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大明完人王阳明

  • 定价: ¥38
  • ISBN:978753406907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人美
  • 页数:151页
  • 作者:何书彬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王阳明出身名门,二十八岁中进士,三十五岁因替忠臣求情而入狱,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龙场,他悟出“心即理”,并提出“知行合一”说。后历经诸官之职,先后平定南方匪患、宁王宸濠之乱,立下大功。晚年倡导“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学说,世称“心学”,五百年来折服了无数中外名人,包括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
    《大明完人王阳明》作者何书彬以平实的笔调,运用丰富的史料,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思想的形成过程。

内容提要

  

    何书彬著的《大明完人王阳明》是关于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记。作者通过征引大量的文献史料和王阳明流传下来的生平著作,详细介绍了他那风云激荡、光明伟岸的一生。全书文字的可读性强,史料可信度高,是了解一代大哲王阳明不可多得的传记书籍。

目录


第一章  造化的精灵
  “何为第一等事?”
  “汝欲做圣贤耶?”
  不羁少年
  “五溺”青年
  “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第二章  流放者之歌
  行道之梦
  “奸党”
  系狱
  流放
  悟道
第三章  行动中的儒者
  师友之道
  初讲“知行合一”
  何去何从?
  巡抚南赣
  平叛
第四章  良知为明师
  再历绝境
  致良知
  不信人间耳尽聋
  易简之教
  此心光明

前言

  

    按照传统观念,“完人”,即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达到“不朽”之程度者。
    以如此严格的标准而论,堪称“完人”者,在历史上可谓是寥寥无几。
    比如,日本汉学家浜隆一郎在评点中国历史人物时,曾这样说道:“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道德、学问和事功,三者兼备才能成为伟人(亦即‘完人’)。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人物,能够做到三者兼备的只有三人——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曾国藩。三人品格高尚,学问精深,并且都有征战沙场之功。”随后,他又补充说,在这三人之中真正可称“完人”的,只有王阳明一人,这是因为王阳明不仅有赫赫事功,而且“学问是三人之首”,是“继孔孟之后,与朱熹齐名的旷世大儒”。相较之下,“诸葛亮修习申、韩刑名之学,不能算作正学”,且“比较三人的诗文,诸葛亮和曾国藩都不及王阳明”。
    王阳明的学问,即“心学”。
    “心学”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为注重立志,二为注重力行。
    这使得“心学”具有特别强烈的行动哲学色彩。
    从这个角度来说,研读“心学”者,不可不特别关注王阳明的一生轨迹。他的一生,就是对“心学”的最佳诠释。
    自“心学”诞生以来,反复研读《传习录》等书之人,堪称无数。关于阳明先生的传记,也先后有多种版本问世。
    在日本汉学家高濑武次郎看来,任何人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可以通过阅读阳明传而受益。
    比如,他曾这样写道:“阳明先生的传记非常振奋人心。懒惰时读,会让人变得勤奋;邪念萌生时读,会让人归于正念;胸中沉郁时读,会让人变得洒脱;心浮气躁时读,会让人变得沉稳;想退缩时读,会让人变得进取;苟且求安时读,会让人变得振奋;厌世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乐观;不安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安稳;怨恨嫉妒之心起时读,就犹如红炉点雪,会让人领会到自身的错误;浮荣虚誉之念起时读,会立刻让人归于恬淡高洁;陷入玄远空虚时读,会让人归于实学;支离散漫时读,会让人归于简易直截。”
    他尤其希望青少年成为阳明传的读者,因为“王阳明传记具有鼓舞读者精神,特别是鼓舞青少年精神的力量”。
    诚哉斯言。
    与目前可见的多数阳明传记相比,本书在创作时,一来在整体篇幅中增加了王阳明青少年时期所占的比例;二来对整体篇幅进行了控制,无意写成动辄数十万言的长篇大作。
    为何如此?
    就第一点而言,其实“心学”的诞生非一夕之功,也不单是哲学思辨的结果,实则为王阳明多年求索之所得。通过他在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成长的过程,亦即“心学”的萌发、长成之过程。
    就第二点而言,控制整体篇幅意在使文本更为简练。对现代人而言,阅读往往在碎片时间进行,简练的文本比较易于阅读。
    通过阳明传,我们且对阳明先生的生平做一个了解。而且,如果在研读《传习录》等书的同时也多加留意阳明传,那么当会发现,阳明先生之教诲,往往是因施教对象、时间、地点等不同,临机触发。如此,对照传记,把这些教诲放入特定的施教情景中,则有助于学人更好地进行理解。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