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哲学总论

不是宣告结束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放下生命)

  • 定价: ¥32
  • ISBN:978754476297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译林
  • 页数:186页
  • 作者:苏绚慧
  • 立即节省:
  • 2016-06-01 第1版
  • 2016-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任何人都无法超脱死亡。苏绚慧著的《不是宣告结束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放下生命)》收录了21篇故事,记录了作者与病人、家属、遗族、老人互动的经验,呈现了病床边各种角色与人性的挣扎,呈现了社会中,交杂着生死、人伦关系与文化规范的临终画面,提供了与悲伤相处、与失落和解、与死亡对话之道。

内容提要

  

    生命如河流,起始到尽头是一段未知的旅程,等着我们去经历与冒险。河流的波动与起伏承载的正是你我生命的笑和泪、脆弱和勇敢,还有所有的爱与梦想。
    任何人都无法超脱死亡。死亡来临时,临终者因心有不甘、心存留恋、心生恐惧而无法咽下生命中最后一口气。苏绚慧著的《不是宣告结束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放下生命)》可帮助临终者坦然面对死亡,灵魂安详自在,心无挂碍地离去。

作者简介

    苏绚慧,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询研究所硕士,现为马偕协谈中心心理咨询师,并在医院担任心理咨询师。已出版《于是,我可以说再见》、《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走出丧恸》(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这人生本来就是苦》、《不是宣告结束,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放下生命》、《眼泪或许是对故人的纪念:善待哀伤》(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52周心理治愈手册:爱,一直都在》《死亡如此靠近》(金鼎奖文学类推荐优良好书)等书。

目录

推荐序 生命河流的摆渡者
推荐序 在生命长河中相遇
自序 河流的交汇
第一部 行过水穷处
  永远是孩子
  听见灵魂的哭泣
  说与不说之间
  奇迹
  两样文化两样情
  给一个表达的机会
  最后一个需求
  死亡不是报应
  让一切来得及
  关于“命”这回事
第二部 坐看云起时
  聆听生命最深的悲伤
  答案的背后
  冰天雪地里的暖流
  做个隐微的助人者
  未完的功课
  国王的心安草
  陨落的星石
  夺门而出的悲哀
  理想国的迷思
  “看见”他所“看见”的
  超越死亡

前言

  

    华人社会受到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很少直接讨论“死亡”,因此多数人并未培养出正确面对死亡事件的态度与能力。当一个家庭中有亲人染患重病或濒临死亡时,多数亲属的反应是:不想接受事实,害怕不安,不知所措。亲属为了减少自己的不安,便会一直做一些令他们自己觉得心安的事情,例如隐瞒患者的病情,寻求各种“秘方”延续患者的生命,要求患者配合亲属接受其他疗法等。可是大家都忽略了患者也会害怕死亡,但却必须孤单地面对生命即将消逝的恐惧,很少有家人会在患者生命即将终了之前,坐下来专心地听听患者的心愿与期望,陪伴患者做一些事情来减少不安或遗憾,让患者带着比较祥和宁静的心情离去。
    如果家属挽回患者生命的努力无效,终究要面对亲人死亡的事实。当某个家庭有亲人亡故时,许多亲友都会用宗教的观点来安慰亲属:“你不能哭,要不然往者会有牵挂,就不能安心地离去。”“你应该为往者高兴,他是脱离苦海到一个快乐的地方去了。”人们期待用这样的想法来“超越生死”。我尊重并认同这些观点的价值,不过亲属需要时间来调适心情和重建生活秩序,人们却忽略了要陪伴亲属渡过这段过程,让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走得比较稳实。
    华人社会对死亡的认识有限,人们既不善于处理与死亡有关的事情,事实上也未必能将自己的生活安顿得妥帖。在我们的社会里,“死亡”是不公开讨论的话题,多数人没有机会认真思考生命每一天都在消逝的事实,随俗地跟着社会价值观起舞,追逐着被社会大众认同的价值,如财富、权力、声望等,关注个人事业版图的扩张、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财富的累积,岁月就在忙碌中流逝。每当在社会上闻人死亡时,也会激发一下人们对于身心健康和人生意义的讨论,不过这样的讨论很快就会平息,因为大家都很忙,人们很有效率地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继续运行,直到下一次刺激到来。
    二〇〇五年五月艺人倪敏然自杀身亡,引起演艺界很大的震惊。有一个综艺节目为倪先生制作了特别节目,邀请他在演艺界的好友到节目中来叙述他们与倪先生的相处故事。这些朋友在节目中细诉着许多陈年往事,来彰显倪先生的才华与贡献,他们对倪先生的艺术成就表示赞美,他们流泪对倪先生的过世表示遗憾,他们彼此提醒日后要多联系并互相关怀。当时我心里想:如果倪先生在生前就可以听到这些话应该更有意义吧!我们常常都是等到失去亲人或朋友时才感到懊悔:懊悔没有珍惜和他相处的时光,懊悔没有多关一心他,懊悔没有及时伸出援手,然后遗憾地慨叹过往岁月的忙碌与盲目。
    最近一年,我亲身经历几位朋友罹患癌症和数位长辈在意外情形之下死亡,加上多起专业人士壮年猝死的案例,我渐渐感觉到我和“死亡”的关联性逐渐增加。有一天我在研究室工作了一整天,身心俱疲,但是我仍然坐在计算机前考虑是不是要继续工作下去,突然间闪出一个念头:“你再这样不知节制地工作与忙碌,也可能会猝死的。”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一身冷汗!我并不想死于壮年,我想要健康地活到老年,因此决心认真面对自己的生活。我的思考包括: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要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我想和其他人维持怎样的关系,哪些人要多花时间陪伴,哪些人要主动联系,我要将哪些事情放在优先的位置,哪些事情要用心对待,哪些事情随缘就好,做些什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烦忧,增加生活的满足感。我经验到对死亡的害怕,因而重新学习生活。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rn)在他的老师莫里(MorrieSchwartz)死亡前,与老师讨论生命与死亡的议题,完成了《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一书,莫里曾说:“学会死亡,你就学会活着……”我深表同意。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篇故事,记录了绚慧与病人、家属、遗族、老人互动的经验,以及她在这些经验中的思考。绚慧在医疗机构和安老院所的工作经验,让她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近身接触衰老与死亡:与病人的互动让她理解到人面对生命即将消逝时的悲伤与恐惧;与家属的互动令她体会到人们要与家人分离时的不舍与无助;与老人的互动则让她贴近人衰老时的哀愁与孤独。本书呈现了一位助人工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的观照与体察,以及对助人工作者如何展现人性与他人互动的反省与实践。这是绚慧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笔记,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思考,我有幸先睹为快,也很乐意将本书推荐给读者。
    最后以我过去所写的一段文字作结,并与读者共勉!
    人生仿如一条长河,汩汩向前流去,
    前行的路上会与许多人擦肩而过,
    如果有幸相逢,何妨回眸一笑,
    拾起人间的善意与温情,相互滋润深藏的内心,
    前行之路较不孤独。
    本文作者为台北师范学院教育心理
    与谘商学系副教授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