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思维科学、逻辑学

整合思维

  • 定价: ¥59.9
  • ISBN:978721309373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页数:238页
  • 作者:(加)罗杰·马丁|...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3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全球极具影响力的50大商业思想家之一、罗特曼管理学院前院长罗杰·马丁总结十多年商业咨询经验的经典力作。
    成功领导者制胜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能够同时处理两种对立观点,并在综合各方优势的过程中取得突破。
    宝洁首席CEO戴维·泰勒、IDEO设计公司CEO蒂姆·布朗强烈推荐!

内容提要

  

    罗杰·马丁思维方式系列之一。整合思维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为我们解决最困难的问题提供新的方案。本书作者告诉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一新奇的心智模式来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不是在不满意的选项中做出妥协。本书充满了各种操作技巧、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洞见,让每一个想要掌控未来的领导者有了触手可及的实践指南。

媒体推荐

    整合思维是商业和生活中必需的一种重要技能。《整合思维》一书深入介绍了这一思维方式,马丁教授的另一本书《整合决策》提供了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的方法。两本书相辅相成,能够帮助你系统地掌握这种思维方式。
    ——IDEO公司首席执行官  蒂姆·布朗
    整合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它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让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观点做出更好的选择。我一直在努力成为这种方法的践行者,因为我真的相信,这种方法会带来更有效和更有创造性的选择。
    ——宝洁首席执行官  戴维·泰勒

作者简介

    罗杰·马丁(Roger Martin),以实战闻名的商学院教授,全球TOP50商业思想家之一,Thinkers50榜单排名第3,提出了整合思维和设计思维。
    马丁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达15年之久,同时也是多家世界级大公司菌席执行官的高级战略顾问。马丁是《商业周刊》在线创新板块和设计频道栏目的专栏作者,同时还经常受邀为《金融时报》的“决策思维”栏目和《华盛顿邮报》的“领导力”栏目撰写文章。2007年,罗杰·马丁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位商学教授之一;2013年,罗杰·马丁被《福布斯》评为年藏全球最具影响力商业思想家第3位。马丁对管理界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提出了足以改变公司领导者思维模式的两个创新理论,一个是整合思维,另一个是设计思维。

目录

前言  用整合思维解决对立性问题
  整合思维的优势
  整合思维的成功案例
  先思考,再执行
  探究整合思维者的思考方式
  整合思维是可以习得的
第一部分  整合思维的三大特点
  01  特点一,绝不退而求其次
    决策过程的4个阶段
    整合思维者的决策过程
    整合思维各阶段的特点
    勉强“二选一”,不如创造新想法
  02  特点二,保持开放的观念
    现实模型不等于现实本身
    以常规路径提出独特方案
  03  特点三,远离简单化和专业化
    简单化,做最好的糟糕决定
    专业化,个体的最优方案伤害整体利益
    创新源于复杂性
第二部分  整合思维的思考框架
  04  立场、工具与经验,个人知识体系的3个要素
    立场:你是谁,你追求什么
    工具:理解你所在的世界
    经验:磨炼你的敏锐度和技能
    立场、工具与经验的相互作用
    个人知识体系对整合思维能力的影响
  05  要素一,立场,发现对立模式的利用价值
    整合思维者的立场综述
    立场1,现有模式没有反映现实
    立场2,利用而非畏惧对立模式
    立场3,相信一定有更好的模式存在
    立场4,我能发现更好的模式
    立场5,向复杂空间探索
    立场6,给自己充足的探索时间
  06  要素二,工具,在事物间建立联系
    工具1,生成式推理
    工具2,因果建模
    工具3,断定式质询
  07  要素三,经验,用过去创造未来
    立场和工具影响经验
    经验影响立场和工具
    经验1,专业能力
    经验2,创造能力
    最有效的经验,掌控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结合
结语  成为一名整合思维者
参考文献

前言

  

