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思维科学、逻辑学

创新化生存(精)

  • 定价: ¥59
  • ISBN:9787547734872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日报
  • 页数:317页
  • 作者:王可越
  • 立即节省:
  • 2019-11-01 第1版
  • 2019-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当今时代普遍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够生存,而在创新的逻辑下,唯有行动和尝试才能解决我们的焦虑。
    5大思考工具+33条思维突破点,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在过去5年中,作者及其团队从美国、德国引入“设计思维”的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创新指导,从中总结出5大思考工具+33条思维突破点,从中发现创新化生存的方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创新方法!荣获2016 SAP大学联盟创新思维课程突出贡献奖!

内容提要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假装达成共识?
    为什么我们明明在看,却对很多事物视而不见?
    当今时代普遍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坚信不疑并辛苦准备的事业,都有可能被瞬间颠覆。在这个高速变化的不确定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生存。
    在过去5五年中,作者及其团队从美国、德国引入“设计思维”的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创新指导,这些实践也构成本书创造力思考的基础。在培训中,作者发现大多数人的焦虑并非来自行动,而是来自“想象”,而在创新的逻辑下,唯有尝试和行动才能解决我们的焦虑。
    本书的主题是“创新”,重要特征是“跨界”。可以说,当今时代所发生的任何创新,几乎都是跨界完成的,而人要具备跨界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拥有完整的创新力。
    跨界创新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不断反思、感受、洞察、创新、行动中积蓄能量的人,才能在激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创新化生存的能力。

作者简介

    王可越,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爱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访问学者,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创新资深导师。
    作为大学老师,曾与文化部、教育部、SAP大学联盟合作,培训大学教师、文化行业管理人员数百人,2016年获“SAP大学联盟创新思维课程突出贡献奖”,2017年获“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艺术组冠军。
    作为创新导师,曾与团队一起将设计思维创新体系率先引入中国,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共同解决真实商业与社会问题。主要客户有:联想、大众(中国)、奥迪、奔驰、可口可乐、平安保险、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比利时UCB公司、德国SAP公司、法国VALEO公司、武昌区政府等。
    作为豆瓣活跃作者,文章受到青年用户的广泛欢迎,曾创造单篇?章12000+赞的纪录。
    相关专著:《设计思维创新导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译有《创意风暴》等。

目录

序 用行动思考的创新逻辑
第一部分 反思:为什么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1.判断一个人,用他的问题而不是答案
  2.你是否手拿锤子,满世界找钉子?
  3.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4.我们通常是在消费某种幻象?
  5.辛苦省下的时间,再亲手杀掉它
  6.从玩儿开始,以无用告终
  7.为何我们总会假装达成共识?
  反思之旅:未来,如来
第二部分 感受:为什么我们明明在看,却往往看不见?
  8.为什么你有眼睛却看不见?
  9.为什么数据无法支撑真正的创新?
  10.为什么情感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11.你愿意为仪式感付费吗?
  12.为什么你有话说不出?
  感受之旅:看见得越多,偏见越少
第三部分 洞察:不确定时代的确定性
  13.为什么大口吃汉堡会让男人产生自豪感?
  14.改变道路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
  15.如何把方便面做成法式大餐
  16.为什么面具背后没有面孔?
  17.为什么小包装食品能降低心理负担?
  18.不安的焦虑,助长了创造动力
  洞察之旅:“95后”用户的矛盾情感
第四部分 创意:思想的降落伞,只有打开才有用
  19.为什么“经典”不是好词儿?
  20.冰火混合的创意盛宴
  21.烟头、苍蝇与彩色街道
  22.创新,从重构空间开始
  23.讲故事的人,也在故事之中
  24.用感性蒙太奇创造快感
  创意之旅:9999把椅子
第五部分 行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5.我要成为诗人,我要成为恶棍
  26.从“用脑思考”到“用手思维”
  27.“失败越早,效果越好”
  28.特立独行的蚂蚁
  29.赋能,从外部驱动到内部驱动
  行动之旅:创新工作坊
第六部分 创变:用创造未来的方式预测未来
  30.像设计师一样创新
  31.T型人才,跨界时代的创新者
  32.人群、渴望与聚光灯
  33.如果船翻了,头等舱又有什么意义?
  创变之旅: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思考
写在最后 如何避免成为快乐的机器人

前言

  

