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哲学总论

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 定价: ¥96
  • ISBN:978752032214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页数:358页
  • 作者:杨春贵
  • 立即节省:
  • 2018-05-01 第1版
  • 2018-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讲作者杨春贵的半个多世纪学习、研究、讲授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程和心得体会。
    这本书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作者的人生足迹和哲学生涯,重点是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他的哲学活动。二是答记者问——说人生论哲学。这又大体包括两类内容:一种是记者关于作者的学术人生的报道;另一种是记者就某一理论问题对作者进行采访的报道,一般都是带有解疑释惑性质、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三是写思想理论界的良师益友,反映作者向他们学习的心得体会。四是本书附录:作者本人论著的学界评论。

目录

历史大变动中的人生足迹和哲学生涯
  一  少年时期(1936—1950)
  二  中学时期(1950—1955)
  三  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期(1955—1962)
  四  在南开大学任教和下放广西基层工作时期(1962—1978)
  五  在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室)工作时期(1978—1993)
  六  在中共中央党校从事教学行政管理工作时期(1993—2001)
  七  退出领导工作岗位之后(2001—)
  八  永远的追求:学好用好讲好马克思主义
  九  面向实际的哲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索和体会
  十  论著目录
记者访谈:说人生论哲学
  一  潜心读经典业精哲思深——访中共中央党校杨春贵教授(《人民日报》)
  二  哲学与人民共命运——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杨春贵(《光明日报》)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大众的哲学——杨春贵同志访谈录(节录)(《学习时报》)
  四  哲学家的思想政治家的胸怀——记阜新籍著名哲学家、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阜新广播电视报》)
  五  学以致用不断探索——访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专访录)
  六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访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杂志)
  七  把握体系抓住精髓突出主题——就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访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教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
  八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访中央党校杨春贵教授(《人民日报》)
  九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人民日报》)
  十  战略思维与领导艺术——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报》)
  十一  阅读原著把握体系解决问题——就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理论视野》杂志)
思想理论界的良师益友
  一  向李瑞环同志学习“学哲学用哲学”(两则)
  二  艾思奇:人民的哲学家——在《人民日报》纪念“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诞辰100周年笔谈会上的发言
  三  黄楞森:我心中做学问的一面旗帜(两则)
  四  肖前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建设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研讨会暨肖前教授八十华诞纪念会”上的讲话
  五  韩树英主编的《通俗哲学》是一本优秀的“新大众哲学”——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暨纪念韩树英教授从事党校教育五十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六  龚育之在哲学上的三大贡献
  七  袁贵仁主持编写的“马工程”哲学教材是一本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八  吴仁宝:中国杰出的农民思想家
  九  张江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的一位领军人物
  十  张式谷:一位执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十一  金春明教授对“文革”史研究的贡献
  十二  赵剑英的一部接地气有新意的哲学文集
附录  本人作品的学界评论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哲学发展历程的理论再现——《中国哲学四十年(1949—1989)》评介
  二  全方位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部力作——《哲学家毛泽东》评介
  三  《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一书的专家鉴定意见(2000年10月20日)
  四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开拓——《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评介
  五  一套反映干部教育新要求的佳作——读杨春贵教授主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100例”系列读物
  六  总结宝贵经验弘扬优良学风——读“重大理论与实践100例”系列丛书
  七  一部研究党校教学的力作——《党校教学论》评介
  八  实现“步步高”要求的可喜成果——《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评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