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 定价: ¥59.8
  • ISBN:978711550954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页数:213页
  • 作者:(日)池谷裕二|责...
  • 立即节省:
  • 2019-07-01 第1版
  • 2021-04-01 第19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为何看过的东西会转头就忘? 如何才能摆脱“死记硬背”“心浮气躁”的学习困境?
    大脑忘记的事情,总是会比记住的多,这是人脑的机制。
    在考试前熬夜背诵的内容,多会很快被遗忘,但我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可以牢牢记住。如果我们能利用人脑的这种“生理规律”,就能有效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
    本书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人脑“记住与遗忘”的原理。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人脑“记住与遗忘”的原理,不仅呈现了人脑筛选、存储信息的奇妙机制,还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欺骗大脑”实现“长期记忆转化”的记忆方法。此外,针对“记忆困扰”“动机不足”等常见的学习问题,作者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科学建议。本书可作为学生和职员复习备考的应试指导,也可作为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高效记忆法”指南。

媒体推荐

    这本书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又亲切地指导我如何改正,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力量。虽然本书的主题是“考试”,但其中关于记忆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到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的孩子正准备参加小学入学考试,读这本书还有点儿旱,我非常期待将来能将书中的建议传达给他。
    ——读者评论
    读过很多与考试相关的方法指导图书,这本书着实让我了解了大脑的记忆原理。知道大脑记忆的途径与方法后,学习也变得更加有信心、有把握,让自己的大脑去学习也变成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当然,面对考试也不是问题了。
    ——读者评论

作者简介

    池谷裕二(Yuji Ikegaya),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1970年生于日本静冈县,1998年取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2002年起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业为神经科学与药理学,研究领域为人脑海马体与大脑皮层的可塑性。现为东京大学药学研究所教授,同时担任日本脑信息通信融合研究中心(CiNET)研究主任、日本药理学会学术评议员、ERATO人脑与AI融合项目负责人。
    2008年获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表彰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获得日本学士院学术奖励奖。
    池谷博士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讲解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在日本拥有众多读者粉丝。著有《考试脑科学:脑科学的高效记忆法》《进化过头的脑》《脑的辩解》《单纯的脑,复杂的“我”》《脑的奇妙嗜好》等。

目录

第1章  记忆究竟是什么
  1-1 能力只能用考试检测吗
  1-2 神经元“创造”出的脑
  1-3 记住与忘记
  1-4 认识海马体
  1-5 加油吧,海马体!
第2章  “欺骗”大脑的方法
  2-1 无论是谁都会忘记
  2-2 好方法?坏方法?
  2-3 反复记忆的效果
  2-4 蛮干终究是徒劳
  2-5 人脑更重视输出
第3章  海马体和LTP
  3-1 掌握记忆关键的LTP
  3-2 童心是提高成绩的“营养素”
  3-3 所谓回忆
  3-4 感动式学习法
  3-5 狮子记忆法
第4章  不可思议的睡眠
  4-1 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4-2 梦能培养学习实力
  4-3 睡眠和记忆
  4-4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4-5 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期
  4-6 能有效利用全天时间的学习方案
第5章  模糊的大脑
  5-1 记忆的本质
  5-2 面对失败,毫不气馁的积极态度最重要
  5-3 人脑和计算机的差异
  5-4 客观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
  5-5 记忆原本就是模糊的
  5-6 用“反省”代替“后悔”吧
  5-7 带着长期计划去学习
  5-8 先扩大擅长科目的优势
第6章  天才的记忆机制
  6-1 改变记忆的方法
  6-2 联想很重要
  6-3 向别人讲述学到的知识
  6-4 声音、听觉与记忆
  6-5 理解记忆的种类和年龄的关系
  6-6 根据阶段改变学习方法
  6-7 方法记忆的魔力
  6-8 会“膨胀”的记忆方法
  6-9 为什么要持续努力
脑心理学专栏
  1 色彩心理学①
  2 色彩心理学②
  3 组块化
  4 莫扎特效应
  5 乙酰胆碱
  6 情绪唤醒
  7 快速眼动睡眠
  8 恢复精神和注意力
  9 生物节律
  10 外在动机
  11 偏好效应
  12 行动兴奋
  13 葡萄糖
  14 “开头努力”与“结尾努力”
  15 BGM
  16 恋爱期的脑
  17 小矮人
经验谈
  1 选择高一时学过的科目对高考不利?
  2 高效率的英语单词记忆法
  3 我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
  4 记忆天才的秘密
  5 考试恐惧症
  6 生物节律与高考
  7 感到“有趣”的瞬间
  8 参考书的难易程度
  9 利用糖果和口香糖取胜
  10 各门科目的学习顺序
  11 大人们基本都忘了在学校学过的知识
  12 选择参考书的要点
  13 独家阅读法
  14 通过分析词源背英语单词
  15 竟然不能去师资优秀的补习学校?!
  16 竟然有人很喜欢考试?
  17 应届生的成绩会在临近考试前提升
后记

