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和道同行(和解道德经道篇)

  • 定价: ¥48
  • ISBN:978750901446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当代世界
  • 页数:210页
  • 作者:和振刚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道同行(和解道德经道篇)》作者和振刚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的研究造诣颇深,通过对《道德经》的解读引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把《道德经》的智慧与企业管理、家庭幸福、身心健康、亲子教育、社会和谐等结合起来,正是经典为我所用,为时代所用的体现。为思想困惑的人们照亮了以“德”为本的和谐前行“道”路,让浮躁的人们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让迷茫的人们坚定了前进的方向。

内容提要

  

    和振刚著的《和道同行》的创作初心是与爱好《道德经》的朋友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对当下如何将《道德经》的智慧运用于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些抛砖引玉的启示。书的内容结构按照《道德经》之道篇(即前37 章)逐章解读,每一章分别由“古文今诵”“古文今译”“古文今解”“古为今用”四个重点部分组成;另外,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将《道德经》与“和文化”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起来同步思考,每一章还增加了“‘和’解本章”的内容。

作者简介

    和振刚
    郑州和之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国学《道德经》智慧传播者
    郑州协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珠峰医院管理学院院长
    协仁珠峰民营医院私董会首席导师
    河南科技学院特邀青年创业导师

目录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不言之教
第三章  无为而治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守中之道
第六章  天地之根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明白四达
第十一章  有无相益
第十二章  持本守真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
第十四章  执古御今
第十五章  为道不盈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信言为贵
第十八章  道废有仁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第二十章  独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从道
第二十二章  曲则能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
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第二十九章  无为无败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自知则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
第三十五章  道淡无味
第三十六章  物极则反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
致谢
大道无形德有声
悟道

前言

  

    以和为纲行于道
    ——任群榜荐序
    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同和振刚老师交往很多年了,和振刚老师不仅是我的益友,更是能为我人生道路指点迷津的良师。
    和振刚老师博学多闻,学有专攻。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研究造诣颇深。我由衷地钦佩他在对《道德经》的解读中闪耀的真知灼见和睿智光芒。他也曾多次表达过对我创业精神的敬佩之意。虽然我正努力地走在创业路上,但听到他的溢美之词,每每令我汗颜不已,也如鞭策一般时时催我奋进。
    同和振刚老师结缘也有地域的关系,他居老子故里——鹿邑,我居吉鸿昌将军之乡——扶沟。同为厚重之地,同是魅力之城,更加上两地相距很近,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首歌唱得好:“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可以顶天立地。”正是有和振刚老师这样亦师亦友知己的一路陪伴,我的创业路才走得无比踏实和自信。
    基于这样的关系,和振刚老师的新著《和道同行》邀我作序。朋友高抬,让我受宠若惊。实在是笔拙才浅,难以胜任,多次推托未果,方才战战兢兢,勉为其难,谈谈我对这部书的个人体晤。
    拿到书稿,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题目中与作者姓氏一样的“和”字。“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对“和”的崇尚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单看《道德经》这部只有八十一章五千言的著作,却有七章直接出现了“和”字,除此之外,还有多处内容与“和”紧密相关。而对于“和”的论述绝不仅仅是老子的专利。《论语‘学而第一》中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季氏十六》:“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和”文化促进了中华文明多元价值的形成,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源点,塑造了华夏文明的性格。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今天,“和”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外交主张,到2008年奥运会上“我和你,心连心”的经典咏唱,再到“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无一不是“和”理念的体现。“和”饱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和”呈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交融,“君子和而不同”,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融合精神,人与天地自然要和谐共生,世界各国之间要和平共处,中华民族要实现长久的和谐安定,一个家庭要实现家和万事兴的美好生活,在个人事业中要与合作伙伴实现和气生财,在自我健康管理中要遵循心平气和的养生之道。在这部书中,作者用他如椽之笔,已诠释至极。
    合上书稿,我不禁再次为和振刚老师竖起了拇指。
    《道德经》不仅仅是一部思想哲学著作,更是集大成者,形而上者,万端之本者。晋代哲学家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两千多年来,对《道德经》一书,注解者甚多,显名者少矣;评述者亦盛,自成一家者鲜矣;传承者盖繁,-得其真旨者寥矣。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在《论六家要旨》中说: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深奥而玄妙。
    我们今人研究老子及其《道德经》所能借助的主要是古籍。而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繁求简,实在是海量的工作。因此,对于今人研究《道德经》,无论他成果如何,单凭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繁琐工作,就足以令人敬佩。这也是我为和振刚老师点赞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他的著作本身。《和道同行》这部书自始至终彰显着作者本人睿智、谦和的光芒,就像他自己在书中说的那样:“由于‘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常无名复归于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特性,大道之奥不是我等之辈能完全『吾透解清的。因此,我就只能从森林中的其中一棵树开始观察,从百花园中的其中一朵花开始嗅香,从内心众多感受中最强烈的那个声音开始细听……这个声音就是——‘和’。”作者的聪颖、敏锐就在于,他洞察到了森林中那棵最特别的树,撷取了一片最富有美感的叶;他甄别出了百花园中那株最芬芳的花,嗅出了花蕊散发的最醉人的香;他捕捉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最扣人心弦的那个灵感,细听着灵感拨动心弦的声音。这个声音从远古传来,两干多年不曾中断,而且愈来愈清晰、强烈。这个声音不但有历史的厚重,更具有时代的色彩和活力。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它是时代的产物,也必然服务于时代。作者把《道德经》的智慧与企业管理、家庭幸福、身心健康、亲子教育、社会和谐等结合起来,正是经典为我所用、为时代所用的体观。这也是我为和振刚老师点赞的又一重要原因。
    通过认真学习这本书,并结合自身从事的医疗、养老行业的现状,深刻体会到“和”在当今家庭和社会中的分量。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里所说的“和”,既有家庭团结和睦之“和”,也有一家人,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和美美之“和”。甚至可以说,后者更重要,它是“家和万事兴”的核心和基石,更是整个社会和谐的核心和基石。
    新的时代,作者用新的思想去解释《道德经》,认真品味该书,还有一些诠释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例如作者对“无为”的解释:无为,那是“为”的一种顺道方式,无为的核心含义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道而为,顺应自然,尊道贵德,敬畏天地,而不能胆大妄为,强行而为,为为而为,强己所为,强人所为。
    在中国进入老龄社会时期,在医养结合的创业路上,从涉及老年人的思想情操、生活起居、个人情感、休闲娱乐、养生保健和社会关爱等各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以《和道同行》为教材,从中找到与“孝敬老人,善待老人,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相关的解读和指导。并以此在全社会倡导敬老新风,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和道同行》的面世,像一盏指路明灯,为思想困惑的人们照亮了以“德”为本的和谐前行“道”路。
    和为贵、孝为道、敬为德,《和道同行》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和理论的新高度,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让浮躁的人们感受到精神的力量,让迷茫的人们坚定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