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期 刊 > 期 刊 > 文学杂志

读者(第9卷合订本总第125-126期乡土人文版)

  • 定价: ¥12
  • ISBN:977167350909105
  • 开 本:16开 平装
  • 作者:编者:高剑峰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乡土综合性文化刊物,从不同侧面和多个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自然细腻的笔触,描绘游子刻骨铭心的乡土记忆,抒写国人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刻画故乡清新质朴的乡土风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乡土内涵。融乡情、亲情、感悟、旅食、民居、地理、地方人文和现实关注于一体,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乡土中国——一个真实、美丽、传奇、质朴的家园。

目录

总第125期
  卷首语
    房前的花与屋后的树/包利民
  百昧人生
    不要直起腰/马丽
    从前门下车的民工/阿荣
    娃娃/柴静
    最美女孩的慌乱/张鸣跃
    老乡/马未都
    为你提前五分钟下课/一路开花
  旅食天下
    龙舟饭/顾小夏
  行走乡土
    芋头侗寨:深山幽谷里的
    “布达拉宫”/易禹林
    丙中洛,只差一步到天堂/美朵
  亲情驿站
    姥姥和奶奶的战争/郭爱萍
    像爱妈妈一样爱你/宁子
    雪白的裙子/陈勤
    哑巴弟弟/清香术
    母亲的习惯/郭华悦
    如果没有你/老鹰
  异域博览
    亲历土耳其“新娘浴”/木子
    波兰的饺子文化/恒殊
  一方水土
    南京话里的无为方言/江沙
    合肥的气味/苏北
  中国地名
    台湾地名的由来/张壮年  王林绪
  乡约故事
    一个乡村代课老师
    最后的钟声/张严严  明星  余晓洁
    周小燕:我的命运我做主/邸天伺
  风俗民情
    晋州婚嫁习俗:陪送“压被虎”/赵国瑞
    闰月饭/曹长美
  点滴
    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内衣/亦明
    京剧与扇子/郭远庆
  百姓生活
    老家有人来/崔立
    上门女婿/张峰青
    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郑如
    带柴刀的校长/孔祥树
    下辈子,让咱俩换过来/叶翩翩
    在韶关挖煤的岁月/詹八斗
  古今轶事
    辛弃疾未弃之“疾”/夜行者
    李清照丈夫曾当逃兵/陈智民
  乡土艺术
    临沂彩印花布/杨婧
    玉田泥塑:会跑会跳/王文
  心灵家园
    陕北的春/高宝军
    村路怎能不弯呢/余世磊
    乡间秘方/马召平
    时间偷偷打了一个盹儿/宋长征
  话题
    任重道远“新农合”/万晓艳
  姓氏文化
    百家姓之傅姓/袁义达  邱家儒  刘翔南
  交流
    不能忘却的记忆/蒲安应
总第126期
  卷首语
    亲爱的小孩/马李灵珊
  亲情驿站
    父亲走了/杨爱芹
    五叔/王定玺
    想我小姨/三九木
    爱的纪念/马克·达品
    母亲的声音/马朝兰
    思念/刘轩
  一方水土
    静享澳门/张舒音
    能不忆扬州/卢米
  旅食天下
    先练神功后吃饭/庄蕊
  本期话题
    民勤怎么办/石破
  心灵家园
    核桃香/左中美
    红鸡蛋/蔡澜
    冬目暖炉会/韩良露
    蜜/习  习
    啊,脂肪的香味/沈嘉禄
    芭蕉花/郭沫若
  行走乡土
    安远镇/薛林荣
    阿尔山——天边的净土/洒哥
  中国地名
    方言与地名趣谈/李晓燕
    纪念项羽的21个地名/白玉磊  施向辉
  古今轶事
    旧时女校/陈乃珊
    三位晚清名人眼中的世博会/李文书
  乡约故事
    一位下岗职工与偷猎者的战争/尹祖光
  风俗民情
  26陕西东北角:七月初一人捏人,
    七月十五人吃人/郭庆丰  马静章
  50走入传说——“接姑姑迎娘娘”
    的走亲习俗/陈冠豪
  乡土艺术
    莱芜锡雕/张玉柱
    喀纳斯的孤独天籁/剑君
  百味人生
    母亲的花坛/唐韧
    水一样男人在山间/澜涛
    麦香/王立强
    土耳其人和河南胖子/刘震云
    母亲的手绢/孙君飞
    为谁/龙应台
  异域博览
    男为悦己者容/Bruno Morandi
  点滴
    春、夏、秋、冬各是
    什么意思/《中华酉科知识精华》编辑部
    奇地大观/胡尔克
    城隍语录/过客
    有趣的汉字/孙实明
  百姓生活
    皮囊/蔡崇达
    谁也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风停以后
    乡医刘汝北旧事/嘎玛丹增
    遥远的妈妈/王智君
    三升黄土照看一个孩子/张石山
    过冬/张抗抗
  姓氏文化
    百家姓之陈姓/袁义达  邱家儒  刘翔南

