世界中。《一沙一世界》将带领读者进入到本能开发的世界,是身、心、灵的洗礼与成长,在感悟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收获智慧、财富、健康、快乐、和谐和幸福。
胡煜
深圳“爸妈在线”心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后记

在路上
自我与沙盘相识、开始学习沙盘游戏以来,就一直在不断自我探索、成长和研究。沙盘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又掌握了一门心理技术,更重要的是沙盘神奇的力量,让我的潜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让我内在的世界越来越精彩!
2007年3月,我师从中国沙盘导师、北师大张日异教授开始学习沙盘游戏。我逐步认识到,沙盘游戏是一门博大精深、蕴含着东西方文化精髓的理论体系,自己要完全地深入这门技术,还需要进行多方位的修炼。在此后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我又不断地学习掌握一些更广泛的知识来丰富自己。
2007年下半年,我跟随著名家庭治疗专家、北医六院的唐登华教授学习系统家庭治疗,并取得资格证书。这次学习为我后来研究家庭治疗在沙盘游戏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2008年6月,我又跟随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系统学习认知行为疗法。在沙盘游戏实际运用过程中,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认知,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008年10月,我再次跟随清华大学樊富民教授、国际关系学院的张平教授系统学习了团体心理咨询,这为我后来研究沙盘游戏团体疗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08年3月我还参加了美国EAP协会的培训,并取得国际EAP高级督导资格证书。
为进一步实践EAP在企业中的运用,我多次参加北大“香港创为企业教练”的培训,为后来开展专为企业的员工、领导干部进行潜意识开发、人格测评的箱观投射测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沙盘是个工具平台,我认为应该不断地把沙盘和其他心理学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受众,沙盘的生命力也才能有效地体现出来。在对沙盘研究和不断进行个案咨询的实践中,我还参加了中科院的系统教学课程——“中德中国黄埔班”,开始了系统的精神分析学习,并实现个人成长。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对精神分析中的常用技术——潜意识、投射、移情、反移情、阻抗等相关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有效运用在沙盘实际操作中。
2009年,我跟随台湾地区的吴熙娟女士学习叙事疗法,跟随杨凤池老师学习本体心理学,目的都是为了将其更好地综合运用于沙盘治疗之中。2010年我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资格证书。2011年3月,我又跟随国际催眠大师蔡仲淮学习催眠技术,并取得国际催眠培训师资格。
每每手捧红色的证书时,我心里总是充满着一种感激,感谢我的引路人——恩师张日昇教授,感谢他把我带进了沙盘这个充满诱惑、充满神奇、充满能量的世界;感谢在我成长的路上多位专家为我补充能量、指明心路,让我由一个普通的学者、心理咨询师,成长为一名心理学专业培训师,担任“爸妈在线”沙盘研究学院院长,并在沙盘游戏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编写了沙盘系列培训课程(初级、中级、高级)、设计了箱观投射测验等,还开发出沙盘系列产品贡献于社会。
这些年来我将所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从2007年至今,我运用沙盘技术在社区进行了200多场的体验活动,为学校师生进行团体体验100多场,为企业员工进行沙盘体验80多场,都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和认可。
2008年我与深圳“爸妈在线”结缘,受到很多启发。在这里我目睹了“爸妈在线”为全社会的心理服务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很受感动。同时,“爸妈在线”对我的帮助和支持也让我获益匪浅,而且沙盘学院的讲研工作在胡煜总裁的支持下得以顺利开展。
2009年第一届“爸妈在线”心理学家大会在西安召开,沙盘游戏的培训一炮走红,大家都说沙盘真成了“香”庭了。在2010年南京“爸妈在线”千人心理学家大会上,虽然有40多家来自全国的心理学专家的工作坊参会,但沙盘游戏的培训依然爆满,学员从早上5点多就开始排队等候,场面热烈,非常感人。因为沙盘培训的影响力,“爸妈在线”各省市成员也积极邀请我去当地开展培训,开设了近百场沙盘实操讲座和系列培训,为沙盘游戏的探索发展工作收集到很多宝贵信息和资料,同时学员的信赖和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2011年8月在“爸妈在线”心博会未开始前的报名阶段,沙盘工作坊网上报名就已爆满。我荣幸地在心博会期间接受了凤凰网对我的专访,并被邀请为凤凰网健康频道心理专栏专家,荣获“十佳和谐中国应用心理学博览会暨爸妈幸福工程”爱心奉献奖。2011年,“爸妈在线”沙盘研究学院在全国各省设立一家合作联盟,进行全国性的系列沙盘游戏推广活动。
现在,“爸妈在线”沙盘研究学院已拥有国家专利局批准的实用新型专用名称“沙盘”及沙盘外观设计两项专利权,并形成了一条龙流水线专业生产沙盘产品,现已有沙盘基本版、沙盘标准版、沙盘精品版产品,团队正在研发团体沙盘版等新型系列沙盘产品。目前,“爸妈在线”沙盘研究院的专家研究员已有30多人,师资力量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各界的培训需求。
