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初中文教 > 初中语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下)/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 定价: ¥20.8
  • ISBN:978710732496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教育
  • 页数:12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成名作,文字亲切,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恋等做了亲切而全面的探讨,如暗夜之中的灯盏,照亮人生的征途。该书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畅销不衰。
    本书中除了包含朱光潜写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还附有数篇主题各异的杂文和书信。这些文章,有些十分贴近我们如今的学习、生活,有些独具民国时期的特色,还有一些涉及哲学与美学。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内容比较难以理解。但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朴素简明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使阅读难度降低了许多。

内容提要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下)》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恋等做了亲切而全面的探讨,劝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眼光要深远,思想要明澈,夯实基础,勿贪图世俗名利。这些书信读来却仍发人深省、引人入胜,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录
无言之美
悼夏孟刚
朱光潜给朱光潸——为《给青年的十三封信》
代跋  “再说一句话”
再谈青年与恋爱结婚——答王毅君
谈理想的青年——回答一位青年朋友的询问
谈谦虚
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
资料链接
阅读札记

前言

  

    走近名著
    你是否曾期待拥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在你失去方向的时候帮助你点亮明灯,在你彷徨踌躇的时候督促你懂得取舍,在你生活慵懒时提醒你青年当有志向。他温柔待你,语气亲切随和,你在他的身上能感受到春阳般的温暖气息,在他的眼中能看到思想的深邃,他的举止中透露着孩童般的天真与浪漫,而脱口而出的言语又带有智者的光芒。他会是你生活中一位重要的朋友,也将是你人生路上最智慧的导师。
    如果你曾经期待过,那么读一读这本书,你将会获得一位真挚又极具智慧的朋友。
    朱光潜以第一人称为你写下了十二封信,每一封信的主题都不相同,但每一封都真切地关心着你的成长,在意着你的喜怒哀乐。他亦师亦友,虽讲道理,却不乏味;虽举事例,却不俗套。他客观柔和,不乏锋芒,却不偏激;笔调谦逊,字字珠玑。你将会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哲学的力量,也会为美学的魅力而倾倒。你将在他的笔下见识世界名家伟大的思想,也将能反观自身重新认识自己,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与热情。
    也许你对他会感到些许的陌生,但是有关他的趣事你没准儿听说讨。
    在北京大学的燕南园中,有许多同学都曾见过这样一位老人:他的身材十分矮小,常独自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望着来来往往的学生,眼睛里充满了童真。有的时候,他会慢慢地绕到一段残垣断壁后,摘一朵小花,隔着矮墙递给过往的学生。
    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他是谁,都被他浪漫但有些突兀的举动吓到了,他们加快了脚步,慌张地跑远了。过了很久以后,当年那些从老人身边逃走的人们才得知,原来他就是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众人无不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他是怎样一位单纯又可爱的人啊!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当中,经受无数的苦难与痛苦,却依旧愿意怀着一颗纯洁美好的心,将小花伸向陌生的人们。而那些小心翼翼从老人手中接下小花的人,是多么幸运啊!他们接受到的不仅是一朵盛开的花儿,更是一位大师越过残垣断壁,想要向后人传递的旷世风范啊!
    如今,这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则同那朵小花一样,越过时间的残垣,最终递到了你的手边,你是否愿意接过这朵小花呢?而你是否看到残垣断壁后,拈着小花的老人脸上,那带着期许的微笑了呢?

后记

  

    “再说一句话”
    朋友:
    薰宇兄来信说他们有意把十二封信印成单行本,我把原稿复看一遍,想起冠在目录前页的白朗宁写完《五十个男与女》时在《再说一句话》中所说的那一个名句。
    拿这本小册子和《男与女》并提,还不如拿蚂蚁所负的一粒谷与骆驼所负的千斤重载并提。但是一粒谷虽比千斤重载差得远,而蚂蚁负一粒谷却也和骆驼负千斤重载,同样卖力气。所以就蚂蚁的能力说,它所负的一粒谷其价值也无殊于骆驼所负的千斤重载。假如这个比拟可以作野人献曝的借口,让我渎袭白朗宁的名句,将这本小册子奉献给你吧。
    “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这句话对于我还另有一个意义。我们原始的祖宗们都以为思想是要用心的。“心之官则思”,所以“思”和“想”字都从“心”。西方人从前也是这样想,所以他们尝说:“我的心告诉我如此如此。”据说近来心理学发达,人们思想不用心而用脑了。心只是管血液循环的。据威廉·哲姆士派心理学家说,感情就是血液循环的和内脏移迁的结果。那么,心与其说是运思的不如说是生情的。科学家之说如此。
    从前有一位授我《说文解字》的姚明晖老夫子要沟通中西,说思想要用脑,中国人早就知道了。据他说,思想的“思”字上部分的篆文并不是“田”字,实在是像脑形的。他还用了许多考据,可惜我这不成器的学生早把他丢在九霄云外了。国学家之说如此。
    说来也很奇怪。我写这几篇小文字时,用心理学家所谓内省方法,考究思想到底是用心还是用脑,发见思想这件东西与其说是由脑里来的,还不如说是由心里来的,较为精当(至少在我是如此)。我所要说的话,都是由体验我自己的生活,先感到(feel)而后想到(think)的。换句话说,我的理都是由我的情产生出来的,我的思想是从心出发而后再经过脑加以整理的。
    这番闲话用意不在夸奖我自己“用心”思想,也不在推翻科学家思想用脑之说,尤其不在和杜亚泉先生辩“情与理”。我承认人生有若干喜剧才行,所以把这种痴人的梦想随便说出博诸君一粲。
    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