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外国哲学

罗素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

  • 定价: ¥49.8
  • ISBN:978755202352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页数:273页
  • 作者:(英)伯特兰·罗素...
  • 立即节省:
  • 2018-09-01 第1版
  • 2018-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伯特兰·罗素著的《罗素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广勇教授对罗素最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的翻译、选编、解说。其内容涉及罗素关于人生、成长、道德、修养、游历、家庭、婚姻、教育、文化、哲学、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内容提要

  

    本书由西方思想研究者、权威译者张广勇先生编译,汇集了罗素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涉及哲学、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人生、伦理等各个方面。他的机智和幽默,博学与深思,让你不仅可以获得阅读的喜悦,更可以收获生活的智慧。
    伯特兰·罗素著的《罗素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值得永久珍藏。

目录

序言
谈幸福
谈什么使人不快乐
谈浪漫蒂克的忧郁
谈烦闷与兴奋
谈疲劳
谈犯罪意识
谈被虐狂
谈畏惧舆论
谈快乐
谈幸福的人
通向幸福之路
我的人生追求
谈高尚的生活
谈爱和坚毅
谈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
谈情爱
谈婚姻
谈家庭
谈现代的家庭
谈嫉妒
谈竞争
闲散颂
谈闲情
谈工作
谈兴致
谈中庸之道
谈如何老去
谈如何对待死亡
我为什么喜爱哲学
谈哲学
谈哲学的价值
谈西方的智慧
自由思想十诫
谈知识与智慧
谈品质:活力、勇气、敏锐、聪慧
谈智力教育
谈权力
谈权力欲
谈领袖及其追随者
谈历史
东西方幸福观
我的中国观
中国人的性格
谈民族主义
谈科学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谈当今时势
谈人类的未来
寄语未来

前言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一位在西方学界遐迩闻名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一位令中国学人耳熟能详和不胜歆羡的西方学者,一位为人类文明留下历史足印和恒久价值的世界公民。本书所选不啻是从其宏富著述中摭拾一二,犹如从这位名人浩瀚的思想海洋中舀取几瓢水,借此以蠡测海而已。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罗素的作品:“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此言立刻让我记起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的“惊讶的快乐”。是的,读罗素的作品,即便是他的片断,总在人们的惊诧中凸显他的睿智;在读者的愕然中显示他的博学。总之,读他的书总给我们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惊讶的快乐”。
    那么,罗素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或者说从他那里,我们获取了多少“惊讶的快乐”?
    罗素留下了一份精神遗产。他一生著作等身,畛域广泛,从长篇巨著到学术谈片,像一座宝库,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确实令人惊叹。不是吗?本书虽为一卷,但拿在手上却觉得沉甸甸的,因为它留给我们的这份精神遗产丰润而厚重,怎能不让我感受到它的不堪重负。
    众所周知,罗素是卓尔不凡的西方思想家。他对西方文明的哲思,对现代社会的考问,对世界未来的展望,无论是历史的回溯,还是现实的诉求,其思、其问、其望,都是颇具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思想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无疑是构成西方思想宝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文化的传承既在于学术链条的对接和赓续,更在于精神传统的弘扬和传播,这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后者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正如本书跋中所形容的,罗素的思想为我们点燃了一盏又一盏的智慧之灯,它照耀着我们的人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确,罗素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就生活在我们这些普通人中间。
    罗素留下了一种文化符号。所谓文化符号,并无玄义。现代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认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基本象征,它表达了某种文化的基本特征,如他说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是道,阿拉伯文化的基本象征是洞穴,等等。在此,暂且借用斯宾格勒的基本象征一词,这里所说的文化符号其宗旨也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基本象征,也就是寻找最能代表它的标志性的东西,用概括性的语言加以表述。对个体对象的文化符号的揭示,可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知,也是文化比较研究的需要,一如斯宾格勒用基本象征对世界各种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一样。
    基于上述这样一种理论铺设,我们探讨罗素留下什么文化符号,也就是要确定他的基本象征,寻求最能代表他的标志性语言,以此有别于其他思想家的文化符号。倘举诸家为例,就我个人的肤浅认识,姑且为他们逐一命名:卢梭的文化符号是忏悔孤独,叔本华的文化符号是生存虚幻,尼采的文化符号是上帝死了,培根的文化符号是知识格言,汤因比的文化符号是宏大叙事,梭罗的文化符号是恬静落寞,杜威的文化符号是实用主义……也就是说,一说实用主义就知杜威,一说上帝死了就知尼采,等等。由此可见,文化符号的意义在于使研究对象的具性化和精确化。那么,罗素留下的文化符号是什么呢?我以为用博大精深,庶几可矣。事实上,在现代西方知识界,其学识之博大精深者,无人能望其项背,不信吗?请你说一个,试着与罗素一比可知,罗素留下的文化符号就是博大精深。这一点使我想到我们的老师周谷城先生(1898--1996年),他以一人之力独著《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而享誉学林,其学识涉及范围之广堪与罗素相媲美。周先生在中国学界的文化符号也与罗素一样,被公认为博大精深。同样令人惊奇的是,这一中一外的博大精深者,都是长寿者,都与百岁之龄相距两年。在此我想说的是,对于他们的博大精深,吾侪虽不能至,但对于他们的长寿之道,我们却心向往之。
    罗素留下了一个美好形象。什么美好形象?这就是文前所说的世界公民。罗素的生涯跨越两个世界,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历百年之久,用“天翻地覆概而慷”来形容并不为过。他经历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及其困扰、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社会主义“凯歌行进”及其曲折发展、旧殖民主义体系的土崩瓦解、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且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一切都会过去,历史时光的流程,在他那里也不过如浮云掠过。
    然而,一切又都不会过去。罗素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数十年来如一日,奔走于东西,穿梭在欧美,不辞辛劳,殚精竭虑,为反战而屡遭厄运,为和平而不遗余力;大凡文化教育、社会民生、伦理道德、妇女解放和政治改革等问题,无一不引起他的关注,且又身体力行,积极地投身于中。尤其是,他对世界的现状和人类的前途充满了忧思,他的目光却永远朝向前方,而释放的是他那浓浓的人文情怀。康德在18世纪写的名文《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曾给罗素以深刻影响,世界公民便成为他魂牵梦萦的理想,而这又与他的人文主义取向相一致。正因为此,他急切地呼吁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可以这样说,在现代西方思想家中,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比他更竭诚地呐喊成立一个世界政府必要性的了。罗素对世界政府的渴求为他赢得了美名,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世界公民的美好形象,虽然世界政府的建立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察其言,更观其行,罗素是无愧于这个称号的,他为此也留下了那难以磨灭的历史足印。
    总之,罗素留给我们什么?让我们各自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这本书吧,它也许会给你一个答案,倘使你获得一种“惊讶的快乐”,那就是本书编译者最大的快乐了。
    2018年1月18日

