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我是谁(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回自我的精神力量之旅)

  • 定价: ¥29.8
  • ISBN:978751430156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现代
  • 页数:270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痛苦?我怎样找到幸福?成千上万的人活着,却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究竟发生着什么……
    由爱德华多·普塞特·卡萨尔斯编著的《我是谁》是西班牙畅销书作者的畅销力作,这本书一经推出立即获得如潮好评,在西班牙和欧洲大陆几乎无人不知这位震撼世界的大师。
    《我是谁》让读者读后能有所反思,并为读者揭示了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新挑战。

内容提要

  

    我是谁——你可以更了解你自己!
    在《我是谁》这本集成功学、心理学和科普学于一体的书的文字里,作者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的那些足以改变我们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东西——精神的力量。作者告诉我们:为了应付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掌握社会学习和情感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忘掉”我们以前所学到过的几乎所有知识。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被动地、无意识地实施的,而推动我们这样做的动力,恰恰是我们对爱情的追寻和获取其他人认可的需求。
    《我是谁》是西班牙畅销书作者的畅销力作,这本书一经推出立即获得如潮好评,在西班牙和欧洲大陆几乎无人不知这位震撼世界的大师。本书的作者爱德华多是西班牙最受人尊敬的智者之一,他的著作每一本都已成为改变读者心智的力量之作。而这本书必将成为世界心灵励志书的经典之作。

媒体推荐

    “爱德华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科学作家及科普节目制作人之一。他将人类大脑中种种神奇的力量揭示给了我们。”
    ——艾赫尼·储德诺夫斯基,纽约城市大学著名物理学教授
    “我思维的导师!”
    ——马鲁哈·托雷斯 《国家报》
    “爱德华多的作品有一种令人惊叹的力量。”
    ——马蒂·多明盖斯 《先锋报》
    “普塞特又一次引领我们走进了精神的深处。他是一个亲切的、专业的向导,我们完全能够信任他的教诲。”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著名精神科学

作者简介

    1936年11月9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是西班牙著名的法学家、作家、经济学家,曾为BBC担任过经济专栏作家,《经济学家》杂志拉美地区版主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现担任拉蒙?尤依大学萨利亚学院经济学系科学、技术和社会学教授。在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担任过科学普及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网络》杂志的科学板块主编,智慧星球音像制作公司的董事长。
    作为一位高产的社会学、经济学畅销书作者,近年来他的一系列作品在西班牙及整个欧洲国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目录

引言
前言
第一章 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飞向未知
 用一盏灯照耀我们的精神
 不可触碰的族群情感与暂时性的社会共识
 当时间诞生并充满宇宙的空间
 我们正好赶上了第二幕的开头
 我们是星云密布的宇宙的倒数第二个见证人
 最终我们能摒弃成百万种理念
第二章 万物皆在变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只有人类的思维是规则之外的不变
 生命自诞生之时便是完整的
 我们独一无二的头脑中混合着各种相反的情感
第三章 为什么我们拒绝改变思维
 我怎能改变对自我的认识?我讨厌自我分裂!
 与想象过激或想象衰竭抗争
 情感学习新知
 一切都是过去
 存储记忆是为了用于未来
 评估你预测未来的能力
第四章 来自隐形世界的直觉
 过分超越了人民大众
 有些时候,我们知道得越少,决定就越准确
 外部环境和情境效应决定性地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独裁政权下的人民更容易犯罪
 对官方和专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能失信
第五章 缺失感、幻觉和妄想
 生活在预感中
 拉莱姆利斯人也和宇宙脱节了
 缺失感丧失,与世界隔离
 幻觉的荒野
 妄想的水库,一种虚伪的信仰
 人类何时与外部世界隔离?
第六章 人类先天既有道德
 我们对宗教一直过于宽容
 其他动物的利他主义
 川流不息的起居室
 我们站在被我们遗忘的未来的门槛上
 左侧肺叶癌变精神分析总结
第七章 一个切身的困境——理性还是感性?
 根据大脑的连接区分人群
 没有人能够完全探知未来
 狐狸和人类的颅磁力传导
 果蝇的记忆系统
第八章 我们计划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们正准备吸收别人说的话
 身体和灵魂的新共识
 肢解被继承的信念
 为了不计划而计划
 记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遗忘则更甚
 心灵深处的力量之旅
第九章 生命存在于死亡之前
 挥霍感情的支柱
 社会学系与情感学习
 掌控情感而不是压抑情感
 经营你的大脑
 支撑有智慧的社会生物
 最长而最受保护的学习阶段
 我们能留给未来的东西
第十章 不用大脑管理情感
 生命如雨滴般从天而降
 植物世界的辉煌
 如何依靠空气生活?
 当过去再一次点亮未来
第十一章 蓝色斑点的奥秘
 达尔文主义插曲的末章
 尾骨上的蓝色斑点的秘密
第十二章 狮子与棕榈树的对话——如何学习依靠太阳生存
 氧气引起的第二次生物大灭绝
 永恒的能源
 玻璃试管中的人工光合作用
致谢

