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自我发展(个体时代如何释放自我价值)

  • 定价: ¥59
  • ISBN:978712135491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电子工业
  • 页数:218页
  • 作者:曾双喜//徐金菁
  • 立即节省:
  • 2019-06-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个体时代,自我价值崛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CEO。
    自我发展八步法将指引您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书中呈现了诸多的实操方法和大量的鲜活案例,这种毫无保留的干货式分享,也体现了凯洛格“赋能于人”的使命。
    在个体时代,如果你想获得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上的成功,《自我发展》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一读。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创造性地提出了“觉醒、定位、规划、行动、增值、反思、平衡、进化”的自我发展八步法,并教你:
    如何正确认识和觉察自我,明确优劣势;
    如何掌控职业方向,制定合适的职业发展规划;
    如何使心智更成熟,使信念更坚定;
    如何不断自我增值,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
    如何拥有专长,持续自我升级,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媒体推荐

    两位作者基于多年的人才测评与人才发展实战经验,将人的职业发展提炼为“觉醒、定位、规划、行动、增值、反思、平衡、进化”八步法,创作了《自我发展》这本书。这本书不打鸡血、不灌鸡汤、不贩卖焦虑,非常具有实操性,堪称佳作。
    ——王成  凯洛格咨询集团、华成战略董事长
    “自我发展八步法”对于不同人生阶段的职场人,如而立之年之前的组织新锐,独当一面、年富力强的企业中锋,或者刚过中年危机、静心再次放手一搏的中国独子时代的空巢人士,都会有很多启发。
    ——孟凡宇  罗普斯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两位老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操经验、平实的管理语言,阐述着人才自我发展的基本逻辑,正所谓“是真佛只话家常”,值得学习和领悟。
    ——陆箐  宗申产业集团人力资源总监
    本书实际上是一本“职业生涯的选择之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职业发展方法,做出正确的职业抉择,确保在战略机会点上投入战略资源,从而在这个VUCA时代建立稳定、强大、不依赖组织的个人优势和品牌。
    ——刘东畅  阿里巴巴组织发展专家
    无论是在学业还是职场的道路上,路途遥远,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或力不从心,但只要你抱有提升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想法,就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获得相应的指导。
    ——杜宇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目录

第1章  探寻
  1.1  自我价值的崛起
  1.2  成功学是如何让人们失败的
  1.3  心灵鸡汤为什么不灵了
  1.4  自我发展的新逻辑
第2章  觉醒
  2.1  难得糊涂,更难得自知
  2.2  跳出自我认知的误区
  2.3  增强自我认知的方法
第3章  定位
  3.1  你适合打工还是创业
  3.2  如何选择一份合适的职业
  3.3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平台
  3.4  如何跟对一位好老板
  3.5  跳槽须精打细算
第4章  规划
  4.1  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
  4.2  把大梦想变成小目标
第5章  行动
  5.1  发展的关键在于行动
  5.2  不做低品质的勤奋者
  5.3  和时间做朋友
  5.4  优秀是一种习惯
第6章  增值
  6.1  学习是过程,增值才是目的
  6.2  信息库的建立——知识学习
  6.3  修道场的搭建——技能提升
  6.4  必经之路——经验积累
  6.5  对世界的原则——心智模式
第7章  反思
  7.1  你真的懂反思吗
  7.2  增强反思的力量
第8章  平衡
  8.1  工作和学习中的平衡
  8.2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第9章  进化
  9.1  有品牌才会有未来
  9.2  打造有生命力的个人品牌
  9.3  个人品牌也需要传播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

  

