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国民阅读经典

  • 定价: ¥25
  • ISBN:978710113359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页数:269页
  • 作者:朱光潜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朱光潜著的《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分为两个部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书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阐述了读书、活动、社会运动、升学、人生等话题,鼓励青年朋友去培养深邃的思维与宽阔的眼界,堪称一部贴心、诚恳的青年修养励志书。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晚年的心血之作,书中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创作等一系列问题。全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抽象的美学知识通俗化,是学生必读的美学入门书。

内容提要

  

    朱光潜著的《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分为两个部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早年留学欧洲时写给国内青年的公开信。这十二封信围绕年轻人相关的各种事,如读书、写文章、恋爱、运动健身、人生规划、人际交往等,探讨思想、生活和人生。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谈美书简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  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序(夏丐尊)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一  无言之美
  附二  悼夏孟刚
  附三  朱光潜给朱光潸——为《给青年的十三封信》
  代跋  “再说一句话”
  附录
    再谈青年与恋爱结婚——答王毅君
    谈理想的青年——回答一位青年朋友的询问
    谈谦虚
    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

前言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最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
    在承担着国民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国基础教育被功利和应试扭曲了的今天,我们要阅读经典;当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信息爆炸”占领人们的头脑、占用人们的时间时,我们要阅读经典;当中华民族迈向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时,我们更要阅读经典。
    经典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精神世界的家园,是走向未来的起点。这就是我们编选这套《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缘起,也因此决定了这套丛书的几个特点:
    首先,入选的经典是指古今中外人文社科领域的名著。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观点和中国的根基,是我们编选这套丛书的三个基本的立足点。
    第二,人选的经典,不是指某时某地某一专业领域之内的重要著作,而是指历经岁月的淘洗、汇聚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创造和知识积累的基础名著,都是人人应读、必读和常读的名著。
    第三,入选的经典,我们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尽量选择最好的版本,选择最好的注本或译本。
    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经典丛书能够进入你的生活,相伴你的左右。
    中华书局编辑部
    二〇一八年五月

后记

  

    “再说一句话”
    朋友:
    薰宇兄来信说他们有意把十二封信印成单行本,我把原稿复看一遍,想起冠在目录前页的白朗宁写完《五十个男与女》时在《再说一句话》中所说的那一个名句。
    拿这本小册子和《男与女》并提,还不如拿蚂蚁所负的一粒谷与骆驼所负的千斤重载并提。但是一粒谷虽比千斤重载差得远,而蚂蚁负一粒谷却也和骆驼负千斤重载,同样卖力气。所以就蚂蚁的能力说,他所负的一粒谷其价值也无殊于骆驼所负的千斤重载。假如这个比拟可以作野人献曝的借口,让我渎袭白朗宁的名句,将这本小册子奉献给你吧。
    “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这句话对于我还另有一个意义。我们原始的祖宗们都以为思想是要用心的。“心之官则思”,所以“思”和“想”字都从“心”。西方人从前也是这样想,所以他们尝说:“我的心告诉我如此如此。”据说近来心理学发达,人们思想不用心而用脑了。心只是管血液循环的。据威廉·哲姆士派心理学家说,感情就是血液循环的和内脏移迁的结果。那末,心与其说是运思的不如说是生情的。科学家之说如此。
    从前有一位授我《说文解字》的姚明晖老夫子要沟通中西,说思想要用脑,中国人早就知道了。据他说,思想的“思”字上部分的篆文并不是“田”字,实在是象脑形的。他还用了许多考据,可惜我这不成器的学生早把他丢在九霄云外了。国学家之说如此。
    说来也很奇怪。我写这几篇小文字时,用心理学家所谓内省方法,考究思想到底是用心还是用脑,发见思想这件东西与其说是由脑里来的,还不如说是由心里来的,较为精当(至少在我是如此)。我所要说的话,都是由体验我自己的生活,先感到(feel)而后想到(think)的。换句话说,我的理都是由我的情产生出来的,我的思想是从心出发而后再经过脑加以整理的。
    这番闲话用意不在夸奖我自己“用心”思想,也不在推翻科学家思想用脑之说,尤其不在和杜亚泉先生辩“情与理”。我承认人生有若干喜剧才行,所以把这种痴人的梦想随便说出博诸君一粲。
    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