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好心态成就好工作/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作品系列

  • 定价: ¥45
  • ISBN:978754078386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漓江
  • 页数:355页
  • 作者:顾歌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职场,是牢笼还是展现自我的舞台?企业如何激发员工投入工作?个人怎样提升职场认知水平?好心态与好工作,如何互相成就?
    好心态对职场中的个人和整个工作团队都有很大的影响。顾歌著的《好心态成就好工作》围绕职场中常见的心理困惑展开,以求通过对形形色色的与焦虑、抑郁、认知及个性有关的心理问题的解答,带领职场人士走出工作中的恶劣心境或发展瓶颈,在获得更好工作状态的同时,收获更好的人生。
    本书列举了不少颇具操作性的具体的心理调适方法,针对不同个性的职场人士提供了各具针对性的心理自愈方法,是一部优秀的职场心理学作品。

内容提要

  

    好心态是个人幸福的标准,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保证,唯有在良好的心态下,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得到真正良好的发展。
    在这本《好心态成就好工作》中,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通过极具典型性的职场案例,分析了职场中的个人,在团队中应如何配合团队并进行自我的实时调整,实现高效的工作,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职场。
    本书为《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作品系列》,该系列另有《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爱可以不伤》等。

媒体推荐

    求职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的心态既可以成为铠甲,也可以成为枷锁。培养职场好心态和自我的定力,让每一份工作都成为你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上海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民文化协会会长 蒋涌波
    作为沪上知名的心理咨询专家,顾歌十几年如一日地做着“拼命三郎”。除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他也一直忙着当义工、做电台直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是什么点燃了这个“工作狂”的职业激情?连轴转的他不会疲倦吗?看到这本再版的《好心态成就好工作》,答案找到了:支持他的不是别的,正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好心态。希望每一位遇见此书的读者,都能在职场上、生活中拥有好心态。
    ——《新闻晨报》副总编、腾讯大申网总编辑 王娟娟
    工作要高效,事业要成功,这都需要有好的心态。花点时间来品味专家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有益于调整好心态。
    ——苏州大学副教授、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 吴荣先
    职场,也是竞技的猎场,职场背后充满了心情变化和情绪起伏,围绕着生存、发展、友谊、爱情,职场人或喜或恼。如果你认真细读顾歌老师的《好心态成就好工作》这本书,将平时不易觉察的心态变化加以管理,多多感知和体察,进而学会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你就是职场上的那个强者!
    ——《申江服务导报》心理专栏作家 崔璨
    得知本书再版,非常欣喜。自出版以来,本书已经成为国内著名商学院的总裁班、心理学高级研修班的教材用书。
    ——心潮咨询公司 Nice女士

作者简介

    顾歌(又名顾恺颉),国内著名临床心理治疗师。历经中德精神分析项目及中美认知治疗项目系统训练,于2006年成立上海心潮健康机构,先后创办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品牌、上海潮乐临床心理诊所、嗨幼儿童行为训练体系、嗨忧心理(APP)自助平台等项目。他兼任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心理治疗与催眠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同时受邀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客座教授。
    顾歌曾在湖南卫视开设《顾歌读心闻》栏目,并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相约星期六》、上海东方都市广播《和谐一家门》、浙江经视《非常董事会》等节目担任心理嘉宾。在《新民晚报》《现代家庭》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五十余万字,出版著作有《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好心态成就好工作》《徘徊在富士康的楼顶》《谁为职场心伤买单》《梦醒时分解梦》等。平时主要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累积个案时达25000小时(至2018年8月)。

目录

第二版自序
第二版增补说明
第一章  忙乱是时代的标志,也直接导致心态变质
第二章  知道原因才能预防犯错
第三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是一大半!
第四章  人际关系最大的阻碍就是战胜自己的执拗
第五章  沟通只针对妥协的需要
第六章  减压没有说教,只有去做!
第七章  信念,就是坚信自己的念头是正确的!
第八章  情感最大的困惑就是“型号”不对
第九章  好心态一定胜过好工作
第十章  协助新生代共建美好心态
第十一章  游戏化思维激发员工好心态
第十二章  顾歌说职业心态——Q&A互动
第十三章  顾歌非常推崇的一种沟通技巧——和谐沟通术
读者来信(代后记)

前言

  