    成功有方法,发展有路径
    自我发展的困境
    我和金菁从事人才管理咨询工作多年,发现许多人在职业发展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惑。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
    (1)小丁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满怀梦想和激情地加入了一家公司。入职后,他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原以为很高大上的职业却是每天都做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他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努力。
    (2)大李工作快7年了,现在是一名主管。他很想获得职位上的晋升,当上CEO,买房买车等,走上人生巅峰。他对目前的工作并不满意。一是,眼看着自己的很多同学已经是经理、总监了,他们的年薪高达几十万元,而他的工资却少得可怜;二是,当主管3年了,一直没有得到提拔。他为此非常苦恼,甚至不想参加同学聚会。
    (3)陈生今年35岁,是一位部门经理。他很想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因此报读了MBA,考了不少职业资格证,经常参加各种论坛、沙龙,订购了一些网上的语音课程,关注了不少微信公众号。但很长时间过去了,他的能力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升。他想是不是因为自己老了,学不进去东西了?
    (4)大卫是某互联网公司的副总裁。他平时工作非常忙,应酬也多,经常加班、出差,但是家里有很多需要处理的琐事,小孩也需要人照顾,他常常无暇顾及,太太对此颇为不满,责怪他在家庭方面投入的时间太少。他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外部环境变化得太快,他要学的新东西太多,他很想给自己充一充电,却很难挤出时间。
    (5)老邓已经42岁了,一直在工程师岗位上,天天跟机器和图纸打交道。时间长了,他开始产生职业倦怠感,感觉自己面对工作时缺乏激情和动力。他想换个工作,却不知道该从事什么工作,也害怕风险太大;不换工作,却总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也没什么出息。总之,原来的初心好像没有了。
    (6)丽萨是一名职场精英。她本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工作也一直顺风顺水,但是休完产假后,她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工作节奏了,同事笑话她“一孕傻三年”。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她每天的大量时间都用在照顾家庭上,生活中的琐事扰乱了她原有的计划。在工作日的晚上,她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回到家,只想睡一个安稳的好觉。她觉得已经迷失了自我。
    (7)郑总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合伙人,技术出身;公司的另一位合伙人黄总是销售出身。前几年公司发展得非常好,但近两三年业绩一直没有取得突破。对此,郑总认为这是因销售方面出了问题而导致的,黄总认为这是因技术研发不足而导致的。此外,两人都认为出现此种情况和下属的执行力不够有关,员工却认为和两人的决策与战略失误有关。大家各持己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公司效益越来越差了。郑总和黄总十分郁闷。如果你从上述人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需要问自己以下1O个问题。
    (1)你是否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性格特征和职业兴趣?
    (2)你是否思考过5年以后的职业目标,并为此制定了具体规划?
    (3)除了岗位职责规定的工作内容,你还承担了多少额外工作?
    (4)你每周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有多少?最晚加班到几点?一周内最少连续加班多少天?
    (5)你对最擅长的一项工作技能持续投入了多少的练习时间?坚持了多少天?
    (6)你最近一两年掌握了多少新知识和新技能?
    (7)你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都在忙什么事情?每周投入多少时间在自己的学习上?
    (8)你每年看多少本书(技能类书籍,不包括文娱图书和期刊)?
    (9)你一年用于买书、参加培训和其他学习活动的花费是多少?
    (10)你是否定期对自己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
    我和金菁问过很多人以上10个问题,其中大部分人听了之后都觉得自己在自我发展的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得也不够好,那么你需要认真地阅读本书。
    本书的定位
    我和金菁在多年的人才管理咨询工作中,有幸近距离接触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他们当中有企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副总裁、总经理、部门总监、经理,也有技术专家和员工等,在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关于能力发展的一手资料。我们也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学习发展的书籍和文献,并且将自己的调查研究、实践经验和心得感悟总结出来,整理成书,希望对在职业发展上存在困惑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书围绕上述10个问题,从以下6个方面提供帮助。
    (1)正确认识、觉察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劣势。
    (2)掌控自己的职业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3)使自己的心智更成熟,使自己的信念更坚定,持之以恒。
    (4)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并且不断自我增值,让自己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
    (5)拥有一项专长,并且持续自我升级,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6)打造个人品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6方面的内容涵盖本书的9章内容。其中,第1章“探寻”、第2章“觉醒”、第3章“定位”、第5章“行动”、第6章“增值”是本书的核心章节。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吹嘘、不打鸡血、不灌鸡汤、不宣扬成功学,也做不到无所不能。本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下。
    (1)不研究天才的成长规律,不能使你成为天才。
    (2)不教你成功的捷径和投机取巧的方法,不能使你一夜成名。
    (3)不教你投资理财方法和生意经,不能让你一夜暴富。
    (4)不教你吹牛经,不教你如何讨好上司与老板,不能让你立即晋升。
    (5)不针对团队的学习与发展,只针对个体的自我学习与发展,不能让你掌握团队建设技巧。
    (6)不针对官场、商场、情场,只针对职场,不能教你如何做生意和谈恋爱。
    我和金菁也曾因并没有取得较大的个人成就而想放弃写作此书,但后来一位朋友的观点让我们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说在商学院里讲授经营管理课程的教授既没有做过很高的管理职位,也没有经营过很大的生意,却成为很多企业家、高管的老师。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自己发展得特别好才有资格和别人谈自我发展,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自我发展,这样读者是能够接受的。此外,我们身上的草根性使我们的经验和方法更接地气,更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的分工
    本书由我和徐金菁共同创作,两人的大致分工如下。
    (1)我负责本书大纲的撰写与总体框架的设计,负责序言、第1章“探寻”、第3章“定位”、第4章“规划”、第5章“行动”、第8章“平衡”、第9章“进化”的撰写,参与第6章“增值”的撰写,对全书内容进行总体指导与把关。
    (2)徐金菁参与本书大纲的撰写与总体框架的设计,负责第2章“觉醒”、第6章“增值”、第7章“反思”和后记的撰写,参与第8章“平衡”的撰写。
    (3)书中以下称“笔者”代指我和金菁两人,称“曾哥”则指我,称“金菁”则指徐金菁。
    真诚的致谢
    这是我的第3本书,与之前2本不同,这是我第一次与他人合作著书。基于不同的年龄、专业背景、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来共著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在此,感谢本书的合著者金菁在本书创作过程中的坚忍执着与开放包容。
    感谢与笔者合作过的广大客户,是他们让我们有机会接触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上的人,近距离深入了解他们的优劣势和发展轨迹,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一手素材。
    感谢为本书撰写书评的各位朋友、同学、客户与合作伙伴,感谢他们对本书的认可和肯定,他们的赞誉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感谢凯洛格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成先生在工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支持,感谢公司各位同事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在写作过程中,太太林榛给我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我两个可爱的儿子曾楚为和曾楚涵给我带来的精神动力。
    希望本书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曾双喜
    2018年3月于羊城