前言

  

    本书是拙作《高中生学习法》的修订版。
    《高中生学习法》出版已有十余年。这期间,脑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十几年前无法解释的事情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明晰。同时,书中有些内容甚至已经被明确证实是错误的。也就是说,《高中生学习法》这本书,仅十余年就已落后于时代了。
    此次修订再版,我以最新的科学观点重新审读了《高中生学习法》的内容和表述,在必要之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订与增补。最终,本书的适用范围已不再仅限于高考,而是扩大到从中考到社会上的各种资格考试、职称考试等。
    如此一来,尽管本书保留了原版中与高中生交流的行文风格,但是书名还是删除了原有的“高中生”一词。
    在这里,我想先明确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十多年前出版的《高中生学习法》其内容已经过时,这一点在当下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此次修订的内容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可能也会过时,说不定有些内容还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所谓科学的进步,原本也正是需要不断纠错的。
    科学就是假说的循环往复:建立假说,验证这个假说——有时是进行反证——然后再建立新的假说。本书也正是基于这种科学认知写就的。
    科学家大都谨慎,对于无法确定的事便会闭口不谈。从目前脑科学研究的水平来看,所谓的“科学学习法”原本就是一种自我标榜的说法,为时尚早。
    但是我认为,在科学成果实际应用之前,科学家一直闭口不言,也不过是科学家的一种利己主义罢了。
    搜集完整的科学证据可能需要数十年,如果在这期间只能耐心等待,那么很多人就可能锚失自己人生中的机会。所以,最大限度地应用当下已经证实的科学知识,去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又有何不可呢?
    本书就是秉承这种信念创作的,因此希望各位读者不要将本书奉为“绝对真理”,而是将它看作“记忆研究专家池谷裕二的私人学习法”。
    为了完成这本书,我竭尽全力地综合了专业领域多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关键在于时效性和准确性,而这两者往往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此,我在写作时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才在脑科学研究百年传承的经典知识和最新的研究之间寻得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说起来,大家知道记忆在人脑中是如何形成的,又保存于何处吗?不了解脑的机制就去学习,相当于不知道体育运动的规则就去埋头苦练,注定事倍功半;而理解运动的规则后再去进行有针对I生的训练,则能提高效率,早日进步。
    学习也是如此。要想研究高效率的学习方法,首要之事是理解人脑规则(在当前的脑科学研究范围内)。然后,在学习中注意不去违背人脑规则,或者说去灵活利用人脑规则。
    此外,针对“学习方法”领域中广为流传的一些“传言”和“迷信”,本书也从脑科学的角度进行了真伪考察。为此,本书将先向读者讲解记忆究竟是什么,并说明记忆的机制、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考察锻炼记忆力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学习”并不局限于学校里的学习。一旦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将之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本书所介绍的各种技巧,应该能够让各位读者在目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受益。若本书能够对各位读者在发掘脑的潜能、实现自我等方面有些许帮助,我将深感荣幸。

后记

  