    发展机遇眷顾好心态
    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信念、心态、方法以及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就能抓住个人发展的时机。
    ——顾歌
    一
    很多年前,有个高中学生,因为考试焦虑而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很顺利地考上了上海的某所大学。父母如释重负,因为严峻的学习任务结束了,孩子应该没有问题了。因此,这个学生就和咨询师中断了联系。两年后,我的心理咨询中心突然接到这个孩子的母亲打来的电话,希望给她的孩子在第二天安排一个咨询师。第二天恰巧是中秋节,咨询师放弃休息,等待着这位大学生的来访。但她一直到下午很晚了也没来,咨询中心的助理拨通了这位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悲恸的哭泣。就在当天中午,这位大学生与家人吃完午餐后,回到自己房间就再也没有出来。当母亲想提醒她该去咨询时,推门进去看到女儿已经上吊自杀了。
    她没有坚持到见咨询师的那一刻,虽然在此前想过求助,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没有人知道她离开的原因,但起码我们可以推测,与高考时的焦虑不同的是,这次她很有可能罹患的是抑郁症。要知道,许多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时,总会固执地认为,只有死亡才可能是最好的解脱,那一刻,她把所有的机会屏蔽了,此时的大脑已经不存在发散的路径,一条死亡之路横在眼前,无法逃离。
    在我曾经担任嘉宾评委的一档电视节目上,一名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学生上台说道,在他的同学中,有许多同学都会在毕业前夕读一本书,那就是我的《好心态成就好工作》,这也是学校推荐给学生踏上社会前的必读书目之一。这真是令我感慨万分,如果每位同学认真地阅读这本书的话,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相信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总会得到一些解答和帮助。那样就能减少多少校园自杀事件,又会增加多少良好心态来应对不可测的未来啊。
    在你面前的这本书是跟职场,更是跟心态有关的著作。从学校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每一个人,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多人说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管是生存能力、就业能力,还是赚钱能力。但我们有多少人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心态整理好?这种能力称为适应能力,或软实力。当我们在适应能力还没有完全调整好的时候就贸然走上社会,遇到挫折就会一片茫然,不知该如何应对,此时你所拥有的其他能力,就会有无用武之地的遗憾。
    我曾接待过一个在阿里巴巴工作过的来访者。当我赞许阿里巴巴的了不起时,他告诉我,他已经离开阿里巴巴了。我说,这么好的单位,很多人还想进去呢,为什么离职呢?他说,去年这个时候,他作为中层干部,实在顶不住压力,于是他主动放弃了年薪60万的工作,跳槽到一家小公司。他当时患了一种我们称为恐惧症的心理疾病。那是什么病呢?他每次只要听到领导开会,就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因为一开会,领导就会问你的业绩完成得怎么样了?你的团队打造得怎么样了?今年指标能完成吗?……这个32岁的年轻人于是选择放弃60万的年薪。而他现在的这家小公司,年薪才25万,但是他觉得压力合适,工资少一点没事儿,最起码他压力也小很多。但既然压力小了,为何还来心理咨询呢?经过测试,他患的就是抑郁症,抑郁情绪很严重,来之前已经服用了一个月的药了。他现在正在休假期间,他说,看来这份工作也保不住了,因为老板眼神中明显的有不待见。老板说,你工作一年不到,要请几次假呀?他几乎每个月都要请假,有时早上起来就痛苦不堪,一天还没开始就赖在床上不愿意动。他得了抑郁症,他不能工作,虽然他的能力很强,是浙江大学毕业的IT硕士。所有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是什么让他不能工作?他一开始是睡不着觉,发展到后来只要一走出家门,见到人就害怕,哪怕是曾经认识的人。他没有朋友,时常感到孤独。我问他:“你看到我什么感觉?”有的时候,心理咨询师这个身份能给这些带着心结的人一种安定的感觉。起码,他不认识我;起码,他可以在我这里肆无忌惮地倾诉;起码,他知道我是一个专业人士……此时,心理专业人士成了一种必需品。
    这样的职场人士,在社会中少见吗?据统计,在上海有26.3%的白领,患上了我们称为焦虑症的病,有24%的白领患上了抑郁性神经症。如果将这两个简单地相加,就有将近一半的都市人的生活中伴有各种心理困惑,什么恐惧症啊,神经衰弱啊,甚至听起来挺吓人的偏执性人格。我们身边时刻充满着各种需要帮助的人,一张职业面具掩盖了多少煎熬的内心啊。于是,问题就这样堆积下来,直到不得不让自己停下来时,才意识到自己是“病”了。
    所以,目前最好的自我保护就是得懂一些心理学,起码在产生问题时,能及时知道一个科学的方向,引导着你朝向正确的方向思考。
    心理咨询现在的市场很大,有很多人需要做心理咨询。我们职场人士,特别是承受高压的职场人士,非常需要有这样一种心理关爱来支持他们重建好心态。如果上文提到的那个32岁的高管在阿里巴巴能得到这种关爱,就不会失去这份工作,阿里巴巴也不会失去这个人才。而现在,马云的团队除了积极的企业文化和不菲的薪酬可以吸引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外,还加强了员工的心理关爱福利。同样,现在的各所大学里都会给学生们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一些心理困惑不出校门就可以得到专业的疏导。
    ……
    五
    最后,我也要说说在企业中,一个员工最重要的是什么素质,或者一个企业最看重员工哪方面的素质。
    那就是契约精神,承诺就是一种契约。企业里面最看重的就是承诺这两个字,而不仅仅是能力。但是承诺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呢?
    第一项是遵守规范,员工能否遵循组织的各项制度和规范。
    第二项是可持续承诺或长久承诺,当合同期未满,员工应积极工作,挑战困难;合同期满,只要对企业有价值的员工,企业希望续约留用。
    第三项是情感承诺,情感承诺就是跟企业的黏合度要高,要忠诚,一切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同事、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出发。所以,这三个承诺都是每个优秀的职场人在企业中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经验。
    好心态在职场中也有三宝。
    一、我想要什么?目标要明确。苹果公司曾经问他们的员工,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公司工作?这点对于员工能否在企业发挥最大价值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我怎么得到想要的?通过切换,把目标细分,一点点来。
    三、我为什么应该得到?这里包含了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学习能力,等等。很多人羞于自己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比如为了钱,为了荣耀感,为了生活的舒适感,其实这些都没问题,你得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信念。你的坚持,你的工作质量一定和自己的信念有关。信念之后就是行动,行动就是激情,激情引发创造力,这是一个大循环。
    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信念和心态,拥有了一些方法,拥有了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我们就能抓住个人发展的时机,才能在我们的职业之路上备受眷顾。我想到一些职场前辈因为时代的际遇而被迫下海从商,不得不放弃铁饭碗和人们眼中的好工作,然而即使是那些被迫下海的人,好心态也让他在商海中获得了成功,成为改革浪潮中的首批幸运儿。这就是命运对于好心态的眷顾。心理学关心的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命运。我希望每个人对心理学有一个美好的接触,在接触过程当中,《好心态成就好工作》这本书就是一个友善的提醒,指导朋友们运用心理学走好职场这条路。

