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哲学总论

用得上的哲学(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精)

  • 定价: ¥88
  • ISBN:978754267414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三联
  • 页数:536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哲学是在人类各门学科下进行思想沟通的一门事业,是思想界的商人。诸位现在打开的这本书,将讨论更为一般的哲学问题。而本书的主旨就是用哲学理论对标具体的话题,教会你思考问题的方法,以便让哲学有用武之地。
    本书是一本普通人读得懂、用得上的哲学启蒙书!

内容提要

  

    为什么要讲道理?复杂问题如何化繁就简?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已经付出这么多,该不该放弃?为什么压力越大,对于一件事的把握就越低?领导说话太含糊,该咋办?……不用教科书般的传统讲法,区别于笼统的辩证思维、繁重的哲学史和唯理性的批判思维,以哲学为线索,聚焦日常问题,掌握哲学思考工具,让抽象的哲学实用起来。

媒体推荐

    徐英瑾,青年哲学家里的佼佼者,专业上训练有素,知识广博,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时不时愿玩闹一把。读者们请自行领略。
    ——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徐老师的书区别于市面上的哲学史书籍。它要介绍一种作为思考工具的哲学,讨论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与哲学相关,要讲道理背后的道理。这本书,可以给大专家的思辨能力一些良好的训练。
    ——梁文道  媒体人、作家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少是一个原因,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会“思”,读了一堆书的糊涂人相信你也见过。徐老师在这本书教你思考,学会了思考,再思而不学则殆,也算“殆”得不那么冤枉。
    ——李诞  脱口秀演员、编剧、作家

作者简介

    徐英瑾,1978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和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曾分别在意大利和美国访学一年。为2006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以及2009年“上海社科十大新人”称号获得者。著有《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新达尔文主义哲学基础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译有《超越分析哲学——尽显我们所知领域的本相》(原著王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心灵导论学》(原著约翰·塞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编有《科学与宗教:二十一世纪的对话——英美四名家复旦演讲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在国内外杂志用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前言  做用得上的哲学,过讲道理的生活
第一章  逻辑论证:思考的方法与原则
  1.为什么要讲道理
  2.不讲道理这事,我们天天干
  3.营造哲学讨论的氛围
  4.“如果”和“那么”能互推吗?
  5.复杂问题如何化繁就简?
  6.记不住的二十四式
  7.提供选择时如何涵盖所有可能性?
  8.哪些话往左往右都是坑?
  9.见风不一定就下雨
  10.给你造一个“稻草人”
  11.从相关出发,慢慢抵达真理
  12.一个比喻的自我修养
  13.为何黄西的脱口秀对有些人来说不好笑?
  14.这点balance你心里可以有
  15.润物细无声地坑你
  16.戴眼镜的都是渣男?
  17.归纳是一种主观世界的产物
  18.康德、休谟和亚里士多德的神仙吵架
  19.寻找靠谱的因果配对
  20.那些“蒙”出来的科学发现
  21.内鬼肯定有两个
  22.成年人,冷酷一点好
  23.给你一个爱上开会的理由
第二章  认知心理学:思考的心理活动
  24.哲学家失恋也难过
  25.爱偷懒的锅,该让原始人来背
  26.成年人思维里的童年印记
  27.男性大胆假设,女性小心求证?
  28.逃避可耻但有用
  29.思维的面板如何运作?
  30.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答案?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33.为什么我们容易被诱导?
  34.吃瓜群众是如何被忽悠上贼船的?
  35.疾恶如仇,是我们的本性
  36.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37.已经付出这么多,该不该放弃?
  38.刻板成见也有用?
  39.关系到利益,做逻辑推理才带劲
  40.文化传播是身体习惯的战争
  41.光靠逻辑打天下,行不行?
  42.谈谈智商测验这件事
第三章  心灵哲学:谁在思考?
  43.我们的心灵在发生什么
  44.“我思故我在”到底是在说啥?
  45.实体二元论的缺陷
  46.天才们的疯狂猜想
  47.就连臭虫里都有上帝的光辉
  48.意识是不重要的“副产品”
  49.读心术可能存在吗?
  50.人工智能会感到疼吗?
  51.捐钱越多,就越有爱心
  52.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
  53.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拥有心智
  54.就算重建了大脑数字模型,又能怎样?
  55.变为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感觉?
  56.分不清红绿灯,也能开车?
  57.颜色是一种主观幻觉?
  58.有没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僵尸世界?
  59.谁说物理主义者无法说明意识?
  60.你是怎么感觉到疼的?
  61.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是弯的?
  62.依赖于家的情绪感
  63.心灵是如何编织出时间经纬的?
  64.“感同身受”这事存在吗?
  65.我脚踏地球,却不妨碍我思考火星
  66.当我们说“我们”时,我们到底是在指谁?
  67.从鸿鹄之志,到对于志向的具体表达
  68.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剂?
第四章  知识论:你在思考什么?
  69.人类能够知道些什么?
  70.是不是可以再佛系一点呢?
  71.如何确定你的存在不是幻觉?
  72.“榨菜哥”哪儿错了?
  73.后真相时代中的我们还能知道事实吗?
  74.传销是怎么把人骗上贼船的?
  75.怎么看“名正言顺”这件事?
  76.从《说文解字》看盖蒂尔问题
  77.为什么压力越大,对一件事的把握就越低?
  78.今天是不是你的信用卡还款日?
  79.有些歧视链是有必要存在的
第五章  语言哲学:你用什么思考?
  80.所有哲学问题的老大
  81.说错话可能比说废话更有意义
  82.如何有效抵制洗脑?
  83.马达加斯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84.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85.To be or not to be应该咋翻译?
  86.现实的鸡与抽象的鸡,哪一只更实在?
  87.共同体乃是一种虚构
  88.以色列为何得以产生?
  89.“御姐”的气质,到底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
  90.四叔的颧骨不高,为何也算俺家的人?
  91.二战史上的一个重要暗号
  92.领导说话太含糊,该咋办?
  93.这种感觉你们都不懂,只有我懂
  94.疼痛的标准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神经科学说了算的?
  95.会说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
  96.一提到“鸦片”,你会立即想到啥?
  97.你看,帅哥一枚!
  98.这司马懿真是一条鳟鱼啊!
  99.人类译员怎样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替代?
结语  感谢你,还保持着追求理想的初心
附录  对进一步学习哲学的阅读建议