后记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也是最为现代中国知识界所熟悉的西方学者。他一生著述甚丰,涵盖极广。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不仅撰写了诸多被称为经典的学术著作,而且还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探讨,并积极投身于社会政治活动,为人类幸福和世界和平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树立了他作为一位20世纪智者和世界公民的形象。
    本书汇集了罗素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涉及哲学、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人生、伦理等各个方面。无论是早期在《中国问题》中谈论中国文化,还是后期在《思想谈片》中直抒胸臆,他的博学和深思,充满了深邃的睿智;他的机智和幽默,展现了智者的风范。在这些篇章之中,他点燃了一盏又一盏智慧之灯。
    第一盏是人生的智慧之灯。罗素以为智慧是由几种因素促成的,在这些因素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均衡感,即考虑一个问题中的所有重要因素,又掂量其中每个因素的那种能力。从人生来看,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中,人们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之间保持一种均衡。这种均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必须既有追求又有舍弃,以维持这两者的均衡。幸福美满是一种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赐。但在追求幸福美满的过程中,人们还必须学会明智地舍弃,从而不至于空耗时间和精力,徒增烦恼和忧愁。这种均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除了其生活赖以建立的主要兴趣之外,还必须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一个人兴趣越是广泛,视野越是开阔,对自己的生命越是超脱,他拥有的快乐就越多,同时也就越能充分享受人生、摆脱命运的束缚。
    第二盏是知识的智慧之灯。就历史来说,它给人一种沧海一粟之感,使人摆脱人生的各种束缚,宠辱皆忘,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无我或解脱。它使人超越个人生命的局限,进入无限的时空之中,开阔心胸和视野,从而使人生变得自由而伟大。就哲学来说,它使人对各种事物保持积极的思索,在假设的领域里扩展对世界丰富想象的思维。它使人减少那种“独断的自信”,使人谦逊地认识到,有许多知识是似是而非的;有一些事物,人们自以为己知,其实并不真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哲学所思索的宇宙的伟大,我们的心灵也变得伟大,并进而可能与宇宙相结合而构成宇宙中的“至高至善”。
    第三盏是社会的智慧之灯。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带来的灾难。罗素指出,当前世界的状态和对原子战争的恐惧表明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没有相应的道德和政治的进步,只可能增加犯了方向性错误的技术所可能造成的灾难的幅度。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越来越显得必要,因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使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增强,倘若我们的目标不明智,那么我们作孽的能力也就越大。因此,他呼吁处于这个原子时代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的成果成为人类幸福的源泉。对此,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光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阅读罗素这些清通流畅、耐人回味的作品,你不仅可以得到快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智慧。 本书是为一般读者而选编的,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尽量能容纳更多的内容,我们对有些篇章作了一定的删节,并根据内容另拟了标题。在此,谨向编入本书的罗素作品的翻译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广勇 2018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