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走出孤独

  • 定价: ¥48
  • ISBN:978754555088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310页
  •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
  • 立即节省:
  • 2019-11-01 第1版
  • 2019-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喜欢独处的人,一定没有好人缘吗?
    为什么你不喜欢和人交往,却又很害怕孤独?
    为什么你自以为享受孤独,却仍被孤独折磨?
    你能一边享受独处,一边开心社交吗?
    你可以独来独往,但不要封闭内心,每个人都需要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
    能真正享受孤独的人,一定是能与这个世界心意相通的人。真正独立的人格,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取的。敞开心扉,联结他人,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感,即便你独来独往,也能圆融地应对复杂人事。
    和阿德勒一起走出孤独,学会化解孤独与社交的冲突,独自一人时充实快乐,身处人群时淡定从容,走出狭隘的孤独感,才是自在的行路人。

内容提要

  

    《走出孤独》是奥地利作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一本心理励志类的作品。面对的读者是喜欢心理学的大众读者。本书从自卑的心理根源谈起把自卑者内心的黑洞晒在阳光之下,使人慢慢学会自我建设,纾解欲望。学会区分正常欲望与极端欲望,学会平衡自我与这个社会的关系,活出一个健康的自我——有个性但不任性,自我但不自私,跟随内心但不从众,绝不浪费时间为他人而活,独立且自由。本书极具出版价值。首先,作者权威,影响力深远。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其次,选题符合现代人需求,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无论是在大城市漂泊打拼的人,还是在小城市安稳度日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孤独”这个话题,在迷茫的时候就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指点迷津,活成快乐的自己。第三,补充心理励志类产品线品种。本书属于干货类心理励志作品,对于极务实的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份新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895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长岛医学院教授。曾是弗洛伊德的学生、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观点不同与之决裂。阿德勒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儿童的人格教育》等。

目录

译者序:能走出的孤独,才是好的孤独
第一讲: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第二讲:人生意义是由个人决定的吗
第三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
第四讲:社会感是人性的选择
第五讲:孤独背后,是对人群的敌视
第六讲:虚荣,会架空你自己
第七讲: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第八讲:为何你如此感伤
第九讲:家庭对人生的影响
第十讲:儿童时期的三种困境
第十一讲:自卑是一切性格特点的根源
第十二讲:每个人都在追求优越感
第十三讲:是什么支撑起了一个人
第十四讲:分析一个人,要有全局意识
第十五讲:当孤独把人推向边缘
结语:唯有走出孤独,才能克服自卑

前言

  