    用行动对抗焦虑的逻辑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讲过一个关于火鸡的故事。
    饲养场的一只火鸡发现,每天上午9点主人前来喂食。火鸡并不急着做出结论,而是通过累积观察掌握了上午9点喂食的规律性证据:无论晴雨,无论冷热,无论周末还是平时,各种情况下的观测数据都是一致的,足以归纳得出结论:“主人总是在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可是,就在圣诞节前一天的9点,主人没有给火鸡喂食,而是将它杀了做菜。
    另一个故事是来自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探讨的“黑天鹅现象”。
    17世纪之前,欧洲人在看了成千上万的白天鹅后,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有一天,他们来到澳洲,发现这里居然还生活着黑天鹅,“啊,世上原来还有黑天鹅存在”。“天鹅是白色的”的信仰立即崩塌。
    我在企业和大学讲课时经常提到“火鸡故事”和“黑天鹅现象”,并以这两段故事让我们思考当今时代的不确定性。
    最近10年,难以预测的事件发生的频率及可能性越来越高。令人顶礼膜拜的创新模式,短短几年之后就成了反面典型。一本书还是新的,其中的案例却都死了。创新培讲师、作家需要不断更新案例和说辞,随时提防“心灵鸡汤”过期,甚至变成毒药。
    “火鸡”或“黑天鹅”之类的意外已成为常态,并随时制造着颠覆性的影响。
    当今时代最大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坚信不疑并全身心投入的事业,都有可能被瞬间颠覆。
    最近几年,我先后去美国和德国访学,目睹世界各个角落都在发生变化。然而,如今在中国的变化则要强烈得多。
    来自美国、德国的合作伙伴,每次到中国都会发出感叹:简直难以置信!国内快速涌动的创新气氛,让他们印象深刻——微信、微博的产品设计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移动支付、APP地面推广,席卷每个大街小巷。
    对中国人来说呢?就不仅仅是“印象深刻”那么简单了。我们都在旋涡中搅动,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在商业领域,新发明瞬间颠覆了旧秩序,比如微信抢走了电信的生意,诺基亚从自信爆棚到彻底失败。
    在职业领域,新思想颠覆了旧经验,很多专业问题却用非专业方式得以解决。
    在学习领域,大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到毕业时可能一大半已经过时了。
    我经常对学生和客户开玩笑说:“创新,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在这个高速变化的不确定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生存。只有创新者才能不断应对新问题,酝酿新办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行动应对不确定件事件的发生。
    用创新实现自我救赎
    学会“创新化生存”,也许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400年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当心被我们自己思想的丝线束缚。但我们老是犯这种错误,老是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我们经常编出简单的理由或故事来解释我们尚不知晓(而很有可能是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复杂事情。
    400年后,技术发展带来的颠覆性更切实。比如,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代替了一半人的工作,你是失业的,还是有工作的?在世界的分工形态中,你的价值何在?如果你没有价值,又如何获得幸福感?
    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在从获得温饱和安全感的阶段,上升到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阶段。
    诸如“佛系青年”的流行,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焦虑的自嘲式表述:理想目标离我越来越远,那就让我先休息一下。
    不过,搁置的焦虑并没有消失,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强烈。我们都踏上了一台时代的跑步机,如果不持续奔跑,只怕就被甩下来。
    唯有创新化生存,才是人类的救赎。创新赋予人意义,让人们不再局限于自我,不再孤独。在不确定的时代,创新不是选修课,而是自我救赎的必修课。
    在创新的逻辑下,解决焦虑最好的方式是尝试和行动。
    创新是探索的,而不是回顾的。
    创新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而不是解释合理性的。
    创新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
    创新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这是一整套积极的人生哲学,能够拯救当下无意义的生活。
    ……
    以上现象可总结为两种倾向:第一,孱弱的感受力让心灵枯萎,只剩下千瘪的数据和理论推导。比如将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骤,学习和工作都仿佛是流水线上的装配活动。第二,非理性的情感宣泄,贬斥理性思考,无限度的自我抒发,毫无思考或行动重点。
    对于缺乏感性,英国作家托马斯.德.昆西指出:“无论思考力多么有用,多么不可缺少,单纯的思考力是人类心灵中最低下的能力,并且也是最不可靠的;但是大多数人却除了思考力外什么也不依靠。”为此,他举的例子是,请某人画一条街道的图,思考力压制了他的眼睛,他会画一条水平线。
    缺乏感性信息的输入,思考就会变得十分匮乏。在发达理性的背景下,尤其在一切数据化的背景下,强调右脑的感性就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对于后一种——“感性大于理性”的情况,在我平时接触的艺术类学生中尤为明显。艺术思维的极端是:鼓吹自我表达,认为不受干涉的表现是天经地义的。他们排斥理性步骤,讨厌规则指引,似乎理性是“反艺术”的。然而我必须强调:一切形式,都是对情感表达的规训。不加限制的自我抒发,甚至是有害的。对于艺术学生而言,需要理性思考,对感性进行反思,选择更合适的创作方向,让创作更锐利而不是“顺其自然”。
    因此,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提升创新力的方法是要加强理性。而对于理性思考的专业人士、管理者等来说,则强调感性。
    过度强调理性,会丧失感知新东西的能力。过度强调感性,又会陷入自以为是的混乱。所以,“创新化生存”强调平衡的创造力。
    跨界的创新之路
    即使在食不果腹的石器时代,原始人也会在岩洞的墙壁上留下稚拙的创作。在工业时代前期,有些人冒着机毁人亡的风险,也要不断尝试飞行。
    可以说,人类历史也是一部创新的尝试史。创新也许是最复杂的人类行为。创新是伟大的,而人要为自己,也为世界做出改变,将思想、点子转化为创新实践,这就是所谓万物灵长的骄傲吧!
    心理学家罗洛.梅z认为:“人要自我实现,得到关于存在的终极价值感,只能通过创造性活动。创造所带来的快感,远大于其他。”因此,我们通过创新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命力量。
    创新究竟是什么?根据我的定义:创新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创新力施展的过程中,理性呈现为意志力——我要做什么?而感性则体现为“爱”——对世界的关切。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循环,最终汇聚到行动。这就是创新力的全过程。
    最后谈谈本书的写作。本书的主题是“创新”,重要特征是“跨界”。读者既能够读到艺术、人文方面的案例,又可以接触到当今世界的商业和科技思潮。我相信,当前时代所发生的任何创新,几乎都是跨界完成的,而人要具备跨界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具备完整的创新力。
    说明一点: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思路,为读者开辟可能的视野,而不是给出确切的答案。
    创新化生存,首先是唤醒个体的思考,或者说“创新之心”。
    唯有不断地用头脑思考,从心灵感受,以热情尝试,才能在激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创新化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