前言

  

    做用得上的哲学,过讲道理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徐英瑾,目前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教授。我研究的哲学方向听上去有点稀奇,叫“人工智能哲学”,就是要把哲学和人工智能这个比较火热的话题结合在一起,由此打通文科和理科之间的界限。
    不过,诸位现在打开的这本书,还是将讨论更为一般的哲学问题。诸位过去所读的哲学教科书,估计讨论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听上去太玄虚了。而我们这本书的主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让哲学理论对标具体的话题,以便让哲学有用武之地。
    为什么我们需要哲学
    哲学是在人类各门学科下进行思想沟通的一门事业,它是思想界的商人。“思想界的商人”.是什么意思呢?想象一下,若我们穿越到汉代的丝绸之路上去,你的任务,是从长安出发,运丝绸到罗马去卖。而你要做好这份国际商贸的工作,就既要了解什么是丝绸,也要了解罗马人民爱什么商品。同时,你还需要了解沿路的风土人情,会很多种语言,这样才能把生意给做成。
    同理,人类的学科发展越丰富,知识体系越庞大,在不同的知识分支之间,进行这种交流的必要性也就越高——否则,假若每个人只是知道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的情况,就没有人有办法思考那些需要结合很多门学科知识才能思考的大问题,特别是战略性的大问题。
    普通人也要会用哲学来思考,因为普通人也会面临一些决定人生命运的战略性抉择。请注意,战略抉择要奠基在讲道理之上,你可不能随心所欲地说“我就想这么做”,你得说清为何这么做。首先,你得说服你自己,为何这么做;其次,你得说服别人,为何这么做是合理的。
    哲学能给你提供这种思考方法。因为哲学所处的层次高、牵扯广,能够对很多战略性问题的解答提供思想指引。不要小看哲学,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碰到战略层次上的问题,并由此有求于它。
    “用不上的哲学”与“用得上的哲学”
    我强调本书讨论的哲学是“用得上的”,这就预示了有些哲学是“用不上的”。“用不上的哲学”,大概有三种类型:
    庸俗辩证法:无关痛痒
    庸俗辩证法(注意:这不是指黑格尔的原版辩证法)的套路大家并不陌生,无非就是“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等等。它为什么用不上?就拿“对立统一”来说.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按照老板的命令,要解雇20%的员工。很不幸,张三就成了这20%当中的一个。
    但要把他开掉,还是得讲理由不是?人力资源经理就说:“您虽然工作能力突出,但您和我们公司之间的契合度还是有点儿问题的,所以就不得不请您另谋高就了。”这时张三就会说:“按照‘对立统一’这条辩证法原理,我也有优点是不是?同理,你这个人力资源经理也是有缺点的。你自己咋就不把自己炒了啊?”张三这样说,话就没法说下去了。
    庸俗辩证法的思维有时候就是这样,说了等于没说,类似于医生在开药的时候,给每个人都开同一个药方:“多喝水,多休息”,无关痛痒。
    哲学史的药方:远水不救近火
    第二种思路是紧扣哲学史。譬如,告诉你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怎么回事,讲清楚柏拉图思想有早期、中期、后期的变化,讲讲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等等。
    但是这些思想家所讨论的语境和话题,毕竟与他们各自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亚里士多德对于政治哲学问题的反思,就无法脱离他所熟悉的希腊城邦的政治生活。然而,时隔2000多年,若仅仅是站在哲学史的角度讨论这些文本,而不做任何融会贯通的话,今人就没有办法把古代的哲学文本和当下问题加以打通。
    批判性思维:过分强调理性
    第三种思路就是所谓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说明,“批判”在哲学语境里面不是骂人的话,是梳理、划界的意思,是个中性词。“批判性思维”就是说,你对于任何一个观点,都要用理性的头脑加以梳理,既看正面证据,也看反面证据。
    这貌似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啊!然而,现在流行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实在是过于强调人类理性的一面,但凡是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人一直讲道理,其实很累的。即使是科学家、哲学家,在陷人爱情的时候,有可能也会不讲道理了。所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高估了理性的适用范围。