后记

  

    用我思考的余温,温暖你前行的赤足
    经历者、思考者
    写完这本书,前前后后已经过去两年,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曾哥,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位领导和职场引路人。我们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人才管理咨询服务,涉及建立人才标准、实施人才测评、开展人才盘点和提供人才发展,每次撰写方案时,写到项目价值,总忘不了要提一提,我们和企业共同做的这件事对个体(每位员工)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了解自己的能力特征,加深自我认知,以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这是我们非常期望带给大家的体验,但碍于项目主体是企业,项目中的人才测评和反馈往往只是刚刚揭开个体发展的序幕。因此,曾哥和我决定更多地从个体角度,好好琢磨一下自我发展这个主题。
    虽然,我们两人无论在年龄、个人经历还是思考认知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也因为如此,不同的特质让本书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可能性。曾哥在职场多年,经历过低谷高峰,做过技术岗位也管理过团队,如今还是两个宝宝的父亲,他能从人生发展阶段,从自己的取舍选择,从多年的测评观察经验等多重视角来解构自我发展这一主题。而相比之下,我工作刚刚3年,似乎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但8年的专业沉淀,让我更擅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行为,而我本身就正在经历着自我发展的困惑也思考着如何实现发展,这种当事人和旁观者重叠的身份,也让我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每当他人得知我的专业是心理学后,常常会发生下面一段对话。
    对方:“你猜猜我现在想什么?”
    我:“……”
    我:“猜完了。”
    对方:“啥?”
    我:“你猜。”
    心理学显然不是算命看相,那心理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心理学是对人们的行为和背后的心理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这些概念听起来很大很虚,仿佛很难联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但在思考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心理学本质的描述又跳了出来,和自我发展形成印证。首先,你需要描述现状,明白自己当前是什么样的?仅是能够描述现象还只是流于表面。其次,你还要挖掘行为和结果背后的深层原因。当人们对各种变量清楚之后,预测行为、控制行为就成为可能。最后,通过反复练习和成长,才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万事开头难,结尾也难
    确定主题之初是令人兴奋的,但当真正开始动笔后,总会陷入时而激情澎湃、文思泉涌,时而一卡壳就是几周没有文字蹦出的境地,担心自己写得不好,语言不够通俗,也会否定自我,认为自己不到30年的成长经历不足以指导他人。书中提到的经历混淆经验、自我否定、心智模式难更新等现象也都在我身上试了一轮。
    我开始思考两个问题: (1)这本书究竟能让读者获得什么? (2)写这本书的过程又让我获得了什么? 先来回答第1个问题,在写书期间,曾哥和我都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书籍、个人发展案例和文献材料,这些海量的信息和我们的思维交流碰撞,最终浮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脉络(八大步骤),摆在你面前的十几万文字已经乘风破浪,>中出了信息的海洋,精练而优美。 管理咨询从业者的身份和测评项目的经历,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大量对自我发展存在困惑的职场人,既有初入职场依然热血澎湃的“小年轻”,也有在岗多年激情不再的“老员工”,在各个阶段,我们都会对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充满疑惑。换句话说,你们的痛,我们都懂。 而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成功学的书籍,内容通常三分鸡汤,七分鸡血,初饮而下似乎特别过瘾,但谈到行动依然无从开始。我们日常做方案,总是聚焦于最终应用和落地,即使把项目价值和意义说得天花乱坠,如果不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应用于实际,都是白费努力。我们在书中提出了很多自我提升和改善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特点?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和领导?如何突破自己的心智模式、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再来说第2个问题,写作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自我实现的过程。其实每当想到自己的文字要公之于众,接受读者的阅读和指正,心理上还会有些不好意思,有点忐忑,也有点期待。作为人类,我们本能中就有分享和表达自我的需要和动机,我愿意把我觉得好的理念和方法传递给大家,并不是因为它绝对正确,而是一切都在探讨之间得以澄清,无限接近正确,也许我们和读者你并不能立刻面对面交流,但也非常希望诸位能够继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探索自我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这种对更好自我的追求,让平常不再庸常。 一切才刚刚开始 自我认知与发展是人们穷其一生的主题,愿此书成为你拨开漫漫迷雾的一束微光,愿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与经历最终点燃火炬,照亮前方。我们无益再多给你一碗鸡汤,却还是奉献了一桌美味的思想盛宴;我们力求给出你发展的各种方法和招式,但也还需要你勤练内功,知行合一。 自我发展的路上,你我都不孤单! 徐金菁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