前言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故事。这个故事开始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之后,人类为了生存而渐渐侵占别的物种的生存空间,最后,人类终于能够凭借呼吸空气,享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水和阳光而生存下来了。这一壮丽的旅程可能起始于大约两千万年以前,那时候,一些微生物掌握了生命的秘密,而这些秘密逐渐发生了演变,首先演变成植物,接下来是一些动物,最后,终于演变成了现在的人类。
    我的写作计划开始于六年前,那时候我发现,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和人们内心的精神力量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能够让我们认识到发生在我们精神世界中的种种变化。
    一些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写这部关于精神力量之旅的书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想深入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去分析人们内心深处究竟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并由此使我们能够认识精神所具有的真正的、独一无二的力量。精神力量的起源距今已经有十几万年了,我想,它的起因是一个人试图凭借直觉去操控他的邻居。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他才会去思考如何借助精神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组织力量诞生于大约一万多年前,那时候人类才刚刚进入农业社会。这种力量是为了分配人类利益上第一次出现的剩余产品而诞生的。这种力量可能十分强横,但和人类个体所具有的精神力量相比,它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实际上,没有哪件事会比揭示人类日常行为模式的形成机制的奥秘更神秘、更令人兴奋的了。芸芸众生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他们相爱,互相思念,像疯子一样工作,照顾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怎能不知道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
    那么,这场漫长旅程的终点又将在何处呢?有些时候可能是一条被比利牛斯山-积雪衬着朝阳照耀的逍遥之路;有些时候可能是燃烧在教堂广场上的夕阳;也有可能是落在搁浅于沙滩上的小船船舱中那忧郁的秋叶。
    但实际上终点只有一个,虽然我们可能直到现在还没有注意到,但是我们应当已经抓住了它,因为在诸多灵长类动物中,我们人类,包括猕猴,都成功地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我们会使用大写的“力量”去争夺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人不断地教育我们,应当从我们所犯过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但是,如果我们很少承认,或者根本不承认我们曾经犯过错,我们又怎能吸取所谓的教训呢?比如说,当我们在听着一个毫无逻辑的高谈阔论时,我们的大脑就会主动“封闭”一些思维回路,以便让这些话不至于“打扰”到我们。但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大脑中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的。这就是我们忽略了我们精神世界产生的变化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建议。人类在作决定的时候,并不是根据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实来作出决定的,而是根据我们头脑中所认定的事实作出的。和那些进化得最彻底的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同,人类拒绝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他们在这方面会相当固执。我们不但无法预知未来,甚至就连想象未来都得根据已有的记忆去构筑。我们不愿接受这样一个观点——直觉和理性一样,都是知识的重要来源。
    但是,人类最终幸存了下来——这要感谢人类那过分乐观的天性,以及先天所具有的一些道德准则,这种道德准则甚至在宗教诞生之前就产生了。人类大脑中不同部分问的联系让有些人在作决定的时候更加注重感情,而另一些人在作决定的时候则更多地会去考虑技术性因素和法律因素。最后,科学已经证实了,人在死亡之前会经历另一种生命状态——这是人类能够与未来相接的唯一的也是革命性的保证。
    在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我建议亲爱的读者首先抛弃自己之前曾经顽固信仰的那些道理,因为如果您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话,您就不能适应这个不断被科技进步所推动的社会了。
    于冯特塔(下恩波达)
    2010年3月