后记

  

    读者来信
    顾老师,我所在单位的部门老总看来最近对我有点烦,不,其实是有些排斥。自从他新调到这个部门后,就好像一直看我不顺眼。这次我终于印证了一切。我是这个部门三个业务模块中其中一块的负责人,也是最年轻的主管,名校毕业后原以为工作会像学习一样被我简单搞定,但事实证明,职场要比考场复杂多了。最近几个月我被安排在外面学习,但每周定时还是会回到单位处理一些事务。这天,部门另一个主管打电话告诉我,让我第二天不要在外学习了,赶紧回来,有一个重要文件需要一起商议处理,在电话最后她特地加重语气说,这是部门老总的意思。其实我第二天本来就要回单位的,只是原先已经向学习单位的负责人请了下午的半天假。当时我在电话里并没有觉得有必要再次请假,学习本身也是有日程安排的。于是在电话里我就问那个主管能否把文件先发给我看,这样我还是下午回去,到时就可以直接探讨文件的事了。电话挂了后,我回想起老总对我一贯的态度,有些担心,于是又亲自给老总发了一个短信,说明了一下原因,并承诺不会耽误单位的工作。老总回复两个字“好的”。
    我原本觉得这事没问题了,但到当天晚上的时候,我突然收到那个主管的短信,说老总今天知道我电话里的回复后,很不高兴。紧接着我又接到另一个比较要好同事的“警告”,说老总会把我的问题直接反映到公司老板这里,说我在外学习对公司的事不闻不问,而且还占着岗位名额。听到同事说到这里,我真的是晕了,这不是明显向我摆刀吗!同时这个同事又“提示”我,不如在部门老总向老板打小报告前,抢先向老板汇报。挂了电话后,我就开始陷入焦虑中,头开始疼痛,心跳加速,冒虚汗。大脑不停地思忖着怎么办:那个打电话的主管到底是怎么传话的?这个部门老总为什么这么讨厌我?同时,我想到了该不该向老板抢先表功诉苦,甚至在想是不是要离开这家公司。
    就在这样的焦虑痛苦中,我鬼使神差地逛到了书店里,更巧的是看到了书架上您的这本《好心态成就好工作》。随意的翻看令我眼前一亮,就像是黑暗中突然看到一盏明灯一般。
    我看到您书里写道“知道原因才能预防犯错”,我仔细分析了原因,才发现我在职业人际关系中的最大阻碍恰恰就是您说的“自己的执拗”。我继续看下去,我学习到了沟通其实是妥协的需要,我原来一直没有明白什么是妥协,以为就是一味地顺从,看了您的书才知道,妥协其实就是基于共事基础上的一种利益互换。所以得在妥协中首先看到自己的优势点,这样才能让对方看重你的价值,如此才能进而知道与人相处的分寸。
    曾经我在各种困境面前,很容易陷入到一种自我迷惘状态,那种自我感会被烦心事拉扯进一个混沌的黑洞中而难以自拔,这就是所谓的钻牛角尖吧。这可能就是您书中所说的“自我中心”在作祟。而通过您的这本书,我一下子找到了对真相的解释,解开了自我不为人知的一面。您的书将人们日常忽略了的细节像串珍珠一样串起来,还原出一个让自己都感到惊叹的事情发展的过程。 通过您的书我学会了自我分析,也开始读懂他人。我知道了部门老总平时言行下涌动的人格特质其实是多疑和敏感的,这样的领导特别需要细心“呵护”。他倒不需要你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出来,只要一不出事,二不挑事,三命令要落实,说白了就是这样的领导只要一个“听命”于他的员工就能心满意足了。我也知道了同级主管在向老总传递与我对话时的几种可能存在的心态。作为同僚本就是潜在的竞争者,其传达领导的命令中也自然夹杂着自己的映射,“让你来你就得来,不然就是对抗”。在这样的心态下一旦没有得到响应,自然也会把自己受挫的情绪释放给领导。他当然没必要为我担什么责任,而且还逮着了一个突出自己表现的好机会。 在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更清楚了下一步怎么行动才能真正化解这次危机。我放下了主动找老板诉苦的打算。这样不仅没用,反而会有把事情搞得更复杂的风险。