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别光整理屋子了,来重新整理人生吧!本书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故事,带你面对人生大问题。
它长销畅销16年,历久弥新的心理自助经典。
本书是一部大众哲学读物。一名迷了路,也迷失了人生意义的中年男子约翰,走进了路旁一间奇怪的咖啡馆,咖啡馆的名字叫做“你为什么在这里”。咖啡馆的菜单上除了常规的食物和饮料,还有三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你为什么在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实现自我了吗?于是,主人公便就这三个问题和咖啡馆的店员、其他顾客开始了谈话,走上了一场自我启发和感悟之路。本书通过主人公约翰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故事,启发读者要珍惜短暂的一生,引发读者的思考。本书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内容提要

欢迎来到 “为什么咖啡馆”。
这里没有关于人生的万能解答,
但有金钱绝对买不到的东西。
这里不卖答案,有心人却总能找到它。
请翻开菜单背面,那里有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不如坐下来喝杯咖啡,从这些问题开始,
重新认识自己吧。
作者简介
约翰·史崔勒基
John Strelecky
(1969-)
他和书里那个“约翰”一样,曾经非常迷茫。
他本来拥有MBA学位,在企业工作多年。32岁那年,他突然和妻子背起背包,踏上环球之旅,花了9个月时间走过7万里路程。
返回美国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成《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本来是自费出版,没想到一年之内就变成书,被翻译成了39种语言。
他是旁人眼中的“疯子”,不顾走上旅行和写作这条路,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成为更多读者人生旅途中的伙伴。
目录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精)》无目录
前言

有时,在你意想不到,可能也是你需要的时候,你会突然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认识新的人,见识各种新事物。我就有过这样的体验,那是一个夜晚,我走在一条黑暗、偏僻的路上。现在想来,当时的情景正是我那个阶段人生的写照。我迷路了,也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了——我不知道脚下的路通往何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前往那个方向。
我丢下工作,给自己放了一周的假,想要逃离与工作相关的。其实,我的工作不算糟,尽管它有时候确实令人沮丧。但比这些更关键的是,我每天坐在格子间里,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以后升了职,顶多就是搬进独立办公室,工作时间变成十二到十四小时,我忍不住开始想,人生就该如此,再无其他选择了吗?
高中的时候,我为了考大学而努力;上了大学,我为了找工作而努力;再之后,我来到公司上班,把时间花在努力升职上;现在,我开始质疑那些引导我沿着这条道路前行的人,怀疑他们只是把自己曾经接受过的指导跟我重复了一遍。
他们的建议其实不错,但终究不能帮大家实现自我。我感觉自己始终忙着用生活换取金钱,这笔买卖似乎不太划算。我就是在这种迷茫困惑的心理状态下,我发现了那家“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
每当我给别人讲这个故事时,他们都会说它“神秘”,或者说像《迷离时空》(Twilight Zone)。《迷离时空》是一部有年头的电视连续剧,剧中人物身处的环境乍一看十分平常,但故事的结尾却另有玄机。我时不时会有一瞬间的犹疑,怀疑自己的经历不是真的。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就会走到家中的书桌旁,打开抽屉,看看凯茜给我的菜单上的文字,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这都真实发生过。我从未重走那条路,从未回到那家咖啡馆。我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觉得即便我能回到那个地点,咖啡馆也不会留在原地——我遇见它的原因,就是那一刻、那一夜,我需要遇见它,那家咖啡馆仅仅因此而存在。
也许有,我会回去找找。或许某个晚上,我会再次站在它的门前。然后走进去,告诉凯茜、迈克还有安妮——如果她也在那儿的话——告诉他们,那一晚如何改变了我的人生,他们向我抛出的问题如何让我有了全新的思考和发现。
谁知道呢,也许到时候,我会和其他迷路而误入“你为什么在这里咖啡馆”的人聊上一整夜。
也许我会写本书,谈谈那段经历,也算是做点儿贡献,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家咖啡馆的存在意义吧。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01
我正开车沿着州际公路龟速前行,要是旁边有行人路过,一定会像高速赛车一样超过我。一小时后,缓慢移动的车流彻底停滞下来。我按下收音机的搜台按钮,寻找智慧生命的迹象,但一无所获。
二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一辆车向前移动。于是人们纷纷从车上走下来。虽然这对堵车没什么帮助,但大家可以和车旁其他人发发牢骚,换换心情也不错。
在我前面,一辆面包车车主不断说,要是六点前到不了酒店,他的预订就要被取消了。在我左边,一个开敞篷车的女人正在打电话,跟人抱怨公路系统效率低下。在我后面,一车青年棒球队队员几乎要把带队的女老师折腾疯了。我仿佛听到她的心声——她再也不想给任何活动做志愿者了。这段路俨然是一条怨气十足的长蛇,我不过是上面的小小鳞片。
又过了二十分钟,车流还是没有动起来的迹象。终于,一辆警车从路中间的草坪隔离带上开了过来。警车每开一百英尺就停一会儿,大概是在跟大家说明前方的情况。我暗自想:“但愿警察带了防暴装备,不然我真要为他们捏把汗了。”
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希望警车快点儿开过来。终于,警察来到了我们这段路,一位女警官告诉大家,前方五英里左右,有一辆疑似载着有毒物质的油罐车翻了,整条公路都封了。她说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掉头另寻他路——其实并没有什么“他路”可寻;另一个是留在原地等待前方清障——可能得再等一个小时。
我目送警车开向下一拨满腹牢骚的司机。这时,那个开面包车的人又说了一遍他担心六点到不了酒店的事儿,我的耐心终于耗光了。
“出门散心老是碰上这种烦心事儿。”我咕哝了一句。
就像小时候因为住得近结识的玩伴一样,近旁的司机也成了我的新朋友。我跟他们说,我等不下去了,决定换条路试试。那个面包车司机还在跟人讲房间要取消的事儿,说完最后一句,才上车给我让出条路来。我穿过隔离带,朝新的方向开去。
02
上路前,我打印了从网上搜来的驾车路线图,当时我还觉得这是明智之举。 “用不着什么地图,”我想, “只要按这份简单明了的指示图开就行了。”
可现在指示图没用了。于是我拿出手机,准备打开地图。“系统无法使用”,屏幕上只显示了这么一行字。以前我自驾时总是随身带一本地图册,要是现在也带着就好了。
“就算找到高速公路出口,也没什么用,反正我压根儿不知道怎么走才能到目的地。”我大声地自言自语,精神状态变得越发糟糕。
开了28英里,我终于看到一个出口。
“真是见鬼,”我一边想一边把车开上出口匝道,“这个高速路口既没有加油站,也没有快餐店。全世界可能就这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路口,恰好就被我碰见了。”我朝左边瞧瞧,一片空旷,再朝右边瞧瞧,还是一片空旷。
“好吧,”我说,“看来不管走哪条路都一样。”
我驾车右转,心里记下现在是往西开,提醒自己到下一个路口该往右转。这样一来,我总能回到往北去的路上。这段路是双向两车道,一条通往远方,另一条通往来时的方向。我完全不知该选哪条。这儿的过往车辆极少,路边的房舍更少。我间或瞥到一栋孤零零的房子、几处家庭农场,除此之外只有森林和草地。
一个小时后,我彻底迷路了。我只路过一个狭窄的路口,那儿竖着好几块标识牌,让人一看就知道情况不妙。开出40英里后,不仅一个人没见着,还开上了一条名字带个“古”字的路,跟“65号古路”这种路名感觉差不多,周围一片荒凉。
……
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