    译者序 能走出的孤独,才是好的孤独
    一次偶然机会,在北京南站等车,身边一对夫妻模样的人在谈话,因为他们声音比较大,所以我听到了一些谈话内容。那个男人正在对自己的女人说一件他自己感觉非常自豪的事情。男人指着高铁的顶棚说:“你知道吗?我在这上面待了两个多月,安装的时候,因为工程师不在,我按照自己的经验让工友们装好了一个梁,省了很多时间。后来负责人给了我1000块奖金,就是给你买大衣的钱。”他说的那一刻,脸上是快乐的表情,甚至有种特别幸福的光晕,他身边的女人一脸满足地说:“我回去和姐妹说,我老公很有本事。”
    这是这个男人为他人做的贡献,而这份贡献成了他“自我价值”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接待一个来访者,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上市公司的老板,因为家庭变故和身体的原因,刚刚把管理权交给了副手。之后,他忽然感觉人生没有了意义,特别空虚,特别孤独,抑郁了8个月。我们聊了好几次,他一直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添麻烦,感觉自己变成了别人的累赘,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这让朋友和家人都很担心。
    在对话中,他提到过去自己如何把公司做到了所在行业的NO.1。就在那一瞬间,他脸上突然涌现出的一种愉悦又带有炫耀的表情,被我捕捉到了。于是,我问了他两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自己现在发生的一切?你想怎么给自己接下来的生活下一个定义?”他回答说:“带领公司走到今天的地位,我是很自豪的。但是现在公司没有我,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我忽然觉得没有人需要我了。”
    我告诉他:“这就是你抑郁的原因。你感觉自己对公司没有贡献了,所以找不到自我价值了。”他很难过,一下就哭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他又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把目标从事业投向家庭和自己,他把这个过程定义为“华丽转身”。
    这个重新找到了人生意义的人,孤独感和抑郁的心境很快消失了。因为他在新的“贡献”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
    我讲这两个故事,是想说人和人之间是需要联结的,而这种联结,往往建立在“被需要”的自我价值感上。一旦我们感到自己不再被他人所需要,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与他人之间的联结被切断,我们就会产生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网上曾有个“一个人做觉得最孤独的事情网络排行榜”:
    1.夜晚一个人坐公交,看路边不停变换的灯光、树木和行人。
    2.听到一句熟悉的歌词,想起某个曾经说要守护你,现在却不在你身边的人。
    3.情人节一个人看爱情电影、吃爆米花。
    4.放假的时候,站在学校的某处天台上,看天空以及空无一人的道路。
    5.路过一家曾经和喜欢的人一起去过的餐厅,餐厅正在被拆除,记忆也是。
    6.夜晚一个人面对黑暗和空洞。
    7.想对着喜欢过的人笑,结果却笑着哭了出来。
    …… ……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带着淡淡的忧伤,很多网友却不满地说:“我就喜欢一个人不行吗?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吗?孤独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享受?”
    孤独本身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孤独。有问题的是,你会介意别人看到你是孤独的。
    被别人发现自己孤身一人,这会让我们觉得难过、自卑又羞耻,所以我们会想要跟别人建立联结,想要走出孤独。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孤独心境呢?
    阿德勒曾经提出一个“共同体”的概念。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共同体”有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但是最核心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即“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我们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都更愿意成为对他人有贡献的人,在贡献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阿德勒的书,我推荐过两本。因为喜欢,也因为它们给过我很多启发。每次读他的书,都感觉是在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对话。
    作为一个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名从业 20 年的心理咨询师,我能够理解阿德勒的思想:人类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人性。人人生而自卑,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尊重他人;人人都希望得到信赖,所以我们要学会信赖他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共同体中做贡献。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不断地得到滋养,不断地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次编译阿德勒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希望能把阿德勒大师的思想精髓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喜欢阿德勒的读者。
    《走出孤独》这本书字数不多,但很好地概括了阿德勒后期的很多心理学思想。用这些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影响,解开人际关系中的那些困惑,让我们学会与世界相处。
    此外,本着尊重作者、尊重原著的精神,本书最大限度保留了阿德勒的原始观点以供读者欣赏研究。由于阿徳勒写作背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距今久远,国情、文化、价值观和我们也有所不同,个别观点在今天看来难免有失偏颇。望读者诸君鉴察。
    最后,感谢生命里所有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感谢所有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希望本书能帮助更多的读者走出孤独,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绽放自己,愿你们被世界温柔以待,也愿你们待世界以温柔。
    ——胡慎之

后记

  

    现在是我们结束研究的时候了。个体心理学的方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自卑问题。自卑既是人类奋斗和成功的基础,也是我们所有心理困扰的由来。当一个人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具体的优越目标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导致一种逃避现实的冲动。这种逃避的冲动表现为优越情结,而这只不过是一个无用的、徒劳的目标,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成功的满足感。
    这就是心理生活的动力学。我们知道,心灵运作中的错误在某些时候比在其他时候更有害。我们知道,生活方式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倾向中具体化的——在四五岁时形成的原型中。因此,鼓励健康的心理生活的全部重担就在于给予儿童正确的指导,其主要目标应该是在有益和健康的目标方面培养适当的社会感。只有通过训练儿童适应社会系统,人类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才能得到适当的利用,而不会产生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
    社会适应是自卑问题的另一面。正是因为个体的自卑和弱小,人类才以社会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因此,社会感和社会合作是对个体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