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外国儿童文学

童年/岁月成长追梦阅读

  • 定价: ¥39.8
  • ISBN:978756805479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 页数:256页
  • 作者:(苏)高尔基|总主...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首篇,在小说中,不只是再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广泛深刻地再现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操。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直到最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通过他的作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文学上得到生动的反映。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自立。

内容提要

  

    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在灰色生活中的孩子如何成长的故事,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深刻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俄国小市民阶层庸俗自私、空虛无聊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同时又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勤劳。书中塑造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光辉、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本书同时邀请了国内语文名师对原著进行导读和点评。根据国家红色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原著的文学价值,受邀的名师会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挑选书中重点的字词句,供读者学习和收藏,力争达到好像有一位老师正坐在读者身边,对他面对面进行阅读指导的效果。

媒体推荐

    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同。
    ——鲁迅
    《童年》,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而且是高尔基的传记,是他全部创作的注解,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丘科特斯基
    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
    ——罗曼·罗兰
    只有读过高尔基的《童年》的人,才能正确地评论高尔基惊人的历程——他从社会的底层上升到具备当代文化修养、天才的创作艺术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样一个阳光普照的顶峰。在这一方面:高尔基个人的命运,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
    ——卢森堡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被称为是俄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匠。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岁时,他便开始独立谋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皇时代的底层度过的。
    1892年,高尔基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25-1936年期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前言

  

    在我国读者所熟悉的外国作家群里,再没有比高尔基的名字更响亮、更亲切的了。几乎每个中学生都读过他的作品,有数不清的作家、诗人、革命家在幼年受了他的启蒙,读着他的作品走进文学的天地,或走上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就一个作家在国外的影响而言,高尔基是一个奇迹。大约在1907年,他的小说《忧患余生》(俄文原名是《该隐和阿尔乔姆》)初次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此后的数十年间,他的作品不断译介到中国。早在1946年6月,著名作家茅盾就说过:“高尔基对于中国文坛影响之大,只要举出一点就可以明白,外国作家的作品译成中文,其数量之多,且往往一书有两三种的译本,没有第二人是超过了高尔基的。”新中国成立后,高尔基的读者就更多了。
    高尔基和中国的关系也极密切。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他曾打算作为记者来中国,要从侵略者身上“剥下文明的假面具”。辛亥革命后,高尔基曾致信孙中山,信中说:“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兄弟,在志向上是同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1月日军侵略上海之后,高尔基在3月2日的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响应孙逸仙夫人的呼吁》(宋庆龄就日本侵华向世界进步人士发出呼吁),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高尔基病逝于1936年6月,可惜他没有见到中国人民的胜利和崛起于东方的新中国。
    高尔基是一个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作家,他在幼年就对事物特别敏感,关注人间的冷暖善恶。《童年》正是他儿童时代生活的写照。高尔基出生于俄国社会底层,3岁时随父母去了俄国南方的阿斯特拉罕,在那里染上了霍乱。父亲看护他,不幸也染上这种可怕的流行病,一病不起。高尔基幼年失怙,由外公和外婆养育成人,只上过两年学,十多岁时便在社会上流浪谋生,凭着坚强的毅力读书自学,24岁时以高尔基为笔名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34岁被俄国科学院选为荣誉院士(因沙皇尼古拉二世干预未果)。
    高尔基写作《童年》时45岁(1913年),这时他已是著作等身、闻名全欧洲的大作家。《童年》虽不是他的主要作品,却是他写得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之一。《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高尔基的名字一起传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读书人家,尤其受到青少年的珍爱。1933年5月,邹韬奋根据《童年》等三部曲和其他材料编译了高尔基的传记。鲁迅曾称赞这部书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的赠品。当年8月,鲁迅收到广西桂林市第三高级中学董永舒老师的信,他回答了这位青年教师关于创作的问题,并寄去一本高尔基的传记。
    《童年》在中国早有译本流传。这个新译本于1995年翻译出版,至今已印行20多万册。此次再版之际,感谢出版社对译者和译本的重视,相信高尔基和他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会成为中国青少年永远的知心朋友。
    郑海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