《一沙一世界》经过读者和市场的检验,于今年再版,说明实践出真知。小小沙盘,大大世界,这里面的真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够让更多的人解惑受益,不断提升和成长,也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一沙一世界,无限掌中置!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一)个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主要由各种情结构成,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独特的。它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忽视或压抑,从意识中消失了。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童年被压抑的记忆、人际间的冲突和道德焦虑等;还有一些经验,它们与人们不太相干或无足轻重,由于本身强度太弱,当人们经历它们时达不到意识层面,不能留驻在意识之中,因而被贮藏在个体潜意识里,所有这些构成了个人潜意识的内容。当需要时,这些内容通常会很容易地到达意识层面,会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个体潜意识的重要特点之一。当个体具有某种情结时,会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如:一个沉迷于绘画的人,会浑然忘我,舍弃许多安享生活的方式或钱财,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乐在其中。
(二)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对集体来说,或多或少是相通的。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人意识,由于它的存在不像个人意识那样来自于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未在意识里出现过,完全是通过遗传而存在的。就是说,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心理中就已经具备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所以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例如,我们都有一个长期留传下来的经验,就是一听说到“蛇”,就会害怕。这不是说你现在看到这个东西才害怕,不是个人经验,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民族的共有的东西,这是集体无意识。又例如,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安宁,以及对太阳的崇拜,这些意识都是人类共通的。
(三)原型与原型心象
按照荣格的说法,原型就是存在于每个人集体无意识之中的,不被我们意识到的,没有形式的,抽象的内容。这个内容不会被我们感知,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式的存在,但它始终影响和指导着人的意识和行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如在沙盘游戏中、积极想象中、意象对话中,才会以意象的形式出现。原型只有通过象征才能表现自己,我们也只有通过对象征的分析和解释,才能更好地认识原型。
在沙盘治疗中,从沙具的选取,图形的塑造,到最后呈现的整体作品,都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原型。就像我们的某些记忆一样——存在于我们内心,但是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你想起来的时候,这些记忆的形象才会浮现。原型也是如此,只有当它被触及的时候才会以“意象”的形式出现,即以画面的方式出现时,我们才可能意识到。所以说,原型是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给呈现出来,或者说,就是集
体无意识通过原型呈现出来。
原型是表达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心象就是把原型的内容变成了图案。荣格认为原型有许多表现形式,这些原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水平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其中有四种原型最为突出,即阴影、人格面具、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1.阴影
阴影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遗传下来的最隐蔽、最深层、最原始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它与弗洛伊德的“本我”有些相似,阴影包含了人类先祖具有的一切野性冲动、邪恶,不能被社会接受,因而这些内容是个体自认为不可显示出来的。
在心理意义上来说,阴影并不完全只是消极的存在,意识到阴影存在本身,已经具有某种积极的意义。觉察自己的阴影,达到某种心理的整合,是心理分析工作过程中重要的目标。
阴影常寻求向外部投射,男人倾向于把自己的阴影(否认和动物性情感)投射到其他男人身上,同样女人也倾向于把自己的阴影冲动地投射到其他女人身上,从而引起不愉快的感情。
阴影反映在沙盘作品上,常常是怪兽、妖怪、邪毒的人或动物的形象,整体场面是担惊受怕的、令人恐怖的。
2.人格面具
从分析心理的意义上说,人格面具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我们所表现给别人的“我们自己”。我们的人格面具并非就是我们真实本来的自己。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的一面,是为了给别人良好的印象,被人认可而包装的面目。每个人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面具,和家人在一起是一个样子,和朋友在一起是一个样子,和自己在一起又是另一种面具了。人格面具能够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
P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