    为了避免上面三种哲学教育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偏颇,我们便提出三个对策:
    第一,在讨论具体问题时候强调语境与分寸感,别老是一套万古不变的辩证法规则。
    第二,讨论哲学时,不以哲学史为纲,而是以哲学问题为聚焦点。
    第三,我们既要关注人理性的一面,也要关注人非理性的一面。
    为了进一步讲清楚这三个要点,我就要对整本书的纲要进行解释了。
    我们这本书将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逻辑论证:思考的方法与原则”。这一部分的任务,就是用逻辑学的知识去讨论哲学思维的构建。这就好比说,古人造房前,我们先得设计好特定的榫卯结构,以便连接不同的建筑部件。
    那么,我们构建哲学思维的榫卯结构是什么呢?那就是各种推理工具。比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或者是溯因推理。学会熟用这些工具.乃是哲学思维的基本功。
    第二部分,“认知心理学:思考的心理活动”,其任务是研究哲学思维背后的心理根基,揭示人类非理性的根源。由此我们就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会犯哪些谬误,为什么会犯谬误,其中的哪些谬误是可以容忍的。
    第三部分,“心灵哲学:谁在思考?”,其任务是追问谁在进行推理活动?其答案当然是人类的心灵。那么,心灵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就搞不清楚,讲道理的先天条件究竟是什么了。
    第四部分,“知识论:你在思考什么?”,其任务是搞清楚通过讲道理的活动,我们得到了什么?答案就是知识,也就是靠谱的真信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知识,什么又是信念呢?这就是本部分的讨论所要解答的。
    第五部分,“语言哲学:你用什么思考?”,这一部分要讨论的问题是,我们用怎样的工具讲道理?当然是语言。而要讨论语言,我们就要讨论语言的本质,以及它和心灵、世界的关系。
    这一部分的结尾,也可以说是全书的结尾。我也希望,大家随着这五个单元的锤炼,能够发现一些抽象的哲学思维对于具体的生活的意义,以此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本书的主要设想读者是对哲学有兴趣的一般大众(还有广大中学生与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所以,与本书讨论相关的参考书目,我都未在正文中给出(另外,我在写作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一大半都是英语的,如果硬是要列出来,恐怕也会吓跑大多数读者,于是反复思虑后,决定干脆不列)。不过,我还是在全书末尾,就如何以本书为起点深入学习哲学,提出一些选书与读书方面的建议。
    本书是我在“看理想”平台上的音频节目“用得上的哲学”的文字精简版。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梁文道先生盛情邀请我在该平台上为广大受众奉献上这一节目,同时也要感谢何艳玲编辑在音频制作方面付出的心力。刘畅编辑在处理音频节目的文字稿的时候,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本节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收听本节目的完整版。完整版包含了本书所不包含的大量“番外篇”,即运用哲学知识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的短音频节目。另外,与现在大家看到的文字版不同,“用得上的哲学”的音频版基本上用的是口语,所涉及的具体案例也与文字版有所差异,所以,读者若能在阅读文字版时同时收听音频版,就一定能够提高对于本书内容的理解深度。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在“看理想”平台上的另外一档音频节目“哲学家的十种生活提案”——这是“用得上的哲学”的姊妹篇,只是风格更偏向于欧陆哲学,而不是英美分析哲学。
    本书虽然是针对普通读者的哲学普及书,但是其中关于人工智能哲学、知识论与语言哲学的部分,也是基于我在相关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成果的——而且,此类研究也得到了相关的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项目号:15ZDB02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自然语言理解研究”,项目号:19JZD010)。在此也对基金提供方一并表示感谢。