    用整合思维解决对立性问题
    1999年9月,李秦(Michael Lee-Chin)遭遇了商业生涯中最严重的危机。他经营了十多年的资产管理公司AIC正面临倒闭的风险。形势不容乐观,但李秦还是下定决心扭转局面。
    李秦以前也有过艰难岁月。他是混血儿,母亲是牙买加人,父亲是中国人,家里有9个孩子,他排行老大。在家乡牙买加安东尼奥港,李秦备受排挤,邻居家的孩子经常嘲讽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他告诉我,觉得自己“两不像”,既不像中国人,也不像牙买加人。
    李秦的母亲和继父都在当地的超市上班,他们工作勤勉,活得很有尊严,母亲还兼做了另外两份工作——图书管理员和雅芳销售员。靠着努力攒下的积蓄,父母最终创办了超市,但家里仍不算富裕。那时他们从没想过,大儿子有一天会登上《福布斯》杂志全球亿万富豪榜。
    1970年,李秦来到了加拿大,在位于安大略省哈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就读。毕业后,他干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工作,包括铁路机师和酒吧保镖,同时他也在寻找自己真正的人生使命。由于性情温和、态度友善、反应机敏、体型高大,身高1.95米,李秦天生就是干销售的一块好料。李秦还发现自己对投资也很有兴趣。1983年,他借了40万美元炒股。到了1987年,他用赚到的钱买下了AIC,这是一家管理着60万美元的客户资产的小型投资咨询公司。
    作为沃伦·巴菲特的崇拜者,李秦在AIC采用了与共同基金行业几乎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传统的共同基金管理人通常同时持有一两百只不同的股票,每隔18个月才会将整个投资组合做一次调整。但李秦的AIC“领先基金”(Advantage Fund)效仿了巴菲特的方法,长期且相对集中地持有投资组合。该基金长期持有一二十只股票,正如他所说,“基本会永远持有它们”。李秦“买入、持有并获利”的投资策略收效很好,到了1999年,他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了1万倍,达到了60亿美元。
    然而,就在1999年,跟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一年发生的事情一样,局面开始急转直下。投资者疯狂买入互联网公司股票,投机炒作初创型企业,短线交易也突然变得很受欢迎;而共同基金买入并持有的投资策略,以及金融业、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股票组合似乎已经变得过时了,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很多投资者对AIC的投资理念失去了信心,“领先基金”遭遇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净赎回,流出基金的资金比流入基金的新资金还多。
    1999年9月2日早上,李秦和AIC跌入低谷。李秦打开当天的报纸,发现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专栏作家写了一篇文章,抨击AIC的基本商业模式并呼吁投资者趁他们的投资组合还值点钱,赶紧赎回自己的资金。这篇文章预言,为了获得足够的现金应对赎回潮,AIC将不得不出售“领先基金”持有的很多股票。这位作家还预计,被迫出售资产将进一步压低该基金所持股票的价格,这反过来会让基金净值进一步下滑,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赎回,新的赎回潮会导致更多的股票抛售并形成净值下滑的恶性循环。总而言之,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直到AIC破产。
    李秦对那天早上的情景记忆犹新。“我感觉糟透了!”他向我坦承。尽管压力巨大,但他觉得这个试图吞灭AIC的危机中也暗藏着一种机会。他向我解释,“危机”一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危”和“机”。
    ……
    整合思维是可以习得的
    整合思维能力是少数人先天具备的天赋,还是可以有意识、有方法地后天培养的能力?开篇引用的菲茨杰拉德的名言暗示,整合思维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只适用于那些拥有一流智力的人。相反,钱伯林以明确的发展观认为,整合思维是一种技能和实践,普通人也能培养这种能力。在钱伯林看来,整合思维就在那里,等待着人们去运用。人们通过利用整合思维,能培养通过提出整合方案来解决难题的能力: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形成某种特别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是值得传承下去的,因为作为教育的一个因素,它的学术价值是很明显的。如果人们可以多年坚持,就能培养出与这种方法相应的思考习惯,即所谓的平行思维或复杂思维,而不是简单、连续的线性思维。思维过程是很复杂的,而且心智似乎具备同时拥有不同观点的能力。不同的现象既可以用分析的方法理解,也可以用综合的方法理解。
    整合思维能力是不可教授的,还是说它可以教授,只是学生很难学会?它是像菲茨杰拉德说的那样,是一种纯粹的智力表现,还是像钱伯林认为的,是一种需要反复练习的技能和实践?
    我的课堂经验表明,但并不能证明,我们可以教学生运用整合思维,学生也会通过练习变得熟能生巧和更加自信。但很显然,整合思维不是教出来的。这个世界能教出大脑外科医生或者电脑工程师,但不能教出整合思维者。整合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脑海中的一种隐形技能,这种技能是有意或无意培养整合思维的结果。很多人似乎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或者不知道整合思维与日常思维有什么区别。他们只是在运用整合思维,但局外人可以观察、描述和分析他们的思考过程。通过这种有意识的、系统的研究,讲授思维过程的方法就逐渐成形了。
    接下来,我将开始探讨整合思维。首先,我将在第1章把整合思维过程分解成4个阶段:重要因素、因果关系、架构和解决方案。然后,我将在第2章表明,整合思维者从现实中识别出规律的能力有多么重要,这将有利于他们应用4个阶段来提出解决方案。接着,我将在第3章阐述简单化和专业化如何让整合思维变得更困难,并描述这两种力量是如何相互冲突的。随后,我会在第4章为构建整合思维能力引入一种框架。最后,我将分别在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描述如何具备该框架3个组成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立场、工具和经验,以及如何讲授每一种要素。

后记

  

    成为一名整合思维者
    在本书中,我们呈现了整合思维者个人知识系统的典型特征,即立场、工具和经验。
    将这些立场、工具和经验结合起来,整合思维者就能更熟练地掌握如何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个人知识系统还能帮助你变得更专业,但你需要耐心,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
    说到耐心,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灵感的整合思维者,你需要丰富的经验来打磨敏锐度和技能。对多数人而言,这种敏锐度和技能即使不需要花几十年来培养,也会花好几年,正如人们在12步疗法小组中所说的,“时间本身就需要时间”。通过采纳6个立场,你就能更有耐心建立起一个框架,以打造需要的工具,积累经验,打磨出敏锐度和技能。
    至于反思,它会在培养整合思维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你学到的每一个经验。我们天生倾向于先思考再行动,却很少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已故的伟大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65年的一次演讲中点评了这一问题:
    人们总是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得出最明显、最简单、最清晰的结论。人们总是发现,自己常常看不到明显的结论,也许这只是因为,只要我们把惯有的想法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就不可能看到明显的结论。
    本书遵循了德鲁克思想的精髓,试图得出理所当然的明显结论。这一明显结论就是,获得巨大成功的商业领导者与大多数领导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运用的整合思维并不是高科技,而是可以感知和习得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和创造力,而两者来自经验。反思有利于克服惯性思维,让经验更有价值。当拒绝了惯性思维时,你就能强化整合思维,并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
    亲爱的读者们,建立起你的知识体系,学会整合思维的艺术和科学,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努力工作、勤于思考、不要偷懒,因为这个世界需要你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