    相信通读本书的读者都能切实体会到,通过了解人脑规则确实可以发现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许有人会感慨“啊,要是当时我能这样做就好了”,也会有人觉得“很好,一直以来我的学习方法都没有错”,他们终于为自己以前总觉得很不错的学习方法找到了科学根据,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然而,有些人也可能会感到失望,觉得这本书并没有写出什么新颖的东西。这也没关系。虽然很多人都想通过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言论来获得更多的关注,但是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让读者感到惊奇。说到底,奇特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学习方法,反而是那些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常识”却意外地正确,因为“常识”是前人经过千辛万苦的反复试错后才得出的实验结果。我不想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新方法来哗众取宠,而是真正想要试着从现代脑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解释过去的伟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法则。
    无论如何,如果各位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有所收获,那么对于我而言就是莫大的成功了。
    作为学生,大家每天都需要学习,甚至可以说生活的中心就是学习。但是,大家心中有没有产生过如下疑问呢?
    “这样的学习模式究竟会对将来起什么作用?”
    即使记住了微积分的算法、古文的语法等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能让实际生活发生变化吗?能应用到工作中吗?能让自己出人头地吗?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实际上,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连联立方程式都没有用过,微积分就更不用说了。即使不懂联立方程式也能正常生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因为存在考试这种制度,所以没办法,必须得学习——或许有人会这样说服自己。大学招生有人数限制,所以必须依照某种标准选拔学生,而考试成绩就是标准之一,因此学习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能否认,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的确具有这样的一面。 但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理由难道只有这些吗? 想必读完本书的读者都能明白,这样的想法简直太狭隘浅薄了。没错,我们从学校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记忆”,还有“方法记忆”。 方法记忆是一种能够造就天才的“魔法记忆”,是一种能够让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综合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记忆。同时,它也是形成常识、培养直觉、使人熟练掌握某种知识等行为的基础。 虽然在进入社会以后,我们从学校学到的知识记忆有很多都可能没什么用处了,但是那时学会的方法记忆却能为我们在今后人生中面临各种境遇时提供巨大的帮助。无论是社会、家庭、娱乐,还是工作和人际关系,方法记忆才是让多面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源泉。 当然,即使不在学校接受教育,我们也可以学会方法记忆。不过,从小学到高中的一系列课程都是被精心设计好的,由此制订出的学习计划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是在人类漫长的教育文化史中也少见的、经过仔细推敲得来的东西。因此,与通过游戏或玩耍随随便便地学习相比,在学校学习的效率更高。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为了学习骑自行车而反复练习的情形。学习方法记忆时,“反复的努力”和“毫不气馁的毅力”不可或缺,而且一旦有努力和毅力相伴,能力就会呈现指数级增长。任何人的脑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绝不是只有优秀的人才会这样。 我相信,“能做到的人”和“做不到的人”之间的差别,不过是源于他们一开始在学习意愿上体现出的细微差别罢了。 通过研究动物的脑,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由老鼠的胡须引起的脑部反应吧①。在实验中,当老鼠的胡须碰触到物体时,老鼠的脑神经活动就会被记录下来。参与实验的老鼠有时只会等待,有时则会主动用胡须触碰物品。在这两种状态下,鼠脑的反应截然不同。 与被动获得信息的时候相比,当老鼠主动打探信息时,鼠脑内的神经元要活跃10倍,并且即使胡须碰到的是相同的物品,最终产生的结果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脑会将积极获取的信息视为重要信息。如果态度消极,那么学习对脑产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假如只剩下十分之一左右,那就真是太可惜了。 只要积极地持续努力,脑就不会背叛我们。这和无法预测成功或是失败的“赌博”不同,是一定可以看到成果的。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信心了呢?越学习就越能切实体会到这一点。 我在上学时也想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但是至今仍然常常后悔,觉得自己当初应该再多学习一些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学习,不要等到将来再像我这样后悔。如果大家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那么就应该消除自卑感和自负感,认清现在的自己,把握好自己应该做什么。 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意愿和方法。我们要高效地学习并做出成果,之后就可以把剩余的时间用在做其他的事情上了。兴趣爱好、自我钻研、约会……做什么都可以。衷心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时间,活在当下,活出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趁着灯芯还在燃烧,去享受人生吧;趁着花儿还在绽放,去把它摘下吧。 ——乌斯特里(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