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幸福/牛津通识读本

  • 定价: ¥39
  • ISBN:978754478163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译林
  • 页数:140页
  • 作者:(美国)丹尼尔·M....
  • 立即节省:
  • 2020-09-01 第1版
  • 2020-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我们一生都渴望获得幸福,但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们却面临数不清的难题与疑惑。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为何依然难以收获幸福?本书作者、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副教授丹尼尔·M.海布伦博士一反心灵鸡汤式的写作方法,从科学角度着眼,用理性的分析为大众解答关于幸福的迷思,剖析幸福的来源,对实现美好人生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内容提要

  

    千百年来,幸福都是人类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美好人生的一项衡量标准。幸福是否真的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丰衣足食、功成名就、笑口常开、自得其乐……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称得上幸福?幸福的程度可以被精确测量吗?在这本内涵丰富的小书中,作者丹尼尔·M.海布伦博士用幽默平实的语言详解幸福的内涵,悉数幸福的来源,并对物质、美德、福祉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现美好人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媒体推荐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人们用科学的视角审视那些“不一样的幸福”,从而帮助大家理性地看待幸福,科学地认识幸福,用人文与进步的历史思想面对生活中的不开心、不快乐,甚至痛苦与悲伤,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有意识地经历人生,让人追问并界定自身所有行为中固有的意义;通识教育使人勇于剖析自我、批评自我,从而看顾好自己的生活,在渐次展开的人生画卷中游刃有余。
    ——德鲁·福斯特(哈佛大学前校长)
    “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一定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帮助。祝愿在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事业中,在所有渴求知识的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画卷的道路上,这套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骏(南京大学前校长)
    这套书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世界广阔又新奇,因为我们目光所及的任何地方,从萤火虫在暗夜中闪烁的光亮到奥登为叶芝写的挽歌,总有一些东西在激起我们的好奇心,总有一些我们想要了解的生存片断。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博学者,但每个有这种渴望的人都是学问爱好者——一个热爱知识本身的人,知识在他眼里动人又令其喜悦,能带来安慰和乐趣,并引起惊叹和敬畏。
    ——凯瑟琳·舒尔茨(《纽约客》)

作者简介

    丹尼尔·M.海布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副教授,罗格斯大学哲学博士,在心理学、道德伦理、人类福祉等领域深耕多年。著有《追求不幸:难以实现的福祉》(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等数篇论文与专著。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惊人的事实
第二章 幸福是什么?
第三章 生活满意度
第四章 测量幸福
第五章 幸福的来源
第六章 超越幸福:福祉
第七章 跳出自我:美德和意义
第八章 美好人生
索引
英文原文

前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彭凯平
    作为一个心理学教授,这么多年来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幸福?”。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很不相同。有没有一些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元素,可以让人们在不同的观念中找到那些关于幸福的共同启示呢?
    对幸福的感受可能是几千万年的人类进化史选择出来的人类优势。相比其他的哺乳动物,人类在组织形态学方面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征,比如狭短的骨盆、裸露的表皮、健硕的大脑等等,所有这一切形态特征催生了很多人类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性。我们喜欢思考、有智慧、会交流、爱说话、有责任心、心地善良、重视合作、理解他人等等,这都是人的本领,其他野兽在这些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我们。过去,学者们片面地解读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造成二十世纪人类巨大的互相残害,带来各种形式的冲突,引起战争和种族清洗,最终害苦了我们。而我们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弘扬人的积极天性,方能道法自然,让人幸福。举一个特别简单的证据,人类有一对重要的神经叫迷走神经,这是人体内最长最古老的神经通道,发源于脑干,通过咽喉、颈部抵达心肺内脏,再到贲门附近。长期以来,科学家以为迷走神经只跟呼吸、消化、心脏活动和腺体分泌有关系,后来才发现它与道德、快乐、幸福行为密切相关。当迷走神经张开时,人们就特别开心。人类站起来以后,迷走神经自然而然就是舒展的状态。当你看到美好的事物,你会有什么反应?一定是抬头挺胸、心胸开阔,此时迷走神经便充分舒展。当你发现事情糟糕时,会大喊“哎哟”,声音短促、急迫,此时迷走神经就受到压迫。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头上的浩瀚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为什么仰望星空和思考道德会产生一模一样的反应?康德是个哲学家,他不知道原因,但是他有这种体验,这其实就是迷走神经张开之后自然而然带来的体验。
    幸福也不是简单的快乐,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在英文里,“幸福”和“快乐”用的是同一个词happy,所以说英文的学者过去一直在争论是幸福重要还是意义重要。其实,我们中文很智慧,幸福与快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二者之间没有矛盾。意义是大脑前额叶的产物,是智慧和理性创造出来的感受,也是各种神经机理和文化的作用。意义的标志是一种智慧的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人看云舒云卷、落霞孤鹜、鸟欢蝉鸣、花开花谢,都能领会其中之意而生愉悦之情,这就是有意义的快乐。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人们用科学的视角审视那些“不一样的幸福”,从而帮助大家理性地看待幸福,科学地认识幸福,用人文与进步的历史思想面对生活中的不开心、不快乐,甚至痛苦与悲伤,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确,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有很多突出的负面事件,类似于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手足无措、猝不及防,但是内心强大积极的人,总能在这些时候找到生活的快乐,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让自己幸福起来的方法。这是人性的光辉,更是大自然对人类心灵最珍贵的馈赠。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写过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描述了她自己一种重要的心灵体验,其实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真诚劝告。她说:“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在森林里面走了一个小时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我一个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人却看见了无数的事情。我看到一片叶子上对称的美感,我看到银杏树表面那种光滑的触感,我看到树枝上那种粗糙的凹凸不平。我作为一个看不见的人可以给那些能够看见的人一个启示:去善用你的眼睛,就像明天你将会失明一样;去聆听美妙的天籁、悦耳的鸟鸣、奔腾的交响曲,就像明天你将会失聪一样;去用心抚摸每一个物件,就像明天你将会失去触觉一样;去闻花香,去品尝每一口佳肴,就像明天你将永远无法闻到香味和品尝味道一样。”
    用心去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幸福在身边,幸福在眼前,幸福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