于是第二天我按原来的计划下午到单位,参加了会议探讨,后半场会议老板也亲自参加了,因为我对文件提前做了功课,所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得也非常详细。这次探讨中,老板对我很满意,我的部门老总看在眼里,也挤出了几句对我肯定的话语。会议结束回到家,我给我的部门老总又发了个更详细的短信,除了对他的感谢外,也向他就今天不能如他希望的上午就回到单位的事做了道歉。这个短信发出后,老总的回复虽然还是非常简短,但却多一个“赞”和“笑脸”。我知道,我的短信已经起到了对他的安抚作用。第三天外面的培训结束后,我又一次到单位去,和老总谈了关于这个文件自己的一些新的想法,老总主动把我带到老板办公室,在商讨期间,老总还顺势把我大大夸奖了一番。当时倒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了。我没想到他会在老板面前这么赞美我。 此时,我觉得有必要循着这本书的余香找到我喜爱的心理专家顾歌,于是我拨通了您所在心理咨询热线,由于我身处外地,不方便面洽,当时您也在忙别的工作,我特别惋惜地错过了和您的交流。但您的机构工作人员明显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她迅速地捕捉到我的需求和困惑,于是安排了一个崔姓老师为我提供长途电话咨询服务。当天咨询后,我听到了这么一个心理学原理——承诺与一致性效应。咨询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大妈去菜场买肉,走到一个肉摊千挑万选,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就想图个便宜。终于谈定价格买下来了之后,她就对这个摊位的肉产生了态度上的转变。当看到其他顾客在挑选时,这位大妈就会成为推荐者,不仅对这个摊位的肉大加赞赏,而且以自己为示范努力鼓动其他顾客购买。这种现象也会出现在投票选举的阶段,当一个选民把票投给一个被选对象后,就会鼓励其他选民也选这个被选对象。这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不管是由于何种原因做出前面的选择,一旦选择了,就是一种承诺表达,其后面的行为就会和前面的承诺做出一致性选择。因为违背自己的承诺所带来的负罪感,常常超出了被选对象的问题所带来的不快。这也是一种认知再平衡现象。这种承诺一致原理在社会的很多场合都被利用。很多商家也常常利用这个心理现象,先诱使顾客做出某个决定,或选择某种立场,最终成为他们商品的簇拥者。其实一个人如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成功,简单的概括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用最有效的方式去获得。” 我终于明白,是什么让对自己有不良印象的部门老总从想到老板这里告状,转变成为自己说好话的上司。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用自己的努力让上司不得不对我予以肯定,之后,他对我产生了肯定(其实是他对自己进行了认知调整),一旦表达了这样的态度,就形成了自己对我的新判断,于是在后面就更顺其自然地对我进行肯定。这样下去,我俨然就可以成为他信赖和有好感的下属了。这次的顺利过关又一次让我意识到,心理学还真是一门大有用处的科学。 我借此文感谢顾歌老师所著的好书带给我的帮助,也特别感谢您的机构真诚的心理咨询师给我提供的专业帮助。现在我已经准备报名您机构的远程网络心理咨询师课程了,希望通过心理学的系统学习,帮助自己在职业及生活中获得更好的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