前言

  

    房前的花与屋后的树
    文/包利民  图/康永君
    去年随老叔去黑龙江北部一个极偏远的地方走亲戚,汽车飞驰在公路上,仿佛黑土地走到了尽头,外面越来越荒凉,村庄也渐寥落。
    汽车路过一个村子时,我眼前忽然一亮,虽然村中都是低矮的草坯房,可是每一户都有色彩点染。或是房前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或是屋后的空地上栽满了杨树。正是盛夏,满目的葱茏与鲜艳,与整个村子极不协调。汽车每路过一个村子,都是如此,稍觉诧异之后也就明白了。也许,这正是贫穷中的一种精神所在,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正因为有了这种希望,这里的人们才不会在贫穷中潦倒下去。
    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到了亲戚家,那是一个更为偏僻贫困的村子。一进亲戚家的院子,一大片鲜花正在盛开,氤氲的香气萦绕在草房四周。表伯一家极热情,与室内的简陋和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我从窗户向房后看去,几棵钻天杨挺拔地站立着。吃饭的时候,我问表伯:“怎么这一路过来,看见所有的村子都是栽树种花的?是风俗吗?”表伯笑着说:“算是风俗吧!我们这儿很多年都这样了,每家生男孩栽树,生女孩种花!”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有了些许感动,对那个不知什么年代创此风俗的人心生敬意。在这样闭塞落后的地方,竞能有着如此诗意的风俗,栽树是希望男孩长大后能像树一样伟岸,撑起一方天空;种花是希望女孩能像花儿一样丰盈美丽。
    吃过晚饭,我在村里闲逛,果然如表伯所说,家家如此。而且这里的人极好客,一点儿不陌生,纷纷和我打招呼,让我有一种在都市中体会不到的温暖情绪。晚上躺在土炕上,和老叔、表伯闲聊,头脑中一直摇曳着那片花香树绿。当我说起自己对这种风俗的理解之后,表伯说:“我们这儿都是没啥文化的粗人,根本想不到你说的那些!”我讶然地问:“那到底为啥要种花栽树呀?”表伯点起一根旱烟,深吸了一口说:“其实挺简单的。我们这儿都穷,生了男孩,长大要娶亲,栽几棵树,等孩子长大了,树也成材了,打点儿家具;生女孩子种花,倒也没啥太大的用处,不像栽树还能卖点儿钱,就是在女孩出嫁的时候,带上一包花籽,日后她要是生了女孩,就把花籽种上。我们就琢磨着这女孩嫁人之后,能像这些花籽一样落地生根,好好过日子!”
    听了表伯的话,我终于释然了。虽然这种风俗的内涵比我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可那份诗意却丝毫没有消减,这种平凡淳朴的爱与寄托,如树荫笼罩花香洇染,一代一代生生不息。那生长在黑土地上的美好心愿,如此深沉,这也许正是引领他们走出贫穷的精神力量。
    乘车返回的途中,再路过那些村庄时,凝望那一片绿荫与绚烂,感动之余,心底便也多了一分清凉一缕清香。当汽车把那一方水土远远地抛在后面,心里的温暖却是久久不散。
    (武艺伟摘自包利民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