后记

  

    感谢你,还保持着追求理想的初心
    总算到了本书的最后一节了。在这最后一节中,我要对当今整个世界哲学的发展趋势做出总的点评。这当然也包含了我对于某些流派的一些私见,若有所偏颇,请诸位看官指正。
    做哲学的两个路子及其利弊
    总体上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做哲学有两个路子:一个是欧陆哲学;另外一个是英美分析哲学。
    欧陆哲学的一个基本想法是:哲学的研究或学习应该以经典研读为主。你要读柏拉图,要读亚里士多德,要读康德,要读黑格尔,要读海德格尔……通过对于这些大哲学家的文本的熟悉,进入到欧洲思想史的脉络谱系之中,熟悉他们说的那些哲学术语、哲学典故、哲学桥段,并一一内化之——这样,你的哲学也就会越学越好。考试的时候,也主要是看学生是不是熟悉历史上那些重要的哲学文本中的思想。
    英美分析哲学不是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它基本上是聚焦于哲学问题,然后通过论证的方式把哲学问题加以澄清。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咋办?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辩与驳的方式,让真理越辩越明。
    经过了前面99讲,大家可能都会发现,这本书总体上的思维路数是比较接近于英美分析哲学的。咱们是以问题为中心,兼顾哲学史上的那些桥段,以问题带历史,而不是以历史来牵扯问题。但是在本书最后,我必须得说一些更具平衡性的话了。我认为,现在的英美分析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也面临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因此也需要动大手术,进行大改革。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他们的哲学有点“用不上”了。凭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很多主流的英美分析哲学的学习和训练方法,是高度脱离现实生活的。不少业内人士都以为学习英美分析哲学的方法,就是要好好掌握逻辑,掌握一些直觉,掌握一些非常粗浅的常识,常识加上逻辑推理就是哲学的全部了。但这样想是有问题的。 先来说逻辑这一块。在第一章我说过了,道理要分三层来讲,第一层是逻辑之理,第二层是语义之理,第三层是经验之理。逻辑之理虽然靠谱性最高,但它的有用性往往是最成问题的。比如你一天到晚就说“P与非P两个之间必有一真”,这话绝对靠谱,但你觉得这话有用吗? 譬如,我们日常特别关心的问题是:这次考大学有没有希望考上?我追的那个女孩子有没有可能给我一个积极的反馈?这些问题都不是逻辑能够预测出来的——这就需要靠一些常识,靠一些情报,需要你对这个世界本身有所了解,需要语义之理与经验之理的辅佐。虽然语义之理与经验之理未必完全靠谱,但是它们有用!很有用! 过于强调逻辑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逻辑往往非黑即白——这个命题要么就是真的,要么就是假的。但是对于未发生之事,我们往往是采取一种概率的、或然的态度——比如,明天到底下雨不下雨,这是一件只能通过概然性来加以把握的事情,你是没办法非黑即白地把握的。然而,人类生活的本相,难道不正是充满了这种种的不确定性吗?所以只强调逻辑,是会使得我们无法正确面对人类生活的很大一个板块的。 另外,学院派分析哲学家所说的“常识”,我觉得也是需要细致分析的。常识当然很重要,但常识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的,是分三六九等的。比如,一个国际事务专家所说的国际常识,对国际事务毫无兴趣的一个市井小民来说,有可能就是非常难懂的事情(我本人就在课堂上问过学生:有几个人听说过安哥拉内战?结果几乎无人回答——而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我的常识)。 哲学家要提高自己的常识感,主要不是靠读哲学论文,而是要通过阅读很多非哲学性质的书籍,比如地理、气象、自然科学,尤其是历史、文学方面的书籍,来拓展自己的眼界。老看哲学论文,讨论一些空对空的问题,你怎么能培养正常的常识感呢? 这里就暴露了英美分析哲学在教学与研究上的一个大短板:英美分析哲学主张要讲论证,把问题讲清楚,这点我是举双手赞成。但是讲论证、把问题讲清楚的前提是:你要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健康的背景知识。这个背景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你与这个世界的亲密接触,通过你人生阅历的反复积累,才能慢慢获取的。 …… 与语言腐败做斗争 另外,在当今的世界,还有一个与德性衰败相对应的现象也出现了,这就是“语言腐败”——换言之,我们所使用的语词均成体系地指涉与其本意不一样的意思——因此,不是一两个词在指鹿为马,而是一堆词都指鹿为马。就拿“反歧视”一词来说吧:反歧视当然是好事,但在今天的美国,很多真正的歧视行为恰恰就是以“反歧视”的名义进行的。譬如,很多华裔学生明明成绩完全够格,却常常由于“要照顾某些少数族裔”的名义而被排斥在某些高等学校热门专业的录取范围之外,好像华裔在美国不是少数族裔似的。“言论自由”也是这样:你可以在美国的媒体上大胆地说“华盛顿总统也是罪孽深重的,因为他也蓄养了黑奴”——你的确有足够的“言论自由”去说这样的话。但是,恐怕你就没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去说这样的话了:“华盛顿总统未能解放黑奴固然是事实,但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伟大的先人去做我们今天所做之事。”这样的话,你恐怕就更不能说了:“黑命固然攸关,但只要是人命,难道都不攸关吗?亚裔的命难道不是命吗?”我还记得,里根总统在世的时候,曾经以反讽的口吻,提到过当时的苏联人民与美国人民同时享受到了能够批评里根的言论自由——但是他是不是意识到了:能够毫无畏惧地赞扬自己的总统或者前总统,也是一种言论自由呢?当然,我承认,在里根时代,美国人民尚且还享受着能够大声表扬里根的自由。然而,今天美国的公共舆论环境,已经不是一个能够允许人民自由地赞扬某位或者某些前总统的环境了——但这样的一种言论环境,却依然被有些人说成是“自由的灯塔”。这若不是语言的腐败,又是什么呢? 哲学的任务之一,便是厘清语词的含义,以便能够让世界与语言的本相得到尊重。因此,哲学的任务本身就应该是与语言腐败的广泛存在格格不入的。而就与语言腐败做斗争这项任务而言,我认为现在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做得都不太好。欧陆哲学研究者的大量精力都被用来讨论经典文本,却没有像那些经典文本的创造者那样来直接面对社会生活本身;英美分析哲学则是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到对于那些学院化的论文的细节打磨上去了,由此也丧失了与日常世界的血肉联系。 除了哲学之外,与语言腐败做斗争的任务,本来也可以交给严肃文学来做。但是,随着各式各样的网络自媒体的兴起,严肃文学的阵地日益缩小,而各式各样的以“娱乐至死”为目的的短视频和肤浅的网络小说却占据了公众的注意力,并在一种间接的意义上成为语言腐败的帮凶。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横行,以资本逐利为目的的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占据主流,而那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个世界真正格局的声音则越来越被边缘化——因为这样的声音不是资本所偏好的。 然而,我还是希望大家保持着一颗追求理想与真理的初心。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在这样一个纷繁扰乱的俗世中,保持着这样的一颗初心,坚持读完这本小书。愿在剔除语言腐败、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你我能一路同行。 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